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讀書筆記

2020-11-15 23:14 作者:盆中蓮花  | 我要投稿


- Highlight Loc. 35-38 ?| Added on Wednesday, 26 August 20 23:13:39 GMT+08:00

啟功先生回答:“寫得好的不是我的;寫得不好的,可能還真是我的!” 老爺子走了有些年了,還真是時常想他,這樣智慧又幽默的老先生,不多了。 書畫造假,古已有之,老先生回應(yīng)得漂亮。可言論“不真”,過去雖也有,但大張旗鼓公開傳播,卻還真是近些年的事兒。如啟功先生活著,不知又會怎樣樂呵呵地回應(yīng)。

==========


- Highlight Loc. 89 ?| Added on Thursday, 27 August 20 00:32:59 GMT+08:00

鳴而死,不默而生?!焙芏嗄旰笞x到它,認(rèn)同。今天,我們依然不知道未來,可如果不多說說期待中的未來,就更不會知道。思考可能無用,話語也許無知,就當(dāng)為依然熱血有夢的人敲一兩下鼓,撥三兩聲弦。更何況,說了也白說,但不說,白不說。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Highlight Loc. 13171-72 ?| Added on Sunday, 30 August 20 09:59:07 GMT+08:00

視力。因此,它不屬于任何一個形式上的勝利者,只屬于荷馬。歷史的最終所有者,多半都是手無寸鐵的藝術(shù)家。?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Highlight Loc. 13185-95 ?| Added on Sunday, 30 August 20 10:03:32 GMT+08:00

以前我走遍意大利南北,一直驚嘆意大利人的閑散,但是,在這里的一位中國外交家告訴我:論閑散,在歐洲,意大利只能排到第三。第一是希臘,第二是西班牙。 在意大利時,經(jīng)常遇到這種情況:幾個外國人在一個機(jī)關(guān)窗口排隊等著辦事,而窗口內(nèi)辦事的先生卻慢悠悠地走過兩條街道喝咖啡去了,周圍沒有人產(chǎn)生異議。在希臘,每次吃飯都等得太久,只能去吃快餐,但快餐也要等上一個多小時。希臘人想:急什么?吃完,不也坐著聊天? 他們信奉那個大家都熟悉的寓言故事:一個人在魚群如梭的海邊釣魚,釣到兩條就收竿回家,外國游客問,為什么不多釣幾條,他反問,多釣幾條干什么。外 國游客說,多釣可以賣錢,然后買船、買房、開店、投資…… “然后呢?”他問。 “然后你可以悠閑地曬著太陽在海邊釣魚了。”外國游客說。 “這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到?!彼f。 既然走了一圈大循環(huán)還是回到原地,希臘人也就不去辛苦了。 這種生活方式也包含著諸多弊病。有很大一部分閑散走向了疲憊、慵懶和木然,很容易造成精神上的貧血和失重,結(jié)果被現(xiàn)代文明所遺落。這一點,我們也看到了。?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Highlight Loc. 13211-13 ?| Added on Sunday, 30 August 20 10:37:01 GMT+08:00

相比之下,中華文明在實際發(fā)展過程中,把太多的精力投注在上下左右的人際關(guān)系上,既缺少個體健全的標(biāo)志,也缺少這方面的賽場。只有一些孤獨的個人,在林泉之間悄悄強(qiáng)健,又悄悄衰老。?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Note Loc. 13212 ?| Added on Sunday, 30 August 20 10:37:01 GMT+08:00

相比之下,中華文明在實際發(fā)展過程中,把太多的精力投注在上下左右的人際關(guān)系上,既缺少個體健全的標(biāo)志,也缺少這方面的賽場。只有一些孤獨的個人,在林泉之間悄悄強(qiáng)健,又悄悄衰老。?

this case?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Highlight Loc. 13571-74 ?| Added on Sunday, 30 August 20 13:31:01 GMT+08:00

今天文明的最高原則是方便,使天下的一切變得易于把握和理解。這種方便原則與偉大原則處處相背,人類不可能為了偉大而舍棄方便。因此,這些古跡的魅力,永遠(yuǎn)不會被新的東西所替代。 但是正因為如此,人類和古跡就會遇到雙向的悲愴:人類因無所敬仰而淺薄,古跡則因身后空虛而孤單。?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Highlight Loc. 13581-82 ?| Added on Sunday, 30 August 20 13:36:02 GMT+08:00

它們見過太多,因此老淚縱橫,不再說什么。?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Highlight Loc. 13609 ?| Added on Sunday, 30 August 20 13:43:06 GMT+08:00

枯萎屬于正常?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Highlight Loc. 13882-83 ?| Added on Monday, 31 August 20 16:20:36 GMT+08:00

在充滿戰(zhàn)爭狂熱的土地上,真正的英雄并不坐在坦克里,也不捧著炸藥躲在街角,而是那些冒死呼喚和平的人。?

==========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Highlight Loc. 14783-85 ?| Added on Friday, 4 September 20 08:32:13 GMT+08:00

報道;如果找到了方案,解決了麻煩,則又完全不值得報道了。而且,越是在穿越無窮無盡的危險,越不能給人留下“危言聳聽”的印象。結(jié)果,我筆下的文字一片從容安詳,給人的感覺是一路上消消停停,輕松自在。其實根本不是那回事。?

