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克微朵 香菇:日本實驗證明,香菇多糖抗癌率高達(dá) 95%
玫克微朵 香菇的日語名字Shiitake是有兩個日文字組成:“Shiia”,意思是長在Shii (椎)樹上生長的蘑菇。在中國被稱為“香菇”。鑒于其珍貴的成分,香菇在亞洲地區(qū)上百年來被看作是蘑菇之王。早在明朝時期(1368 - 1644)香菇就被珍視為藥膳食材,用于治療多種疾病。按照亞洲民間醫(yī)學(xué)香菇是一種補(bǔ)藥,可以調(diào)理生命的能量,達(dá)到陰陽平衡,活血的目的。
香菇的多種成分被證實具有藥理學(xué)作用。香菇含有也力得寧,腺嘌呤的一種衍生物。也力得寧能夠抗血小板凝聚,因此具有抗血栓功效。也力得寧也能影響肝臟內(nèi)磷脂的代謝,從而降低血脂含量,特別是血清膽固醇。

此外,人們還發(fā)現(xiàn),服用香菇可以將脂蛋白比例向HDL方向推移,這樣能將更多的膽固醇清理出血管,同時也加速肝臟內(nèi)膽固醇的分解。HDL保護(hù)功能的機(jī)理在于,一方面膽固醇被清理出組織和巨噬細(xì)胞,另一方面HDL攜帶有酶,能夠降解被氧化的脂質(zhì)。
香菇消炎和調(diào)理膽固醇的功效能降低泡沫細(xì)胞淤積在動脈血管壁上而發(fā)生動脈硬化的風(fēng)險;而且還有另外一個效果,就是對由于血管壁沉積而引起的高血壓有積極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靈芝內(nèi)還含有酪氨酸酶,這種酶也具有降血壓的功效。
而日本的一項實驗證明,香菇中多糖體的抗癌率達(dá)80%-95%,對多種惡性腫瘤如白血病、食管癌、胃癌、腸癌、肺癌、肝癌等都有顯著療效。其中。香菇中含有一種“β-葡萄糖苷酶”的物質(zhì),可以激發(fā)人體自身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等。這對于排毒和預(yù)防細(xì)胞壁損傷及炎癥非常重要。
總體來說,香菇是一種補(bǔ)益強(qiáng)壯的菌菇,因此也適用于治療疲乏、過勞和慢性疲勞癥狀(也是歸功于其所含的維生素B)。香菇還能豐富素食者的食譜,因為其含有一般只有肉類才有的維生素D的前體 - 麥角甾醇。
研究證實的功效:
通過改變肝臟內(nèi)磷脂代謝,降低膽固醇含量。
有效成分酪氨酸酶能降低血壓。
傳統(tǒng)中醫(yī)的功效主治:
性質(zhì): 味甘、性平。
歸經(jīng)入脾經(jīng)、胃經(jīng)、肺經(jīng)。
理氣血兩虛,氣滯者不宜。
化痰。
補(bǔ)中益氣。
助出疹。
致食欲減退、乏力。
治尿頻。
治佝僂。
治胃癌和子宮癌。
治高脂血。
文獻(xiàn):
Sugiyama K., Akachi T., Yamakawa A.: Hypocholesterolemic action of eritadenine is mediated by a modification of hepatic phospholipid metabolism in rat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Vol. 125 (8); 2134-44
Jianzhe Y., Mao X.: Icons of Medicinal Fungi from China“;CRC Press; 1989
Hobbs, C.: “Medicinal Mushrooms”, Botanica Press, 1995
Prof. Dr. med. Ivo Bianchi: “Moderne Mykotherapie”;Hinckel Druck,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