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手燈越賣越貴合理嗎?看一場演唱會根本把粉絲當ATM?
往年在韓國看一場演唱會或見面會,平均價格似乎都落在12-6萬韓幣左右,但自從疫情爆發(fā)后,不論是座位間隔還是加強人力安排篩檢,都間接反映在評價上。如今韓國幾乎也已逐漸恢復正常,但票價依舊降不下來,就連演唱會的必備「手燈」價格也是一波接著一波上漲。

相較于一般周邊商品,手燈算是只有在特別場合才會出現(xiàn)的存在,但為了可以更融入氣氛一起應援,大部分的粉絲不想空手進場,多半還是會選擇購買。

雖然不是每個場合都會需要手燈,再加上能使用到手燈的機率與次數(shù)也是相當有限,論CP值或許不是很令人滿意,但隨著經(jīng)紀公司也開始把手燈當作專輯在賣時,手燈的銷售模式也跟著改變。

不少公司不僅推出「改版手燈」更是區(qū)分了第一代與第二代手燈的差異性,為的就是讓粉絲能一起參與演出及活動,雖然多數(shù)的前后代手燈的外觀并無太大的差異,但是有否有支援一起遠端中控,都決定了粉絲是否會因為手燈顏色的不同,而在活動中落單。
但不論是新版還是舊版的手燈,價格依舊是漲不停。根據(jù)韓媒《東亞日報》報導,回顧手燈成為必備周邊是從2008年左右開始的,不同于90年代《H.O.T.》和《水晶男孩》等第一代偶像粉絲們揮舞著特定顏色的氣球,經(jīng)歷了一次性的螢光棒時期后,YG娛樂公司首次推出了歌手Seven和團體「BigBang」的官方手燈,也開啟了其他偶像團體跟進開始制作官方應援棒。

然而在當時,手燈的平均價格約1萬韓幣左右,但隨著制造商把遠端控制、藍芽連線等功能加入在手燈時,價格便隨之上漲到3萬元韓幣左右,直到疫情爆發(fā)后,手燈的價格的漲幅更大幅上升,一路飆到近5萬韓幣。

若是預算沒有這么高又不想空手進場的話該怎么辦呢?不少粉絲則會選擇去租二手的手燈,雖然比全新的手燈來的便宜,但租一天下來也得花上至少三萬韓元。

甚至還有粉絲表示,如果買不到新的,也沒能租到手燈,去二手市場買二手手燈的價格,也可能隨著演唱會的日子越近,價格隨之上漲。

而手燈價格的跳漲似乎也成為各個團體的趨勢,像是先前NewJeans推出的手燈加上配件至少要花上6萬韓幣,也讓許多粉絲抱怨不已,認為價格十分不合理。

此外隨著演唱會的票價持續(xù)上漲,若是再加上購買周邊及手燈的費用,光是看一場的費用就可能需要10-15萬韓幣,若是住在外縣市的粉絲,加上交通費更是不容小覷的數(shù)字,因此對沒有經(jīng)濟能力的粉絲來說需負擔的也越來越高。
看著越來越多企劃公司調(diào)整手燈的售價,但愿意說明跳漲價格原因的公司卻不多,但多半也只是通過網(wǎng)站公告,「由于半導體價格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因此應援棒的價格將上漲」因此粉絲也只能硬著頭皮購買。

此外,也有許多粉絲認為,盡管手燈價格持續(xù)上漲,但企劃公司對于手燈的品管及配送甚至是售后服務,卻沒有任何的進步及保證,還是有許多品質(zhì)不一的手燈,加上多半企劃公司的官方線上通路,只有提供基本的售后服務,但并未給消費者適合表達意見的窗口,因此粉絲也只能摸摸鼻子付錢,只為了支持自己所愛的偶像。

就有相關人士認為,盡管從開發(fā)到設計甚至到最后的出產(chǎn),都需要大量的成本,因此價格跳漲也是無法避免的趨勢,但令人擔心的是,若是跳漲的循環(huán)持續(xù)下去,粉絲最后只能變成被等待宰殺的肥羊。

業(yè)界人士表示,當欣賞演出開始變成需要花費越來越多額外費用時的情況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也就是產(chǎn)生。粉絲為了能夠更投入演唱會,因此,即使性能稍差或價格昂貴也會購買,但消費者卻沒有獲得更好的商品及服務,認為要粉絲負擔額外的花費卻沒有獲得等值的商品品質(zhì)及服務,相當?shù)牟缓侠?。因此如何在價格上漲的同時,在商品上提供相對的價值,又或是盡可能的秉持合宜的售價,都是許多企劃公司需深思及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