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評鑒-何承天

何承天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大臣、著名天文學家、無神論思想家,東海郯(今郯城
)人。何承天五歲喪父,賴母徐氏撫孤成人。自幼聰明好學,諸子百家,莫不博覽,幼年從學于當時的學者徐廣。歷官街陽內(nèi)史,御史中丞等。世稱何衡陽。元嘉時為著作佐郎,撰修宋書未成而卒。承天通覽儒史百家,經(jīng)史子集,知識淵博。精天文律歷和計算,對天文律歷造詣頗深。
何承天曾上表指出沿用的景初乾象歷法疏漏不當。奏請改歷,稱《元嘉歷》,訂正舊歷所訂的冬至時刻和冬至時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于宋、齊及梁天監(jiān)中葉,在我國天文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論周天度數(shù)和兩極距離相當于給出圓周率的近似值約為3.1429,對后世歷法影響很大。兼通音律,發(fā)明一種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彈箏,復(fù)擅弈棋,著作有《達性論》、《與宗居士書》、《答顏光祿》、《報應(yīng)問》等。他運用當時所能達到的自然科學水平,進行反佛的理論斗爭,在形神問題上批判“神不滅”的唯心主義理論,反對因果報應(yīng)說?!秷髴?yīng)問》、《達性論》等這些著作記錄了他和佛教徒宗炳、顏延之等的辯論,見于《弘明集》與《廣弘明集》。《宋書》、《南史》均有傳。
宣揚無神論。他還熟知歷代朝典,曾奉命撰修《宋書》。元嘉二十四年(447年),何承天升任廷尉,還沒到職,宋文帝又讓他改任吏部尚書,但由于在尚未正式任命之前何承天將這一任職泄露了出去,觸犯了朝規(guī),被罷官免職。同年病死家中。
統(tǒng)帥 D
(未有戰(zhàn)績。)
武力 D
(未有勇名。)
軍謀 C-
(何承天之《安邊論》,博而篤矣。)
智略 A-
(何承天幼漸訓議,儒史百家,莫不該覽。好弈棋,又能彈箏。先是禮論有八百卷,承天刪減并合,以類相從,凡為三百卷,并前傳、雜語、所纂文及文集,并傳於世。又改定元嘉歷,改漏刻用二十五箭,皆從之。承天素與同僚不平,又為臣不密。元嘉末,上欲以為吏部,承天已受密旨,宣漏之,竟坐免官。)
內(nèi)政 C+
(何承天才堪郡守,而素好弈棋,頗用廢事,又在郡以私情不協(xié)。)
魅力 B-
(何承天素訓所資,無慚舅氏,可稱美矣。然為性剛愎,不能屈意朝右,頗以所長侮同列,不為仆射殷景仁所平。昔在西與士人多不協(xié),在郡又不公清,為州司所糾,被收系獄,后值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