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分析智械紀元空空導彈改動 | 戰(zhàn)爭雷霆2.19.0.13
這次空空導彈有了較大的調整。
主要是圍繞著 maximum fin lateral acceleration這行新代碼進行的。

目前可以認為它指的是導彈尾舵的轉舵速度【需要驗證】。本文的一切都是基于這個推定來寫的,可以說是我寫過最云的文之一了(:
從數(shù)值上很一目了然,越好的導彈數(shù)值越大。因此從這行代碼可以一眼看出gaijin對未來導彈性能的分類:
數(shù)值越大,導彈的靈敏度越高、對抗二次變向的能力也就越好。
按偏轉速度的度數(shù)劃分導彈的三六九等的話:
10° 第三檔 各種早期導彈,R3S,9B,蜻蜓1等;
20° 第二檔?R60, R24R,麻雀E/E2,9D/G/H/J等;
30° 第一檔?PL5,9L,魔術,阿斯派的,R530D/F等。麻雀F勉強夠到邊。

尾舵偏轉需要時間后,所有的導彈性能都會下降。因此,gaijin作為對沖手段,調整了所有導彈的最大攻角和PID數(shù)值,以期平衡這行新的代碼。
我應該沒有列出所有導彈,大家大概有個數(shù)就行了。
麻雀C,D,E, E2,F;超級R530F:
尾翼攻角變大三分之一,重心調整。
R23R T,天閃,響尾蛇L,阿斯派得 :
尾翼攻角變大四分之一,重心調整。
R24R T:
尾翼攻角變大為原先的2.5倍。重心調整。
評價:整體來看,gaijin的目的很明顯是重做這些導彈的追蹤軌跡,這主要是從重心問題看出來的。
改重心基本等于gaijin完全放棄了以前寫的飛控數(shù)值,從頭調整了一遍。從我自定義的經(jīng)驗來看,這里有不小的風險。改重心后,飛控沒寫好很容易導致布朗運動彈。
結合maximum fin lateral acceleration來看,gaijin明顯是想buff、或者至少穩(wěn)住這些導彈的性能。典型的就是R24,他的轉舵速度是第二梯隊的,但為了維持第一梯隊的水平,這次獲得了較大的尾翼攻角增幅。
大家實戰(zhàn)看看gaijin這次改的效果怎么樣。
在這之中特別提一下9L。gaijin這次看起來是發(fā)現(xiàn)之前對9L飛控的調整比較失敗,所以數(shù)據(jù)復原之后,重新調整了一遍。大致看了一下,9L的轉舵速度應該是所有導彈中最快的了。
到時候看看改得怎么樣吧。

響尾蛇C D G H;R13M1; 紅頭;霹靂8怪蛇3;蜻蜓2
尾翼攻角基本持平?
R530,R530E 魔術,響尾蛇J?
尾翼攻角完全沒變。
評價:gaijin大概率是想讓這些導彈性能完全不變。

響尾蛇B E;? R3R,R3S;霹靂2 ;蜻蜓1;火閃 等
尾翼攻角減小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評價:結合轉舵速度來看,這些就是明顯削弱了。我腦測一下應該沒啥影響,除了9E。

此外,單兵彈包括ty90目前還沒有改。

總結一下
1、gaijin這次引入了轉舵速度,試圖更加還原現(xiàn)實一點。
2、試圖讓導彈之間的三六九等更清晰。
3、對9L又做了一次修復的努力。

最后我再次重復一下,所有飛控PID的數(shù)值都不要腦測,這是我的一貫觀點。
變得更靈活還是變成布朗運動彈,可能只會因為小數(shù)點后數(shù)字的略微變化而改變。同樣的數(shù)值,對不同的導彈情況也可能不一樣。
老玩家回憶一下就知道了,一鍵殺馬sraam和一鍵布朗的sraam。當時就是在微調飛控,數(shù)值變化不大,結果實戰(zhàn)性能天上地下。
所以請以實戰(zhàn)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