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我心目中的
我想給大家分享一本我很喜愛的,由喬舒亞和瑞安寫的《極簡主義》。
提起極簡主義,大家一定能聯(lián)想到前幾年流行過的日本的《斷舍離》,不了解的人會覺得《斷舍離》就是家徒四壁,只有生活必需品,但讀過《斷舍離》就會知道,扔?xùn)|西是表象,清理內(nèi)心才是《斷舍離》。
《極簡主義》也是這樣一本書,當(dāng)日本在《斷舍離》的流行下扔?xùn)|西時,美國也在吹著《極簡主義》之風(fēng),想讓大家審視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舉個栗子,如果你有一堆來自你小時候的玩具,你再也不會玩。但是僅僅擁有他們,你就會覺得滿足,而失去了就會難過,那么極簡主義就會倡導(dǎo),繼續(xù)擁有他們,因為他們對你很重要。所以你父母留著你上學(xué)時的作業(yè)本,你也會留著你孩子的玩具,他們都很重要,為什么要扔掉?
消除刻板印象后,讓我們回到這本書。我想轉(zhuǎn)述書中一個很精彩的片段來介紹這本書:
想象一下,現(xiàn)在你彩票中獎了,找到了理想的另一半,還清了所有債務(wù),搬進(jìn)了理想的房子(當(dāng)然在你夢想的城市),而且從此以后再也不用工作了。當(dāng)然,你可以再增加一些細(xì)節(jié),總之,你擁有了你想擁有的一切。
繼續(xù)想象,第二天一早你在腹部的劇痛中醒來,忍著劇痛,你離開了你的完美別墅,駕著你的豪華汽車去了醫(yī)院,醫(yī)生卻說:“你可能只有1個月可活了。而且除了下床走走,別的什么都做不了。”
你看,沒有健康,讓你連生活中最簡單的快樂都無法享受,你的財富對此無能為力、只能束手旁觀。
但健康就是全部了嗎,顯然不是,書中繼續(xù)這樣舉例著。
現(xiàn)在你還擁有了健康,但是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你都無所事事,因為你已經(jīng)擁有了你想擁有的一切,你對生活不再有熱情,任何其他事物都無法引起你的興趣,索然無味就是你的生活。你依然覺得完美嗎?
再進(jìn)一步,你擁有了健康、熱情。假如你的熱情是推石頭上山(只是舉例),但是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你都只能將你超喜歡的這顆大石頭推到離山頂1米的位置,然后你會力竭,石頭會滾下山,終生不得寸進(jìn),你還會覺得快樂嗎?沒有成長,熱情即便燃燒成灰燼,也無法給生活帶來改變。
終于,我們擁有了健康、熱情,并且一天天地在成長。你覺得非??鞓?,但是,你沒有一個朋友可以分享,你只能獨(dú)樂樂。你擁有了一切,卻無人可以分享,沒有人際關(guān)系,你會覺得孤獨(dú)嗎?
那么,當(dāng)我們擁有健康、熱情、人際關(guān)系,并且在成長,是真的很完美了。只是書中對你要求更多,他希望你還能夠明白,除了自己,世界上還有其他人,你可以為別人做一些事。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奉獻(xiàn)是全書倡導(dǎo)的最后一種價值,它可以讓你實現(xiàn)自我價值,超越自己這一屬性。當(dāng)然,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是《極簡主義》倡導(dǎo)的,不是教條。
——
對我而言,“健康、熱情、成長、人際關(guān)系和奉獻(xiàn)”這五樣事物,相當(dāng)于是《極簡主義》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如同真善美這樣的普世價值,這五樣也是我們常見到的普世價值,例如熱情,對生活的熱情、對工作的熱情。成長,每一天都在成長,愚公移山,而山不加增,必然是移得走的,沒有無法克服的困難。
書中還有一個我奉為圭臬的觀點:“困擾我們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對其重要性的理解。”
現(xiàn)在好多人說壓力大,但是我們所承受的幾乎所有壓力都完全源于自身,是你對事物的重視,讓事物作用在自己的思想,自己給自己形成了壓力。
試想,任意挑選一件你感到壓力的事,如果你不是你,這件事還會有壓力嗎?如果你是美國總統(tǒng),這件事你還感到壓力嗎?
我知道這個假設(shè),對你的壓力一點改善都沒有,但只有知道壓力來源自身,重不重要自己說了算,才能開始減輕壓力。因為源于自己,我們沒必要無限制地去擴(kuò)大壓力來源的重要性,反過來,試著正視它。
就像我明知蛋糕吃了要長胖,也依舊覺得蛋糕甜甜的很好吃?!暗案獬粤碎L胖”,和“我對蛋糕喜愛”毫無關(guān)系。但只有知道吃了要長胖,才能開始少吃一點蛋糕。
“困擾我們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對其重要性的理解。”
“It?is?not?things?that?disturb?us,but?our?interpretation?of?their?significance”
——
極簡主義只是一個尋找重要事物的工具,目的是讓你擁有更有意義的人生。
祝福大家都能找到真正重要的事物,過上更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