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漢克





《生化危機2》除片頭和結(jié)尾的劇情外,中間部分的CG片段都很短,唯獨安奈回憶G病毒被奪取的過程時,游戲用了兩分多鐘的CG來描述:安布雷拉曾派出一支由四人組成的特種部隊偷偷摸入威廉位于浣熊市地下的研究所,企圖奪取他獨自研發(fā)的新型病毒——G。視自己研究成果如命的威廉自然不可能輕易就范,于是慘遭對方掃射,樣本也被搶走。




在咽氣之前,威廉給自己注射了一直攥在手中的G病毒,變身成為異常強壯的怪物。不但原地滿血復活,而且還追入下水道中秒殺四名特種部隊成員,與之前弱不禁風的樣子形成鮮明的對比。




當你成功地打通《生化危機2》時,系統(tǒng)會開啟一個隱藏游戲的存檔(PC版從一開始就可以玩),名字叫“第四幸存者”。在這個小品游戲中,四名特種部隊成員有一人幸免于難,并拿著G病毒的樣本一路從下水道前往警署停機坪,完成了安布雷拉公司的任務。
“第四幸存者”的故事情節(jié)跟另外兩個隱藏小品游戲“極限戰(zhàn)斗”、“豆腐”,包括三代的傭兵模式一樣是架空于原作的,純屬“虛構(gòu)”。因為安布雷拉特種部隊去奪取G病毒時浣熊市尚未爆發(fā)“生化危機”,沿途不可能遍布僵尸。由于“第四幸存者”極富挑戰(zhàn)性的設(shè)計令生化迷們愛不釋手,那位名叫“漢克”(Hunk)的隊員也給玩家留下極深的印象。




也許連卡普空自己都沒料到,“第四幸存者”這個小品游戲會伴隨著《生化危機2》的熱賣而變得大紅大紫。于是原本虛擬的劇情很快就被官方吸納成為“正史”的一部分,CG中那位被威廉步步進逼然后發(fā)出慘叫的家伙也順理成章地“活”了下來,畢竟片中沒有給出他被干掉的畫面么……






在“第四幸存者”成為官方劇情后,漢克的身價開始飆升,除了后續(xù)的故事會不時透露這位大哥的行蹤和消息外,他的身手也變得越來越矯健。比如在《生化危機·安布雷拉編年史》中復刻的“第四幸存者”里,漢克的戰(zhàn)斗技能遠遠超越原作,即使被敵人近身纏上也能施展反擊。






在《生化危機4》的傭兵模式里,漢克成為了其中一位可選人物,地位儼然可與利昂、威斯克這些大佬們并列了,人氣之高可見一斑。因他每次任務都能奇跡生還,故有了“死神”的外號。






在2012年的《生化危機·浣熊市行動》中,安布雷拉陣營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從威廉的手上奪取G病毒,這次不再是簡單的高清復刻,而是作了格局頗大的改動:漢克搖身一變成為了阿爾發(fā)小隊(Alpha Team)的隊長,隨行的人員不再是可憐巴巴的“四人幫”,而是一整支全副武裝的成員。除此之外還有一支戴爾塔小隊(Delta Team)前來協(xié)助,因為在新的劇情里,威廉打算把G病毒高價賣給美國政府,于是研究所里多了一大票美軍在場充當保安,奪取G病毒的困難度陡然增加了N倍。






原本隱蔽的潛入行動變成了公開的大型戰(zhàn)爭,感覺就像把“合金裝備”玩成了“魂斗羅”,敵我雙方在安布雷拉的地下研究所展開了激烈的槍戰(zhàn)。身為阿爾發(fā)小隊隊長的漢克還在戰(zhàn)斗的過程中不停地指導由玩家扮演的戴爾塔小隊成員。








將守門的美軍清掃干凈后,一行人找到了威廉的實驗室。漢克和阿爾發(fā)小隊的成員進去搶G病毒,玩家則負責保安。接下來發(fā)生的故事估計生化迷都能自動腦補了,因此游戲也懶得做CG,只讓守門的玩家聽漢克和威廉的對話。任務完成后,一大波美軍再次殺到,繼續(xù)開戰(zhàn)……








當兩支小隊完成任務準備離去時,注射了G病毒的威廉尾隨而至,瞬間干掉了幾名阿爾發(fā)小隊的成員,他們攜帶的病毒樣本也散落了一地。






接下來就要躲避威廉的追殺了,在《生化危機2》劇情的限制下,玩家無法干掉他,只能不停地逃,路上還得和殘余的美軍交戰(zhàn),簡直是一團混亂。






當大家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逃到終點時,漢克以要將丟失的G病毒樣本取回為由將自己關(guān)在研究所內(nèi),獨自一人面對威廉。不得不說,這是我見過場面最大、戰(zhàn)況最激烈、壓迫感最強的“第四幸存者”游戲了,漢克也從被威廉輕易捏死的小角色進化為獨行超人,可以想象在往后的生化系列游戲中他將會有更精彩的表現(xiàn)。
八零九零游戲時光專欄,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youxihuai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