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伊·烏里揚諾夫:致格·馬·克爾日扎諾夫斯基(1920.1.23)
格列勃·馬克西米利安諾維奇:
文章[42]已收到,讀過了。
好極了。
需要許多這樣的文章。到那時我們就出版小冊子[43]。我們?nèi)狈Φ恼怯衅橇颉坝蓄A見”的專家。
應該:(1)暫時把注釋去掉或壓縮。在報上刊登,注釋就太多了(明天我和編輯談一談)。
(2)不能補充一個計劃嗎?不是技術的計劃(這當然要很多人來做,而且也不是很快就能做好的),而是政治的或國家的計劃,即向無產(chǎn)階級提出的任務。
例如:在10年(5年?)內(nèi)建成20—30個(30—50個?)電站,使全國布滿以400俄里(或200俄里,如果不能搞更大的)為半徑的發(fā)電中心,其中有的用泥炭,有的用水力,有的用頁巖,有的用煤,有的用石油(把整個俄國大概地、極粗略地規(guī)劃一下)。現(xiàn)在就開始購買必要的機器和樣品。10年(20年?)以后,我們就能使俄國“電氣化”。
我想,這樣的“計劃”——再說一遍,不是技術的而是國家的——計劃草案,您是能夠提出來的。
計劃應該現(xiàn)在就提出來,要通俗易懂,一目了然,使群眾為清晰而鮮明的(有充分科學根據(jù)的)遠景所吸引:干吧,在10—20年內(nèi),我們就會使整個俄國,不論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都實現(xiàn)電氣化。我們將制造出多少個(幾千或幾百萬馬力或??天曉得)機器奴隸等等。
要是再附上一幅標有發(fā)電中心和供電范圍的俄國略圖不是更好嗎?或者現(xiàn)在還做不到?
再說一遍,必須用為期10—20年的偉大綱領來吸引工人和覺悟的農(nóng)民群眾。
我們在電話里談吧。


您的 列寧
1月23日
附言:克拉辛說,鐵路電氣化我們現(xiàn)在辦不到。真是這樣嗎?如果是這樣,那么再過5—10年也許能辦到?在烏拉爾也許能辦到?
能否寫一篇專門論述電站網(wǎng)“國家計劃”的文章?文中附上電站分布圖或大致的一覽表(數(shù)目),還要談談如何集中全國動力的發(fā)展遠景。
接信后,請來電話,我們再談。
載于1925年1月22日《經(jīng)濟生活報》第18號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40卷第62—63頁
注釋:
[42]指格·馬·克爾日扎諾夫斯基寫的《工業(yè)電氣化的任務》一文。該文的提要刊登于1920年1月30日《真理報》第20號。——[69]。
[43]格·馬·克爾日扎諾夫斯基寫了一本題為《俄羅斯電氣化的基本任務》的小冊子,于1920年2月出版。——[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