==========


- Highlight Loc. 46-47 ?| Added on Friday, 4 September 20 09:34:03 GMT+08:00

總有人要蹚著水向前走,所謂摸著石頭過河……可問題是,這水怎么越來越深?常常連石頭都摸不著,而岸,又在哪兒?

==========


- Note Loc. 47 ?| Added on Friday, 4 September 20 09:34:03 GMT+08:00

總有人要蹚著水向前走,所謂摸著石頭過河……可問題是,這水怎么越來越深?常常連石頭都摸不著,而岸,又在哪兒?

always

==========

)

- Highlight Loc. 56 ?| Added on Friday, 4 September 20 12:46:08 GMT+08:00

而更多的時候,得像守夜人一樣,努力讓世界不變得更壞。后者,常被人忽略。

==========


- Highlight Loc. 88-91 ?| Added on Friday, 4 September 20 12:53:36 GMT+08:00

當(dāng)年胡適在喧嘩的時代,把范仲淹的八個字拿來給自己也給青年人:“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很多年后讀到它,認(rèn)同。今天,我們依然不知道未來,可如果不多說說期待中的未來,就更不會知道。思考可能無用,話語也許無知,就當(dāng)為依然熱血有夢的人敲一兩下鼓,撥三兩聲弦。更何況,說了也白說,但不說,白不說。

==========


- Highlight Loc. 97-99 ?| Added on Friday, 4 September 20 12:58:05 GMT+08:00

不是“懂”才可以交流吧?如果只有“懂”才可以交流,這個世界上99%的交流都消失了。正是因為不懂才交流,交流是懂的開始。

==========

- Highlight Loc. 107 ?| Added on Friday, 4 September 20 13:01:46 GMT+08:00

走得太遠(yuǎn),別忘了當(dāng)初為什么出發(fā)。

==========


- Highlight Loc. 138-39 ?| Added on Friday, 4 September 20 13:10:56 GMT+08:00

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真把它參透了,道破了,你活得才好呢。

==========

- Highlight Loc. 140-42 ?| Added on Friday, 4 September 20 13:12:07 GMT+08:00

先要考慮人和物之間的關(guān)系,所謂三十而立。然后要考慮人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人到中年錯綜復(fù)雜,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友,為人上級,為人下級,等等。接下來不可避免地,要考慮人和自己內(nèi)心之間的關(guān)系,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活著有什么意義?

==========


- Highlight Loc. 167-70 ?| Added on Tuesday, 8 September 20 07:08:16 GMT+08:00

而是那時我們還把幸福寄托在某種成就感和榮譽(yù)感上。我們還把個人的幸福跟一個國家、一個時代、一個百年未圓的夢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癮一定得過。 就好像中國人非得過足了開車的癮,才會重新回歸騎車和步行;非得把亂七八糟的情感都體驗一遍,才重新體會到家庭的可愛。

==========

bd5f3ea0b3f84018af54e0e5cad0abd1 (Unknown)

- Highlight Loc. 232-33 ?| Added on Tuesday, 8 September 20 07:12:54 GMT+08:00

每年,都有這樣一個月,去到一個能保證安靜的地方,給自己發(fā)呆的時間,回到自己的內(nèi)心,讓自己了解生命。一定要休息,寧可少掙點錢,背后是一種對生命更透徹的理解。

==========

bd5f3ea0b3f84018af54e0e5cad0abd1 (Unknown)

- Highlight Loc. 275-78 ?| Added on Tuesday, 8 September 20 07:17:49 GMT+08:00

機(jī)阻止了無聊,也阻止了無聊所能夠帶來的好處?!边@句話很繞,但是當(dāng)我想明白,覺得這句話說得太好了?!盁o聊”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創(chuàng)造的重要母體。沒有了無聊,無聊之中所誕生的某些千奇百怪的、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意也就都消失了,甚至“無聊”本身也消失了。

==========

bd5f3ea0b3f84018af54e0e5cad0abd1 (Unknown)

- Highlight Loc. 315-16 ?| Added on Tuesday, 8 September 20 07:21:52 GMT+08:00

讀書是一種樂趣。最重要的是,能夠帶來樂趣的,是讀書本身,而不是讀書以后的結(jié)果。

==========

bd5f3ea0b3f84018af54e0e5cad0abd1 (Unknown)

- Highlight Loc. 346-48 ?| Added on Tuesday, 8 September 20 07:32:55 GMT+08:00

我們很難指望這些休閑活動演變?yōu)閯?chuàng)造力,也很難讓心靈騰飛。因為我們既不習(xí)慣與自己對話,也不習(xí)慣仰望星空。我們想閑卻又怕閑也不會閑。 沒錢,是窮人;有錢沒閑,也只是打工者,不管你有多少錢都是。有一些錢又有一些閑,才有可能讓生命多些有質(zhì)量的色彩。但有閑不會閑,只是為了打發(fā)時間,也依然離成為生命的貴族太遠(yuǎn)。

==========

- Highlight Loc. 529-31 ?| Added on Tuesday, 8 September 20 13:38:24 GMT+08:00

很多人的失敗感,不是來自自己的感受,而是別人的眼光與當(dāng)下世俗的標(biāo)準(zhǔn)。 然后方寸大亂,然后就真覺得自己失敗了。 如果你不為別人的眼光與標(biāo)準(zhǔn)活著,失敗的感受會在我們生活中消失大半。 建立并信奉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你已成功一半。

