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筆記(連載五十三)

【本文作者:陳汝佳歌迷,網(wǎng)名“夕陽”】
金鑰匙 11 ● 嗓音是歌唱藝術(shù)的根本
(二)
很多歌唱得很好的人,其實并沒有真正弄明白唱歌是怎么回事。
前天看見一檔懷舊歌曲節(jié)目,一位老歌手唱完一首歌,然后就比劃一下點了一下眉心說,他的發(fā)音跟那個誰是一樣的,都是在這兒,用的“鼻腔共鳴”!
他比劃的位置沒錯,說法卻不對,付林老師說啦,歌唱的三腔是“胸腔、口腔、頭腔”,沒有“鼻腔”,這些90代老歌手們卻一整晚在講“鼻腔”,除了那位唱甜歌也不怎么甜了的一臉懵逼外,幾個男的都同聲一致地分享“鼻腔共鳴”的心得,就連模仿佳哥最像的黃格選也說“對啊,我用的就是鼻腔!”。
馮喬先生在《我們有歌》說過“陳汝佳……他的唱法影響了整個中國!”,這說法是有依據(jù)的,這幾個90代男歌手能唱卻也是沒有專業(yè)的清晰概念在模糊發(fā)功,他們只是幸運地模仿對路點兒,到現(xiàn)在還可以好好的唱!
可是這“鼻腔共鳴”的講法得誤導多少人啊?去聽聽你大胖哥唱的,就明白真正的鼻腔共鳴是怎么樣回事啦!
“鼻腔共鳴”的講法流傳很久,在付林老師講解“三腔”前,群內(nèi)很多學員都以為“三腔”是“胸腔、口腔、鼻腔”,因為大家都沒有真正弄明白祖師爺練的是什么秘笈,以為用鼻子哼哼出來,玩的就是鼻腔,自然不會明確地開拓頭腔的“吹管”,也找不準那差之毫微的頭腔“吹管”位置疏通淤堵,口口相傳的經(jīng)驗模仿一代不如一代越走越偏離,難怪流行歌唱三十年來,云海浮沉、星起星落不計其數(shù),出現(xiàn)的聲音要不是過于渾濁,就是過于尖窄女氣,要找出一個媲美佳哥的干凈而不失寬厚的男聲實在太難啦!
能唱并不等于真正明白唱,大多數(shù)唱流行的都是在不懂珍惜地揮灑天賦的本錢,不斷地折騰自己的聲帶!他們的起點或許很高,唱功卻一直負增值,趁著青春蹦跶幾年不紅,就沒指望啦!
難怪有些人為了追求高辨識度,故意運用了極不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塑造出獨特的唱腔,這樣能成功走紅幾年才變啞的已經(jīng)很幸運啦,更多啞了也沒紅過的好嗓音提早報廢沒讓你知道!如果不是把歌唱當作角逐名利的武器,抱定不成功就毀滅的決心,就不要仿效摧殘自己的嗓音啦!

我記得在一臺音樂選秀,一位堅執(zhí)地追求著“音樂夢想”的老歌手,說他是老歌手其實比我家鸚鵡年輕太多啦,差十幾歲耶!這個老字說的是他的嗓音嚴重退化,青春的本錢耗光啦還沒有機會紅過!娛樂圈紅了的就不說年齡的事,我記得譚詠麟年年都說自己25歲!
這位老歌手堅執(zhí)地想要用他特別動情的滄桑的唱腔,打動評委打動觀眾。從他初出來的滿懷一唱成名的希望和最終的落寞離場可以看出,他似乎并不明白自己可以出來亮個相的真正意義本來就是為審美疲勞的秀場撒一把鹽??!這啞得不能再啞的“為藝術(shù)作犧牲”的唱腔,非得要人賞識,不是太強逼人意嗎?
難道用情深切就得哽泣失音?演繹滄桑就得把嗓音做???《空谷》里,古國文明繁華盡散的千年滄桑,承載著歷史的厚重,佳哥波瀾不驚的演繹卻把人壓得不能透氣,淚目而不自知!
作為一名專業(yè)歌手,可以為藝術(shù)犧牲一切,但不可以犧牲嗓音,嗓音是歌唱藝術(shù)的根本,在保護好嗓音的前提下完美演繹歌曲,才是真唱功!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