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如何觀察并改善自己的弱項?(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缺點,我們的身體機能也不例外。在跑步時,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較為為薄弱的地方,特別是在很久沒有跑步又突然啟動的過程中。不妨找一次跑步的機會,認真體會下自己的感覺。不為手表上的數(shù)字、不為成績,只專注在自己的身體感官,這樣有助于我們找到弱項,以及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小G整理了一些常見的跑步弱項及改善方式和大家分享。篇幅所限將分為上、下兩期進行介紹,感興趣的跑友們記得關注我們,不錯過更新哦!
?本期內(nèi)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跑步時抬不動腿
上身搖晃
落腳沉重
跨不出步(步幅不穩(wěn))
?下期預告?
身體起伏(垂直振幅)大
膝蓋內(nèi)夾
呼吸困難,心肺能力弱
擺臂疲憊
跑步時抬不動腿——下腹核心弱
看過優(yōu)秀馬拉松跑者的比賽視頻,通常都會發(fā)現(xiàn)他們腿抬得都很高,但到了自己身上,抬腿卻變得非常吃力。
如果從數(shù)據(jù)層面來觀察,可以參考高階跑步動態(tài)中的“觸地時間”——精英跑者的觸地時間通常特別短,大多短于200毫秒。而幾乎所有經(jīng)驗豐富的跑者的觸地時間都低于300毫秒。

跑起來抬不動腿,很多人以為是大腿肌群力量不足,但其實下腹核心力量不足是更大的原因。跑者的下腹肌鍛煉,并不需要多大的絕對力量,但是需要很好的耐力,不要忽視小量多次數(shù)的訓練。
鍛煉下腹肌有很多方法,例如:死蟲式、高抬腿、反向卷腹(起臥)、空中剪刀腿、正向/反向蹬自行車式等,這些動作都是針對下腹部的訓練。
而在 Garmin Connect 的訓練計劃中,也可以嘗試“跑步者普拉提”“男士普拉提”“15分鐘腹肌燃脂訓練”這幾個訓練課程,都能夠幫助到我們的下腹核心鍛煉。

左滑查看課程介紹
進入 Connect APP
選擇「訓練」-「查找訓練」即可
上身搖晃——核心弱
如果跑起來明顯感覺到身體左右晃,那說明核心比較弱,因為每一次落地,我們都面臨重心偏移,需要核心肌群來快速調(diào)整。如果核心不夠穩(wěn)定,身體就會想辦法自己去找平衡;核心不強,無法快速改變重心,一個很明顯的外部表現(xiàn)就是身體晃動。

跑起來上身較為明顯的晃動,在剛開始運動的人群和女性中比較常見。對女性來說,主要是因為身體構造的原因使她們的重心比男性高,加上女性本身肌肉含量比例少,跑起來動態(tài)平衡相對比較難控制。如果你看到跑步時核心穩(wěn)定氣息平穩(wěn)步履輕盈的女生,一般來說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核心肌群的訓練,主要就是腰、腹、背的訓練。其實對跑者來說,簡單的訓練就已經(jīng)足夠。很可惜的是,超過一大半的跑者,除了跑步之外,根本不做力量訓練,這也是很多跑步者,容易受傷的重要原因。
推薦的訓練項目例如平板支撐、卷腹、深蹲及其變形動作等都是很合適的訓練。

落腳沉重——小腿肌力彈性弱
如果跑起來腳步沉重,落地的聲音很響,可能小腿肌肉力量比較弱,或者跟腱彈性不足。跑步時小腿主要負責腳的動作,無論前腳掌落地,還是后腳跟落地快速滾動到前腳掌,這兩種方式,對小腿的要求都很高
不妨試試隨便活動活動腳,足部做出的任何動作,發(fā)力點幾乎都來自于小腿。所以如果我們的小腿力量比較弱,跑步時的落腳就會顯得遲鈍。

厲害的選手腳落地時仿佛瞬間就能把身體彈起來;而相對欠缺一些的,腳看起來則和地板相黏。在一些跑步熱門的公園或操場,也會看到一些跑者的腳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樣,啪啪啪的落地,聲音比較響。要不是現(xiàn)在的跑鞋都緩沖比較好,很有可能受傷機率因此大增。
在跑步動態(tài)中,可以通過“步頻”和“垂直振幅”兩項數(shù)據(jù)來判斷自己的狀態(tài)。
在特定的配速下,步頻高、步幅小不容易受傷。較高的步頻也與較低的垂直振幅與較短的觸地時間相關。

垂直振幅能夠說明每個跨步向上向下移動的距離。Garmin 曾研究過各種程度的許多跑者,一般來說有經(jīng)驗的跑者通常有較低的垂直振幅,但是較快的配速通常也會導致稍高的垂直振幅。垂直振幅較低的另一項優(yōu)勢是它通常意味著在受到?jīng)_擊時,下半身受到的壓力較小。

鍛煉小腿也有很多方法,這里推薦大家在臺階做提踵練習的時候,可以采用腳尖向前、腳尖內(nèi)八,腳尖外八三種方式來鍛煉,這樣能夠刺激到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各部,鍛煉到的部位比較全面。
另外,推薦大家一個小學就會的方法:跳繩。跳繩主要使用前腳掌落地,你也可以變著花樣,靈活的步法離不開小腿。
跨不出步,延展性差
跑步時邁不開腳步與力量及延展性都是相關的,柔軟度差這個原因很多人都會忽略掉。當我們跑快的時候步幅一定會增大,而柔軟度差,跨步時就好像踩著剎車開車,效率低又費力
限制步幅的肌肉緊繃,主要來自于大腿后側(cè)以及髖關節(jié)附近的肌肉緊繃,可以透過拉筋來改善,不過小G認為更應該從改善工作生活型態(tài)去著手,但這對于現(xiàn)代人來講應該很有難度。

通過高階跑步動態(tài)中的“步幅”可以了解到左右腳跨步移動的距離。步幅的大小依據(jù)幾項要素而定:包含體態(tài)、肌肉強度及身體柔軟度。
通過 Garmin Connect 長期觀察自己的步幅,看看它會如何隨著配速、步頻、海拔高度或其他指標產(chǎn)生變化,并以此來調(diào)整訓練策略。
如何獲取文中提到的高階跑步動態(tài)?
1. 需要您的手表設備支持高階跑步動態(tài)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如 Forerunner 245/745/945、fēnix 6系列、Enduro 安奪等;
2. 需要搭配手表兼容的傳感器,如 RDP 跑步動態(tài)傳感器、HRM-Pro/HRM-Run 心率
廣州市天河區(qū)天河路218號天環(huán)廣場2樓L224a
020-87591506? ? V:1802727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