==========

- Highlight Loc. 5340-44 ?| Added on Wednesday, 23 September 20 20:41:13 GMT+08:00

這樣如醉如癡有幾個星期,我越來越明確地感到,盡管自己在頑強(qiáng)抵抗著,事情還是朝著那個固定的目標(biāo)進(jìn)展,那些想象終究會變成現(xiàn)實。這使我感到興奮也感到恐懼。我不能裝作在沉醉中忘記了冷漠的現(xiàn)實背景。張小禾在迷醉中靠自己的感情想象美化了我的形象,這是她的真純,林思文也許就不會如此。但現(xiàn)實在不久的將來會顯出自己的冷漠面孔。手中這份工作也許就在下個月就完了,這份收入就斷了,我將重新陷入走投無路地境地。經(jīng)濟(jì)如此蕭條,我根本不相信自己能找到一份稍微象樣的工作。我現(xiàn)在走出了那一步,她將來會后悔會進(jìn)退兩難的。但我現(xiàn)在不走那一步,將來就更沒有了勇氣沒了機(jī)會。在沮喪中我甚至有點遺憾張小禾投入得太真誠了,使我不得不為她想一想,又遺憾自己就這么動了真感情,生怕傷害了她一點點。我痛恨自己沒有能力給她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也感到了自尊心對這種關(guān)系越來越強(qiáng)烈的反抗。

==========


- Highlight Loc. 5388-91 ?| Added on Wednesday, 23 September 20 20:45:25 GMT+08:00

這種慵懶的世俗的幸福更使人體驗了生命存在的真實可感,每一個瞬間都是真正的瞬間,不論昨天今天明天,不論去年今天明年。存在的意義在這種平庸的過程中產(chǎn)生著又消逝著,沒有終極的目的,也不需要最后的證明,它本身就是終極的目的,就是最后的證明,過去了就完成了。在這樣的時刻,生命的暫時性渺小性是如此的清晰,使人懷疑那種超越平庸的渴望是不是真的具有那么重要的意義。我知道自己在時間中沉醉,在一去不復(fù)返的消費著它,它正迅速離我而去。我只能如此,如此也就夠了。至少,我知道了,這生命,今天,還存在著。

==========

47f8077efe6d4d13b741bef19a90545f (Unknown)

- Highlight Loc. 5873-74 ?| Added on Thursday, 24 September 20 20:56:50 GMT+08:00

思文的事也使我想到,這世上有太多的苦難,總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承受著,綿綿不絕正如人類自身。

==========


- Highlight Loc. 6387-89 ?| Added on Saturday, 26 September 20 20:21:29 GMT+08:00

。在這種否定和嘲笑的對抗中,我意識到了生命意義的神圣和意義的空缺。意識到此生的最后目標(biāo)只能是活著,更好地活著,心有不甘想掙扎反抗卻又徒勞無益,一步步接受了逼近的現(xiàn)實,逐漸地瓦解了反抗的愿望,心中充滿了悲哀。想到這些我心中像遭到什么鈍器猛烈的一擊,身子不由自主地往下一挫。倏而在心的遠(yuǎn)景中如有一點火花閃亮,發(fā)出“叭”的一聲輕響,一脈激情游絲般蜿蜒而來,漸漸清晰。我迎著風(fēng)昂起頭挺直身子,望著眼前茫茫一片,作出了一種空洞的驕傲姿態(tài)。

==========


- Highlight Loc. 6486-88 ?| Added on Saturday, 26 September 20 21:07:32 GMT+08:00

個人都有只屬于他自己的故事。這天下有一顆心就有只屬于這顆心的那一份沉重,那一份痛苦,那一份希望和失望。對這顆心也只有對這顆心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 Highlight Loc. 7213-22 ?| Added on Sunday, 27 September 20 16:13:50 GMT+08:00

十多年過去了,在三十多歲的時候,我才在心里承認(rèn)了多年來拒絕承認(rèn)的簡單事實,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并沒有一種偉大的使命等著我去完成,也沒有一種神秘的許諾使這生命在某一天放出神奇的光彩。世界并不需要我去承擔(dān)什么,上帝并不是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創(chuàng)造了我,宇宙間也沒有一種不可知的力量為自己的存在作過特別的安排。我不過就是活著的我罷了。一個人哪怕他心比天高也只是活著而已。那些以前認(rèn)為有著不平凡意義的追求,原來也只是一種對自己來說可能更好的生存方式,其平凡的本質(zhì)在時間中漸漸顯露。哪怕我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吧,那點了不起在如此浩漫的世界中,也是那么渺小,意義幾近于零。既然這個世界沒有了誰也并不真的就損失了什么,那么生命的意義就是對生命者的意義,平庸的生命也就與超凡的生命一樣有了最充分的存在理由。事業(yè)其實不過是一種對自己來說更好的生存方式罷了。存在著的生命在完結(jié)之前必須以這種方式存在,這就是意義了,我不能一廂情愿地去設(shè)想意義之外又有某種看不透的意義。因了這點意義,該做的事還得努力去做,生命的掙扎不能放棄,畢竟生命存在的現(xiàn)實需求對虛無有著本能的反抗。對一個平庸的生命來說,暫時性就意味著一切。平凡的人沒有歷史,他存在的意義就是存在本身,他別無選擇。而我,也和曾在遠(yuǎn)古曾在天涯的那些無名的逝者一樣,來了,又去了,如此而已。我不能再依據(jù)古往今來的那些偉人的事跡去設(shè)想自己的人生,不能再去設(shè)想所有的犧牲和痛苦將在歲月的深處得到奇怪的不可理解的回報,痛苦不過只是痛苦者自身的痛苦體驗罷了。世界之大,上帝只有一個,他來不及對這么多人負(fù)責(zé)到底。過去的一切過去了也就過去了,也并不會在未來的某個日子突然煥發(fā)出神奇的意義。自己生活著的歲月并不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歲月。過去的日子,眼下的日子,未來的日子,都是生活著的日子,如此而已。在時間的后面,是一片浩渺的空空蕩蕩。

