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預訓練不能停!做到這幾點,自閉癥孩子也能“彎道超車”!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多會有這樣的經歷:和孩子一起出門,讓孩子喊“叔叔阿姨好”,但是孩子卻總是一直躲在家長的背后;出門的時候,看到自己喜歡的零食,卻不敢向獲阿姨開口。在同齡的孩子中,別人都是三三兩兩成群結伴地玩耍,但是自家小孩卻總是遠遠看著……等等
以上這些表現都說明孩子的社交能力比較薄弱,那么家長朋友們如何利用外出情景訓練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

?
1.情境主題:不打招呼
若孩子看到人都不打招呼,家長請勿使用責罵方式,應該給孩子緩沖時間,等孩子長大開始可以溝通后,隨時進行機會教育。例如說「媽媽覺得你是很有禮貌的孩子,為何剛剛看到阿姨不打招呼呢?」依照孩子所說自己的原因來分析,家長可以先同理他的想法,假如只是因會害羞,家長可告訴孩子「這是媽媽熟悉的朋友,你也看過很多次,下次只要勇敢和阿姨說聲好就很棒唷!」用引導方式慢慢帶領孩子愿意與他人打招呼。
?
2.情境主題:不看對方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樣子,所以不要用比較的方式說「別人會打招呼,你怎么不會?」家長理應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平時應該用優(yōu)勢去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若平??偸潜涣R,孩子的個性容易因此變得較為畏縮,較容易出現不與別人打招呼的情形;加上部分天生氣質屬于趨避性低、沒有安全感的孩子,看到陌生人勢必會躲到家長身后。
?
3.情境主題:插嘴
當孩子插嘴,家長可以認真但不責備的告訴孩子現在正在講重要的事情,請孩子等待一下,或建議他先去做別的事,在這之前家長也必須先了解或觀察有無立即需處理之問題,例如孩子受傷了。事后須跟孩子討論,如果沒有急迫性的事情,下次要等媽媽跟別人說完話再輪到他,也可以運用情境式帶領說:「媽媽認真跟你講話,你應該也不希望別人打斷我們吧!」孩子就會更能理解。有些孩子不見得一次提醒之后,就能改變習慣,家長必須給他一點時間,不厭其煩的引導他。
?
4.情境主題:同理心
社交技巧要好,必須要能夠體會別人的感受,例如了解失去玩具或是別人的玩具被你弄壞掉的心情,就能同理跟別人借玩具時,要好好珍惜。
?
5.情境主題:分享
通常孩子對于同儕的玩具會感到好奇新鮮,而怎樣與別人互動以及與別人交換玩具,都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點。
若很多人都想要玩,可以透過練習輪流來訓練,在還沒有拿到想要玩的玩具前,就必須要等待及忍耐,這就是為學習分享鋪路,一開始訓練時間不能太長,但只要成功就直接給予正向反饋及肯定,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分享的快樂勝過于獨占玩具;若孩子真的不想要分享,也不用強迫,必須尊重孩子的意愿,循序漸進的教導。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