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稱「將增加對華退燒藥出口」
很簡單的國際貿易互補而已,純粹的經濟行為,沒啥好說的。 我看不少人嘲弄印度怎么可能生產出藥呢?這就是無知了,雖然對藥學不了解,但是相關的數據不難查到。 實際上印度的制藥產業(yè)并不差,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準許650家印度制藥企業(yè)向美國出口藥品和有關原材料。換句話說,美國有近1/3的處方藥來自印度制藥廠。 不僅發(fā)生在中國,馬來西來、南非等眾多發(fā)展中國家的患者都有從印度購藥的巨大渴求,甚至英國、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患者每年也從印度購買大量抗癌仿制藥。 從投資增長看,根據《印度2021-2022年經濟調查》,2020-2021年期間,印度制藥行業(yè)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增長了200%。印度制藥工業(yè)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三,藥品出口總額為244億美元,進口總額為70億美元,出口遠大于進口。 還有一點很有趣的是,印度為什么能在制藥工業(yè)上有所成就呢? 還真的是法律法規(guī)的“功勞”: 印度仿制藥最早出現于上世紀30年代,為了讓仿制藥“名正言順”,印度1970年出臺的《專利法》規(guī)定“只保護制藥工藝,不保護藥品成分”,這為印度制藥企業(yè)差不多相當于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藍海吧…… 1995年印度加入WTO后修改了《專利法》,但也只對1995年以后發(fā)明或改造的藥物提供專利保護。與此同時,印度還推出“專利強制許可制度”。此類強制許可原本在別國只應用于艾滋病及大規(guī)模傳染病相關藥物,但印度將其覆蓋面放寬,從此印度制藥行業(yè)一炮走紅。 能拯救印度藥學宮醬的,還真只有印度法學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