==========

- Highlight Loc. 7230-34 ?| Added on Monday, 5 October 20 19:15:01 GMT+08:00

多少年來,我在心中嘲笑著拒絕著平庸,現(xiàn)在卻極為清醒極為深切地意識到平庸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事。平庸的生活也是真正的生活,平庸的生命也是真正有意義的生命。這意義隨著生命進(jìn)程產(chǎn)生著又消逝著,并不留下最后的痕跡。過去的嘲笑和拒絕本身,今天也該受到嘲笑和拒絕了。這樣,消減了虛張聲勢的豪邁和激越,我能以洞達(dá)者的無奈與心平氣和看待平庸的生命進(jìn)程。我在心中告訴自己,這是面對人生發(fā)出的誠實的聲音。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Bookmark Loc. 15890 ?| Added on Tuesday, 6 October 20 19:19:31 GMT+08:00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Highlight Loc. 34503-6 ?| Added on Tuesday, 6 October 20 19:28:41 GMT+08:00

這就像一個人,如果無法講清楚自己是誰,那么,不管做什么事,對人對己都會是隔閡重重。因此,古希臘神廟墻壁上刻的那句哲言,永遠(yuǎn)讓人驚悚:“人啊,認(rèn)識你自己!” 我說過,歐洲文藝復(fù)興千言萬語,其實只是輕輕問了一聲:“我是誰?”此問一出,大家都從中世紀(jì)的長夜中蘇醒,霞光滿天。?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Highlight Loc. 34625-26 ?| Added on Monday, 12 October 20 20:44:03 GMT+08:00

不錯,做人,是永恒的起點,也是永恒的終點。?

==========

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

- Highlight Loc. 34847-48 ?| Added on Tuesday, 20 October 20 13:03:02 GMT+08:00

孔子對這種思維的概括是四個字:允執(zhí)厥中。 這里邊的“厥”字,在古文中是代詞,與“其”字同義,因此這四個字也可以說成“允執(zhí)其中”。允,是指公允、實在。連在一起,就是好好地執(zhí)行中庸之道。?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955-56 ?| Added on Wednesday, 21 October 20 17:23:02 GMT+08:00

景,我只是在表演一個職業(yè)。我從來沒想過一個節(jié)目會以無解來結(jié)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實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

==========


一直到長大成人,生活里碰到厲害的人,我就走避,不搭訕,不回嘴,不周旋,只有跟孩子、老人、弱者待在一起,我才覺得舒服。我覺得我就像《史努比》漫畫里的圓頭小子查理·布朗,連條小狗也管束不了,每次上完露西的當(dāng),下次還吃虧。明知“吱吱叫的車輪才有油吃”,就是開不了口。?

==========

我深知他的好意,但文靜了這么多年,一直泡在自己那點小世界里頭,怕熱怕冷怕苦怕出門怕應(yīng)酬,除了眼前,別無所見。有次看漫畫,查理·布朗得了抑郁癥,露西問:“你是怕貓么?” “不是?!?“是怕狗么?” “不是?!?“那你為什么?” “圣誕節(jié)要來了,可我就是高興不起來?!?“我知道了,”這姑娘說,“你需要參與進(jìn)這個世界?!?

==========


王小波說過,你在家里,在單位,在認(rèn)識的人面前,你被當(dāng)成一個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個沒人認(rèn)識你的地方,你可能會被當(dāng)成東西對待。我想在任何 地方都被當(dāng)成人,不是東西,這就是尊嚴(yán)。?

==========

他說:“因為我們的性文化里,把生育當(dāng)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dāng)純潔,把愚昧當(dāng)?shù)滦?,把偏見?dāng)原則。”?

==========


人是一樣的,對幸福的愿望一樣,對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樣,只是她生在這兒,這么活著,我來到那兒,那么活著,都是偶然。萬物流變,千百萬年,誰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當(dāng)中,采訪是什么?采訪是生命間的往來,認(rèn)識自己越深,認(rèn)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席鳴?

==========


心:“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


起,她說:“阿甘是看見了什么,就走過去。別的人,是看見一個目標(biāo),先訂一個作戰(zhàn)計劃,然后匍匐前進(jìn),往左閃,往右躲,再弄個掩體……一輩子就看他閃轉(zhuǎn)騰挪活得那叫一個花哨,最后哪兒也沒到達(dá)?!?

