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得與失是兩個方法
圍繞以下角度闡述觀點:
有人把得與失看成終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起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過程。
1°有人把【得到】看成終點,有人把【失去】看成終點;有人把【得到】看成起點,有人把【失去】看成起點;有人把【得到】看成過程,有人把【失去】看成過程;
2°有人把【得與失】看成終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起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過程。? (在 [得到 = 失去] 的基礎(chǔ)上)
3°有人把得與失【看成】終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起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過程。
已輸入1910字
===================================================================
得與失本是兩個不同的狀態(tài),直接使用其【歸一性】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觀點。但是材料中把得與失當(dāng)作了一個名詞:得與失是什么…
得、失就變成了一個東西。以下看法,引入 X 就是基于觀點。
因為省卻了闡述得與失的互相轉(zhuǎn)化關(guān)系,故簡化題目,設(shè)一個變量:
令【得與失】 = X,
則 X 是什么?
X 是終點嗎
終點通常來講是一條線,一個地方,可以是心理成熟度,可以是物理位置。
X 在得到 or 失去的限度上,是沒有一條線的。人們貪得無厭的本性 or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現(xiàn)實,都在說明 X 不是線條可以劃分的,在這一點上, X 不是終點。
X 在得到 or 失去的心態(tài)上,是有一席之地的。坦然接受得到,淡然討論失去,總會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某個年齡,到達某個地方,那個地方通透明亮,那個地方感受寧靜,那個地方世界盡頭。
X 是起點嗎
這里也可以使用【歸一性】:起點就是終點。這是某個部門非常熱衷的觀點,懶省事的辦法就可以讓很多人不假思索的繼續(xù)前行,少有人坐下來思考要往哪個跑。畢竟沒有人告訴他們:前進到錯誤的方向,只會離目標越行越遠。萬一像.彌留之國的愛麗絲.那樣,一出生就在終點呢, 向哪跑都是錯誤的方向.
起點通常是在比賽中, 搬來著名的馬拉松理論: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 最后一刻才笑的人, 笑得最開心. 看得這些廣告多一些, 就會知道: 人生要比所有的比喻復(fù)雜的多. 總是按照廣告詞來指導(dǎo)人生, 動不動就大喊: 年輕無極限. 這樣只會過上痛苦的生活, 可憐巴巴的拿著宣傳語, 沒有任何思想深度的東西, 別人幫你都不知道怎么搭手.??
X 到底是不是起點,證明過程:
假設(shè):?
X 是起點. 因為沒必要參與某種比賽(奮斗好自己的世界就行), 所以不需要有一個起點, 也就不需要 X (理想狀態(tài)下)
推出矛盾:
但現(xiàn)實中討論到了 X 是什么(寫高考作文), 說明現(xiàn)實中需要
由反證法得知:??
X 不是起點
X 是過程嗎
這個用英語的動詞性質(zhì)就可以解決: 得與失都是瞬間動詞. 【得】的時候一下子就得到了, 總不能一直在【得】:
A: "I am 得ing"?
B: "得ing what"??
A: "beauty (美貌)"
由于不是延續(xù)性 or 持續(xù)性動詞, 得 or 失都不是過程, 但是 X 呢. 出題人把兩個動詞在組合在一起, 就成了一個名詞. 盡管讓人頭大, 但也有幾個方法來判斷:
負負得正理論:?
兩個不是過程的動詞放一起那就反轉(zhuǎn)了, 所以 X 是過程
形容詞性質(zhì):
因為形容詞是描述的某個特定持久的狀態(tài)
因為 X 是名詞而不是形容詞
所以 X 不是過程 (只要不是形容詞, 都不是過程)
關(guān)于得與失, 古人相信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從前, 有位獵人去打獵, 結(jié)果把弓搞丟了, 悲傷之余開始寫日記, 這樣寫道:
獵人失之
獵人得之
寫完就好受許多, 獵人一家親嘛.
然后日記寫得好, 竟然流傳了幾代人, 到了一位姓孔的人手里, 看罷也覺得有些啟迪, 于是在這個日記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改寫, 以改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人得之
人失之
后來又有人覺得改的好, 自己也要加入, 于是又變成了這個樣子:
得之
失之
再往后的人都沒有什么不同, 同樣覺得寫的不錯, 用傳播學(xué)的理論來解釋就是: 這一幫文人好像都生活在一個【回音室】中, 每個人都在不斷的加強固有的聲音, 同伴越來越熟悉, 空間越來越狹窄,漸漸容不得其他人存在。
得
失
本來是兩個人的一件事:有人失去, 才有有人得到。 最后變成了一個人既有得又有失, 得到、失去原本還是兩個動詞, 后來成了作文題目,就變成了一個名詞:
得與失
單單思考一個【得】的問題,心態(tài)就不會太差;當(dāng)需要思考【失】的時候,就是功成名就時,自然更添魅力。
走進荒蕪的沙漠,進入冰冷的四面墻,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漂到鯊魚滿船底的死海,轉(zhuǎn)眼親人的煙消云散,就是思考【得】的關(guān)鍵時刻。
穿過金碧輝煌的大廳,漫聽人山人海的贊美,掃過眾多肯定的眼神,就是思考【失】的最合適舉措。
如果說,【得】是讓人朝著正方向努力,前面有甜頭才是進步的動力;那么【失】就是朝著【反方向】努力:丟棄掉一些不需要的東西,確認自己不想要什么,慢慢也可以找到甜頭,丟著丟著就剩下最后一件一直想做的事。
總結(jié)
X 是… 啥也不是,該是啥就是啥。隨機應(yīng)變的方法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