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思創(chuàng)教育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 2023賽事情況備賽指南
信息學競賽系列活動包括:計算機非專業(yè)組別能力認證、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網上同步賽、冬令營、選拔賽等。
CSP-J/S (計算機非專業(yè)組別能力認證)
中小學生主打的信息學奧賽
NOIP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
省級,高中生主打的信息學奧賽
中學生在CSP中獲得優(yōu)異成績
可被推薦參加
考試后只收到成績,不獲獎
NOI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國家級:
IOI (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國際級:
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
可以稱之為計算機領域的“奧數(shù)”
與數(shù)理化生并稱為五大學科競賽
最權威、最正規(guī)的全國編程大賽
相比奧數(shù):同等含金量,更高獲獎率

信息學競賽之路
信息奧競賽的時間跨度比較大。整個系列的比賽,從最初的CSP-J/S到IOI結束,整整經歷兩年的時間。


信息學競賽考試
信息學競賽的考察形式分為筆試和機試兩種形式初賽是筆試(計算機基礎知識+部分程序題)復賽是機試(寫代碼編程),編程語言用的是C++。
CSP-J/S第一輪認證為筆試,主要測試選手有關計算機方面的基本知識。從2019年起,全部是選擇題與判斷題,包括三大類型題目。其中單項選擇題,占30分;程序閱讀題(判斷+選擇),占40分;完善程序題(選擇題),占30分。

第一輪認證涉及到的知識點可以參考《信息學奧賽一本通(初賽篇)》,尤其是進制,編碼,樹,圖,組合數(shù)學等方面的內容。在認證前應該多做真題,特別著重閱讀程序和程序填空,這兩類題型占分比重大,非常重要。愛思創(chuàng)提醒平時要多閱讀別人程序,多熟悉一些不同風格的程序。
CSP-J/S第二輪認證和NOIP的比賽形式類似,都是上機編程,主要測試選手算法設計編程能力,解決4個題目(入門組3.5小時,提高組4小時)。其中不參加CSP-J/S第一輪認證的選手不具有參加第二輪認證的資格。
需要注意的是,二者都采用OI賽制而非IOI賽制。只有一次提交機會,比賽期間沒有任何評測結果反饋,賽后1~2周才公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