==========

一九四六年,胡適在北大的演講中說:“你們要爭獨立,不要爭自由?!?我初看不明白。 他解釋:“你們說要爭自由,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你們自己的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要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 戶,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


我等了一秒鐘,猜到她已經(jīng)切到了空無一人的會議室,就用這個畫面說開場白:“子路問孔子,您從政的話,第一件事是什么?孔子說,必也正名乎。這句話用現(xiàn)代的話說,就是對權(quán)利的界定要有清晰的認(rèn)定。這些空無一人的桌椅,其實就是憲法賦予代表的知情、參與、表達(dá)、監(jiān)督的權(quán)利。” 播完之后,我遇到申勇,他說:“第一次感到這 個空蕩蕩的會議室這么莊嚴(yán)?!?

==========

寫,“許 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2853-54 ?| Added on Sunday, 25 October 20 12:19:00 GMT+08:00

她說:“但這樣慢慢會變成你本來反對的人?!?

==========

道:“不要因為一樣?xùn)|西死去就神話它?!?

==========

我有點理解了Ann的想法——一個世界如果只按強(qiáng)弱黑白兩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個立方體,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狀存在。?

==========


有觀眾看了這個節(jié)目,在我博客里留言:“那你說說,什么是探尋?” 底下有另一位觀眾替我寫了個答案:“保持對不同論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探尋就是要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滅、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的附庸?;蛘哒f,煽動各種偏見的互毆,從而取得平衡,這是我所理解的‘探尋’。”?

==========

錢老師回信說:“追求真相的人,不要被任何東西脅迫,包括民意。我們要站在二〇一二、二〇二二,甚至更遠(yuǎn)的地方來看我們自己?!毙诺淖詈螅?說:“不要太愛惜你的羽毛?!蔽颐靼姿囊馑?,做調(diào)查記者最容易戴上“正義”、“良知”、“為民請命”的帽子,這里面有虛榮心,也有真誠,但確是記者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F(xiàn)在如果要把帽子摘下,有風(fēng)雨時也許無可蔽頭。?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2966-70 ?| Added on Sunday, 25 October 20 12:52:17 GMT+08:00

轉(zhuǎn)變看上去突兀,但在最初面對大量反對聲音 時,晃動其實已經(jīng)開始,人往往出自防衛(wèi)才把立場踩得像水泥一樣硬實,如果不是質(zhì)問,只是疑問,猶豫一下,空氣進(jìn)去,水進(jìn)去,他兩個腳就不會粘固其中。思想的本質(zhì)是不安,一個人一旦左右搖擺,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現(xiàn)了,自會剝離掉泥土露出來。 采訪不用來評判,只用來了解;不用來改造世界,只用來認(rèn)識世界。記者的道德,是讓人“明白”。?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3011-13 ?| Added on Sunday, 25 October 20 12:58:35 GMT+08:00

我想起問過Ann如果你認(rèn)為安娜的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方式,那什么是? Ann說:“Doing the right thing is the best defence?!薄獪?zhǔn)確是最好的防御。 無論如何自制,人的情緒是根除不了的,有時松,有時緊,永遠(yuǎn)永遠(yuǎn)。我讓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3020-25 ?| Added on Sunday, 25 October 20 13:02:55 GMT+08:00

聽:“如果你用悲情賄賂過讀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悅過自己,我猜想柴靜老師做節(jié)目、寫博客時,常是熱淚盈眶的。得誠實地說,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礎(chǔ)是自我感動。自我感動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癮。對它的自覺抵制,便尤為可貴:每一條細(xì)微的新聞背后,都隱藏一條冗長的邏 醒自己:絕不能走到這條邏輯鏈的半山腰就號啕大哭。” 他寫道:“準(zhǔn)確是這一工種最重要的手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zhǔn)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淚交加中?!?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3045-46 ?| Added on Sunday, 25 October 20 13:04:59 GMT+08:00

寫:“是的,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為代價,但那是出于生存。只有我們?nèi)祟?,是出于娛樂?!?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3098 ?| Added on Sunday, 25 October 20 13:09:16 GMT+08:00

本日記,埋頭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3119-20 ?| Added on Sunday, 25 October 20 13:14:51 GMT+08:00

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霍爾姆斯說:“法律不是一個道德或是倫理問題。它的作用是制定規(guī)則,規(guī)則的意義不在于告訴社會成員如何生活,而是告訴他們,在規(guī)則遭到破壞時,他們可以預(yù)期到會得到什么?!?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4394-96 ?| Added on Saturday, 31 October 20 12:28:50 GMT+08:00

魚……人類只是個概念,一代一代人都是相似的生活,這輩子決定你悲歡的就是你身邊的幾個人。 叮叮叮。 那陣子誰跟我說什么大的社會話題,我都不想聽,說:“一萬個口號都比不上親人睡不著的一個晚 上?!?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5143-69 ?| Added on Tuesday, 3 November 20 12:14:35 GMT+08:00

