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り愭凇督炷貉?/h1>
江天暮雪
陳孚?〔元代〕
長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復見,千崖暮如曉。
漁翁寒欲歸,不記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譯文
萬里長空席卷著玉雕般的雪花,風吹汀洲白茫茫一片。
長空中再不見大雁的身影,暮色之中的千山如破曉時寧靜。漁翁感到雪寒欲要歸去,但回巴陵的道路已分辨不清。坐著或是睡會皆可自任孤舟漂流,白云深處閃出一點蓑衣背影。
注釋
汀洲:水中小片陸地。浩浩:廣大貌。
巴陵:今湖南岳陽市。
坐:因為。
蓑:蓑衣,雨具名,多以蓑草(即龍須草)制成。這里代指漁翁。
賞析
本詩的前半四句,傳神地繪出了一幅瀟湘江上的雪景圖?!坝窕ā被昧赫衙魈?lt;黃鐘十一明啟>“玉雪開六出之花”意,形容絕妙,“卷”字見出了雪花紛紛揚揚的飛舞之態(tài)?!伴L空”切“天”,“汀洲”切“江”;“卷玉花”是細部的、動態(tài)的觀照,“白浩浩”是總體的、靜景的印象:語簡而意象豐富?!把阌啊本浔砻饕褜寐《臅r令,又隱用雁度瀟湘的本地風光來暗示“江天”所屬的地域。最妙的是第四句,它不僅補明了題面中的“暮”字,而且寫出了暮雪雪景所特有的那種朦朦朧朧、半幽半明的色調(diào)與風韻。后半部分,詩人在畫面中安排一名生活在巴陵地區(qū)的漁翁,這名漁翁已登返棹,“寒欲歸”三字,隱透出“暮雪”的影響?!安挥洶土甑馈奔群写笱浡员谓返囊馕?,又見出漁翁對“江天暮雪”處境的順適。“船自流”的結(jié)果,是在視野中留下了一抹漸行漸杳的痕影;這一余韻裊裊的結(jié)尾,增添了畫面的動感與縱深感,傳現(xiàn)出“江天暮雪”全景清逸超妙的風韻。全詩首尾映照,動靜相間,意境高曠。詩中的漁翁因天"寒"已登返小船,卻因為大雪彌漫遮住江路,忘記了回返的道路。這位漁翁索性坐睡舟中,任憑小舟隨江流漂蕩。
由此可以看出漁翁對"江天暮雪"處境的順適之情。
陳孚?
陳孚(1259 — 1309)元代學者。字剛中,號勿庵,浙江臨??h太平鄉(xiāng)石唐里(今白水洋鎮(zhèn)松里)人。至元年間,上《大一統(tǒng)賦》,后講學于河南上蔡書院,為山長,曾任國史院編修、禮部郎中,官至天臺路總管府治中。詩文不事雕琢,紀行詩多描摹風土人情,七言古體詩最出色,著有《觀光集》、《交州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