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京為啥不模仿衡中模式?一家長給出的答案,妥妥的炫耀戶籍
看到了一個天津的家長對衡水模式的解讀,感受到了河北地區(qū)的孩子妥妥的無奈,和北京天津地區(qū)的孩子的幸運。
從這個家長眼中看,北京和天津沒必要模仿衡中模式,因為全國百強高中北京、天津、上海就占了40多個,河北只有2個,去不了衡中就可能默默無聞,但是在北京、天津,不用去頂級高中,本科、985和211綠都很高,100個孩子80個上本科!
他給的數(shù)據(jù)倒是實打實的,確實100個孩子80個上本科。但是他沒有說原因,原因不是這些高中非常厲害,教學強悍,而是北京天津高校云集,且本地生源數(shù)量少,自然本科率奇高!
而全國百強高中的評選一個最重要的指標也是升學率,60、70萬考生的河北去爭奪比北京天津更少數(shù)量的本科錄取名額,哪所學校能進500強?
河北可以說除了衡中、衡二和石家莊二中外,其他的學校都沒有比較強的競爭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石家莊二中還不斷退步,讓衡中和衡二變得更強。雖然現(xiàn)在河北省已經(jīng)逐漸禁止了高中異地招生,但是衡中早就一枝獨秀了。
北京、天津的學生確實不用去頂級高中就有本科上,除非成績過于的差勁。河北如此,河南、山東更是如此。山東有家長感慨,對于離北京天津很近,卻沒有太多高校的省份來說,孩子們是真難,不卷又能如何?山東看似不是衡中模式,沒有學衡中,但是同樣卷,殊途同歸,不是衡中,勝似衡中。因為山東高中禁止私立學校異地招生比較早,所以沒有形成衡中這樣的巨無霸,但是沒有巨無霸,也仍然存在小霸王,各個市都有特殊的存在,不過是范圍更小罷了。
北京天津的孩子是幸運的,想要結束衡中模式,不能靠上面一句話,衡中解散了這么簡單粗暴,那不可能,最終還是需要擴大招生名額。說到底,要是河北也一下子80%孩子都能上本科,還用那么卷么?
總有人詬病河北的孩子學的呆了,卻不想河北的孩子要在眾多的孩子中脫穎而出需要付出多少。河北的孩子智商要不如北京天津的么?肯定不是,無非是初中高中沒時間去接受“素質教育”。誰不想玩?誰都想!無非出生地不同,面臨的困境不同。
但是不管如何,就算這么高的錄取率,天津北京的精英們難道不卷孩子么?一樣卷啊,各種課外班培訓班,從初中就開始了,還有和平河西南開的學區(qū)房!孩子跟山河四省一樣累,只不過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還是快樂教育素質教育為主,跟外國一樣,這部分一樣上不了什么好大學!
富裕的地方對教育的期待就低。高考競爭沒那么激烈高考后是好學校壞學校這種程度的區(qū)別,而山河四省是有沒有學上,這才是衡中模式的本質。
本文由趣筆談教原創(chuàng),喜歡本文的話請點贊文章和關注本號,每天分享教育趣聞、教育理念和學科知識,期待我與您一起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