川崎四缸Z250都有渲染圖了,為何我國還不引進?
近期有這么一條車訊比較引人關注,當然這條車訊的內核其實還是關于那些……我們得不到的,但是卻一直在幻想的東西,比如一臺排量雖小卻能擁有好聽的聲浪、夠用的加速/極速、炫酷的外觀,以及售價足夠低廉的四缸摩托車。

上圖這臺四缸Z250顯然是很符合我們國情和需求的產物,當然這圖片的來源并非川崎官方(至少官方沒承認),而是來自網絡上某位大佬,他根據自己的想象與熱愛,繪制了這么一張圖出來。
雖然只是CG圖,雖然這車連個影子都沒有,可是我國摩友已經用點贊和評論來表達了自己對這款250cc四缸機的熱愛。
總而言之就是想要、想買。
不過在這件事后面又暴露出另一個問題,一臺呼聲這么高的車,為什么川崎不敢引進到國內呢?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大貿廠家不引進這臺車的理由大家其實也能想到,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能力的問題,川崎不看好國內對這臺四缸250的消費力,所以不會引進。
這臺車如果引進,大概需要多少錢?
以目前呼聲正高的ZX-25R在泰國的售價為例,不過要先從已經引進的車型看起。
忍者400在泰國的售價折合人民幣大約4.1萬元左右,比國內便宜8000多元。
忍者650在泰國的售價折合人民幣大約6.1萬元左右,比國內便宜20000多元。

那么在泰國售價約5.1萬人民幣的ZX-25R,到國內之后應該賣多少錢?
按照目前川崎國內外的售價差來看,最便宜也要6.5萬元左右,我們才能買到,這還是在川崎不怎么加價的情況下。
這樣一臺250cc四缸仿賽,國內有多少人愿意為之買單?
當然,大家能否買得起其實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川崎覺得國內的車友不會,或者說不愿意消費這么昂貴的小排量四缸仿賽,這才是ZX-25R不會引進的根本原因。
舉個例子,川崎去年引進了一臺名為KLX230的小越野車,對于川崎來說,這已經是一種試探了,只不過國內摩友并沒有給他一個良好的回饋,所以我估摸著川崎短期內不會再賭第二次。

為什么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樣的地方卻能夠買到呢?是川崎相信這些國家的購買力嗎?
購買力是一方面,信仰則是另一方面。
東南亞在摩托車賽事上的歷史遠比我們長遠得多,1991年MOTOGP便有了馬來西亞站,而我國直到2005年才在上賽迎來了第一屆MOTOGP中國大獎賽的舉辦,而且好景不長,沒過幾年我國便告別了GP承辦國的身份。
為啥呢?
據傳說是由于觀看人數過少所致,MOTOGP的負責人擔心這種情況會干擾GP的商業(yè)價值,所以決定提前終止雙方的合作。人口基數大,賽車場也大,可是觀看比賽的人遠沒有預想的那么多,何況當時國內摩托車氛圍也沒有多好,水車超越一切,正規(guī)玩樂型摩托車的數量不高,相關產業(yè)配套更是一言難盡……


所以東南亞能買到的很多東西,都是國內的我們只能眼饞而短期內無法企及的。當然我們也有值得東南亞羨慕的地方,在大排量摩托車的豐富程度以及人均收入方面,我們還是比東南亞國家吃香的,總而言之就是有的選,并且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也能買得起。
況且我們還有國內自主品牌,比如春風的800MT、奔達的燎700、即將上市的高金GK1200等等,經過時間的磨練和市場的選擇,大家終究會越來越強,屆時我們不僅能買得便宜,還能有多種選擇,這也是東南亞國家短時間內無法企及的。
總結:
如果你實在喜歡這種小排量四缸仿賽,可以去某魚看一下小貿車型,我相信它的售價足以促使大部分人移情別戀。
如果本文有用,拜托大家點贊+在看+轉發(fā)支持我,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