己:“我自問我為什么心里總是這么急呢,做節(jié)目的時候急,沒節(jié)目做也急,不被理解急,理解了之后也急,改變不了別人急,改變了也急。為什么我心里,總有那么多的放不下,那么多的焦慮呢?” 我問過盧安克:“你寫過,中國農(nóng)村和城市的人,都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太著急了。怎么叫‘太著急了’?” 盧安克說:“來不及打好基礎(chǔ),就要看見成果?!?我說:“會有人覺得那就太漫長了”——那人就是我,那人就是我。 他說:“小學(xué)老師教了一批一批,都看不到自己的成果。” 在采訪他的時候,他說過:“如果想改變中國的現(xiàn)狀,然后帶著這個目的,做我做的事情,那我不用做了。幸好我不是這樣的,我不想改變,我沒有這個壓力。” 我當(dāng)時一驚,擔(dān)心他墜入虛無:“如果不是為了改變,那我們做什么?” “當(dāng)然會發(fā)生改變,改變自會發(fā)生,但這不是我 的目的,也不是我的責(zé)任,不是壓在我肩膀上的。” “改變不是目的?”我喃喃自語。 “它壓著太重了,也做不到?!彼f,“但你不這么想的時候,它會自己發(fā)生?!甭犓f話,內(nèi)心長久砌起來的磚石一塊塊土崩瓦解——不是被禪悟式的玄妙一掌推翻,是被嚴(yán)整的邏輯體系,一步步,一塊塊,卸除的過程。 我問:“你原來也有過那種著急的要改變的狀態(tài),怎么就變了,就不那樣了?” “慢慢理解為什么是這個樣子,理解了就覺得當(dāng)然是這樣了?!?“你對現(xiàn)實完全沒有憤怒?” “沒有?!?“你知道還會有一種危險是,當(dāng)我們徹底地理解了現(xiàn)實的合理性,很多人就放棄了。”這是我的困惑。 “那可能還是因為想到自己要改變,所以沒辦法了,碰到障礙了,就放棄了。我也改變不了,但也不用改變,它還是會變?!?“那我們做什么呢?”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這期節(jié)目后的留言里,有一種共同的情緒,盧安克給人的,不是感動,不是那種會掉眼淚的感動,他讓你呆坐在夜里,想“我現(xiàn)在過的這是什么樣的生活”。 有天中午在江蘇靖江,飯桌上,大家說到盧安克,坐在我旁邊的一個人也很觸動,但他說:“這樣的人絕不能多?!?“為什么?” 他看上去有點茫然:“會引起很多的矛盾……他在顛覆。” 這奇怪的話,我是理解的。他指的是一旦了解了 盧安克,就會引起人內(nèi)心的沖突,人們不由自主地要思考,對很多固若金湯的常識和價值觀產(chǎn)生疑問。盧安克并不是要打翻什么,他只是掀開生活的石板,讓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 我問過盧安克:“你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5342-52 ?| Added on Wednesday, 4 November 20 14:19:39 GMT+08:00

這也是當(dāng)下的中國人最強(qiáng)烈的感受。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期,傳統(tǒng)的家族,集體斷了,新的又沒有建立起來,空虛只會導(dǎo)致消費和破壞,只有當(dāng)人們能感到創(chuàng)建自己世界的滿足,不會與別人去比較,不會因為錢,因為外界的壓力感到被拋棄,這才是真正的歸屬。 在通信中,我們曾談到,“創(chuàng)作”這個詞現(xiàn)在常常被當(dāng)成是一種“手段”——用來吸引孩子學(xué)習(xí)更多的手段,或者一種學(xué)習(xí)之外的調(diào)節(jié)。好像生活中總有一個偉大莊嚴(yán)的目的,一切都為這個目的服務(wù)。這個 目的是什么呢?為了服務(wù)于一種意志吧,當(dāng)這個意志讓你去改造世界時,你要具有改造需要的知識。而創(chuàng)作在盧安克不是手段,就是歸屬本身。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是通過行動得到感受,從感受中才慢慢反思,反思又再指導(dǎo)行動的,所以他說,說話是沒有用的,讓他們一起進(jìn)入,共同完成那個“強(qiáng)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的故事,感受會像淋雨一樣浸透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里緩緩滋養(yǎng)。 紀(jì)律可以帶來秩序,但卻是被動的,只有一個人歸屬于一件事,一群人,一個社會,才會有認(rèn)同和發(fā)自內(nèi)心去照顧它的愿望。?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5568-94 ?| Added on Wednesday, 4 November 20 14:56:37 GMT+08:00

