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游戲的武將皮膚以及臺詞-杜預(yù)
文德武備.果.杜預(yù)

經(jīng)典形象
三陳:陳書弼國,當一而再,再而三。
勘除弼事,三陳而就。
昭討:奉詔伐吳,定鼎東南。
三陳方得詔,一股下孫吳。
破竹:攻其不備,摧枯拉朽。
勢如破竹,鐵鎖橫江亦難擋!
陣亡:金甌尚缺,死難瞑目。

委任修律
三陳:三陳累累,皆老臣珠璣之言,望陛下納之任之。
一陳諫固國,再陳論整軍,三陳表吞吳!
昭討:得皇命之詔,伐不臣之賊!
今奉天承運,三軍聽詔:齊整軍備,即日伐吳!
破竹:用兵當以奇,奇計如迷蹤,勢可破竹。
滅國之戰(zhàn),當奮破竹之勢,秉吾當繼前!
陣亡:司馬氏得國不正,吾卻助紂為虐,此天伐之。

威兵襲吳
三陳:北卒為毫,南江為墨,丹青繪江南形勝。
虎賁秣馬,吳鹿待射,邀君覽天下一統(tǒng)。
昭討:諸將礪兵日久,今詔來,六合終歸一統(tǒng)!
聞江南繁花綿千里,今可采之獻于闕前。
破竹:吞吳之志鑄昆吾,劍出可破金石,平江海。
奮精銳之師,乘爭流之艟,渡弱水之江。
陣亡:吾恨長江,猶魏武之于赤壁,昭烈之于夷陵。
其他

華天霓光-鵲夜同心
(雙人限定:杜預(yù)&宣公主)
三陳:欲親佳人芳澤,當徐徐圖之,不可一蹴而就。
欲成秦晉之好,應(yīng)謀定而動,不可莽然唐突。
昭討:奉天子之詔,尚金枝玉葉。
三陳而奉詔,君子得好逑。
破竹:時機已至,當奮破竹之勢,一舉得勝!
兵威已振,應(yīng)如以刀劈竹,迎刃而解!
陣亡:佳人已去,幽夢猶存。
小小介紹
? ? ? ?杜預(yù)(222年-285年初 ),字元凱,京兆郡杜陵縣(今陜西西安)人,中國魏晉時期軍事家、經(jīng)學(xué)家、律學(xué)家,曹魏散騎常侍杜恕之子。杜預(yù)出身京兆杜氏。初仕曹魏,任尚書郎,后成為權(quán)臣司馬昭的幕僚,封豐樂亭侯。西晉建立后,歷任河南尹、安西軍司、秦州刺史、度支尚書等職,與賈充等修《晉律》。咸寧四年(278年)接替羊祜出任鎮(zhèn)南大將軍,鎮(zhèn)守荊州。他積極備戰(zhàn),支持晉武帝司馬炎對孫吳作戰(zhàn),并在咸寧五年(279年)成為晉滅吳之戰(zhàn)的統(tǒng)帥之一。戰(zhàn)后因功進封當陽縣侯,仍鎮(zhèn)荊州。在戰(zhàn)后仍講武備戰(zhàn),興建學(xué)校,督修水利,被時人稱為"杜父"。 后被征入朝,拜司隸校尉,于太康五年閏十二月(285年初) 逝于鄧縣,終年六十三歲。獲贈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成"。杜預(yù)耽思經(jīng)籍,博學(xué)多通,多有建樹,時譽為"杜武庫"。他與張斐對《晉律》的注解,在當時有"張杜律"之稱。其所撰的《春秋左氏經(jīng)傳集解》考釋嚴密,注解準確,其中不乏自己獨立的見解和精辟的論述 ,是《左傳》注解流傳至今最早的一種 。他也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