柏大夫發(fā)完短信后不久,我也收到宋的短信:“我看了藥家鑫這期節(jié)目?!敝淮艘痪洹?我未及細(xì)問,一年以后,才想起此事,短信問他:“你當(dāng)時為什么感觸?” 他回:“他平時不是一個壞人?!?我有點不解:“你怎么知道他壞不壞?我采訪了半天,我都不敢下結(jié)論?!?“姐,”宋寫,“我問你,你采訪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傷害過什么沒有?” “那倒沒有,他媽說,他喜歡動物,不許她媽教訓(xùn)狗,狗死了難過了很久,如果看到家里殺活魚,他害怕,這頓飯就躲開不吃了。這些信息我們節(jié)目都沒用,不知道真不真實,你相信么?” 他沒回答相信不相信,直接答:“他會覺得動物很可憐,是因為動物不會傷害他?!?我說:“一個有同情心的人會去殺人嗎?” 短信斷斷續(xù)續(xù),過一會兒才來:“他逃避責(zé)任或者害怕吧,不成熟,不知道怎么向家里交代。也不知 道以后這個事會給他帶來多少累贅,怕承擔(dān)?!?“怕承擔(dān)的自私可能不少人都有,但他這么做太極端了吧?” 他又停了一大會兒,才寫了兩個字:“無奈?!?“什么意思?” “他心里有憤怒,”他寫,“所以他覺得,我不讓你張嘴?!?我聽著心里一凜;“他是在模仿傷害他的人么?” “不是?!彼f得很堅決。 又停頓了一下。他說:“他在逼自己。” 他的話像是雨點越下越大,打在篷布上,我站在底下能感覺到震顫,但沒有切膚之感,我接觸不到那個雨,但隱隱覺得這句話里有某種我感覺到但沒法說清楚的東西,只能問他“什么意思”,他干脆打電話來了:“路上太冷,發(fā)短信折騰得很,我在路上走呢,這樣說痛快點,你想問什么就問吧?!?我說:“你認(rèn)為他憑什么要加害一個已經(jīng)被他傷害的人呢?” “他下車的時候并沒有拿出刀來對嗎?他是看到她在記他的車牌號……” “這個動作怎么了?” “這個動作在他看來是故意,”他聽出我想打斷他,“我知道,她當(dāng)然是無辜的。但是現(xiàn)在是在問我,藥家鑫會怎么想,我是在試著告訴你他的想法?!?我閉嘴:“好,你說?!?他沒有用“可能”“或許”這樣的推斷詞語,直接說:“他覺得,你記住了車牌號,我爸媽知道了,就饒不了我,這對他是天大的事?!?“出個車禍怎么算天大的事?”我有忍不住了。 “可能對你來說不是,”他一字一句地說,“這對他來說就是天大的事?!?一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5678-84 ?| Added on Wednesday, 4 November 20 15:08:46 GMT+08:00

上世紀(jì)三十年代,吳經(jīng)熊曾是上海特區(qū)法院的院長,簽署過不少死刑判決。他在自傳中寫道:“我當(dāng)法官時,常認(rèn)真地履行我的職責(zé),實際上我也是如此做的。但在我內(nèi)心深處,潛伏著這么一種意識:我只是在人生的舞臺上扮演著一個法官的角色。每當(dāng)我判一個人死刑,都秘密地向他的靈魂祈求,要他原諒我這么做,我判他的刑只因為這是我的角色,而非因為 這是我的意愿。我覺得像彼拉多一樣,并且希望洗干凈我的手,免得沾上人的血,盡管他也許有罪。唯有完人才夠資格向罪人扔石頭,但是,完人是沒有的?!?在這段話邊上,學(xué)生時代的何帆給的批注是:“偽善。” 如今,他拿出筆,劃去那兩個字,在旁邊寫上:“人性?!?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5785-86 ?| Added on Wednesday, 4 November 20 15:22:37 GMT+08:00

說:“不光是簡單,不光是家長,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訴別人應(yīng)該怎么樣,這就是錯的方式。我就錯了這么多年?!?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5839-41 ?| Added on Wednesday, 4 November 20 15:30:05 GMT+08:00

批評別人的時候,引過顧準(zhǔn)的話“所謂專制,就是堅信自己是不會錯的想法”,這會兒像冰水注頭 ——天天批評專制,原來我也是專制化身。?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5849-51 ?| Added on Wednesday, 4 November 20 15:32:02 GMT+08:00

日后工作上學(xué),換了不少地方,去哪兒都是拎箱子就走,不動感情,覺得那樣脆弱,認(rèn)為獨立就是脫離集體,不依不附。親近的人之間,一旦觸及自尊心 就會尖銳起來,絕不低頭。我做宋的那期節(jié)目,多多少少是投射自己的青春期。?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5884-85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06:57:53 GMT+08:00

理解。每個人都是各種關(guān)系里的存在,痛苦是因為被僵住了,固定在當(dāng)?shù)?,轉(zhuǎn)不到別人的角度去體會別人的無助。?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6183-90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08:19:14 GMT+08:00

么好。旁邊有位選手穿了件大紅裙,湊耳過來說:“越配合,完得越早?!?我笑,覺得有理,混一混,等會兒就結(jié)束了。包里裝著北大徐泓老師整理的陳虻生前講課的紀(jì)錄,正好翻翻看,有的話以前沒聽過,有的聽了沒聽進(jìn)去,有些聽進(jìn)去了沒聽明白,有一句我以前沒注意,這當(dāng)口看見刺我一下:“你必須退讓的時候,就必須退讓。但在你必須選擇機(jī)會前進(jìn)的時候,必須前進(jìn)。這是一種火候的拿捏,需要對自己的終極目標(biāo)非常清醒,非常冷靜,對支撐這種目標(biāo)的理念非常清醒,非 常冷靜。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兒,退到一環(huán),甚至脫靶都沒有關(guān)系。環(huán)境需要你脫靶的時候,你可以脫靶,這就是運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標(biāo)。那是墮落。” “不要墮落。”他說。 我以為我失去了他,但是沒有。?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6213-17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08:24:30 GMT+08:00

“一個國家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gòu)成,它由這些人 創(chuàng)造并且決定,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為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捍衛(wèi)自己憲法權(quán)利的人,能夠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我回身指了指背景板上這幾個字,“只有一個國家擁有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才能說我們?yōu)樽鎳湴?。只有一個國家能夠珍重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才能說,我們有信心讓明天更好?!?

==========

看見 (柴靜)

- Highlight Loc. 6272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08:27:51 GMT+08:00

制作軟件 EpubSTAR Pro 2.6.2.30120?

==========


- Highlight Loc. 575-83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18:58:37 GMT+08:00

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慮、交織著絕望、希望和挑戰(zhàn)的時期。但為什么所有人都說青春美好呢?那是他們在回憶時下的定義。悲傷的時候,即使有太陽也覺得天昏地暗;開心的時候,即使下著大雨也恨不得出去裸奔。這種自在隨意,到了中年就不可以了,但或許到了老年又可以了,我還沒經(jīng)歷過。 史鐵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大哥,2010年12月31號,離他的六十歲生日還有幾天,他走了。 他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四肢健全的時候,抱怨周圍環(huán)境如何糟糕,突然癱瘓了。坐在輪椅上,懷念當(dāng)初可以行走、可以奔跑的日子,才知道那時候多么陽光燦爛。又過幾年,坐也坐不踏實了,出現(xiàn)褥瘡和其他問題,懷念前兩年可以安穩(wěn)坐著的時光,風(fēng)清日朗。又過幾年,得了尿毒癥,這時覺得褥瘡也還算好的。開始不斷地透析了,一天當(dāng)中沒有痛苦的時間越來越少,才知道尿毒癥初期也不是那么糟糕。 所以他說,生命中永遠(yuǎn)有一個“更”,為什么不去珍惜現(xiàn)在呢?

==========


- Highlight Loc. 614-15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19:08:21 GMT+08:00

不可替代性來自哪里?來自獨立的人格和獨特的思維方式。 當(dāng)然,永遠(yuǎn)別忘了安靜地做好眼前的事。

==========


- Highlight Loc. 601-12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19:09:50 GMT+08:00

,我不僅要看他的“抗打擊能力”,也要看他的“抗表揚能力”。有相當(dāng)多的人,沒有折在挫敗上,卻折在了一兩次的成功上。成功讓人飄飄然,忘乎所以,原本應(yīng)有的上升空間,就這么被堵住了。 大學(xué)期間另一件重要的事,是一定要學(xué)會用自己的頭腦思維,而不是人云亦云。你們會發(fā)現(xiàn),剛剛進(jìn)入大學(xué)的時候,同學(xué)之間幾乎沒有差別,而四年以后,彼此差異卻很大。是什么造就了這些差異呢? 首先是專業(yè)的設(shè)置。不同的專業(yè)與其說教給你們不同領(lǐng)域的知識,不如說是讓你們學(xué)會用各自專業(yè)的角度去觀察世界。比如我自己,在大學(xué)學(xué)業(yè)結(jié)束后,開始用新聞人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法律系的同學(xué)有法律人的視角,理工科的同學(xué)有理工科的思維。 除了專業(yè)角度不同,還有一點使自己有別于他人的,是你的獨立思考能力。一個人的價值和社會地位,跟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你是創(chuàng)造者,還是跟隨者?這往往決定了未來你的前進(jìn)速度和能夠到達(dá)的高度。 為什么有的人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甚至?xí)猩kU,收入還很低,比爾·蓋茨整天飛來飛去、看起來優(yōu)哉游哉,卻那么富有呢?因為前者的工作隨時可以被取代,任何人經(jīng)過短期培訓(xùn)都能做到,而世界上只有一個比爾·蓋茨。

==========


- Highlight Loc. 641-43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19:12:32 GMT+08:00

反過來說,只有接受平淡,才有可能不平淡。如果總是試圖對抗平淡,你注定平庸,相信嗎?因為生活不會給你那么多的機(jī)會,所有的不平淡,都是在忍耐了足夠多的平淡之后誕生的。 活得認(rèn)真才好玩兒

==========


- Highlight Loc. 674-76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19:23:24 GMT+08:00

但中間這個詞是最重要的,有了“感觸”不能立即“表達(dá)”,而是要去“追尋”—經(jīng)歷了足夠漫長的“追尋”,等到一切成熟了,才會有完美的“表達(dá)”。

==========


- Highlight Loc. 677-78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19:24:25 GMT+08:00

而我的感慨來自當(dāng)下這個時代: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感觸完了就表達(dá),誰還會追尋???

==========


- Highlight Loc. 701-7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19:30:00 GMT+08:00

當(dāng)你們將來走向社會的時候,面對一切變動和未知,請用“好奇”而不是“恐懼”去面對。推動人類進(jìn)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實就是好奇。我看到所有偉大的創(chuàng)造者,眼神中都寫著一種巨大的好奇。而那些習(xí)慣于抱怨的人,早已失去了等待的耐心。 老天爺?shù)拇_不會永遠(yuǎn)給你好的。你能做的就是磨練好自己,做好準(zhǔn)備。是不是都準(zhǔn)備好了,機(jī)會就一定來敲門?不一定。但是請放心,它遲早會來,而且不止一次。千萬不要等到“準(zhǔn)備好”才去開門,那時候好運可能已和你的鄰居相談甚歡了。 要學(xué)會等待,但不是消極的等待,而是懷著一種好奇心去等待。我看到很多年輕人,面對變革時,往往很恐懼,很擔(dān)心,覺得不變最好。如果不變,你是利益的獲得者嗎?不一定。

==========


- Highlight Loc. 711-12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19:31:46 GMT+08:00

相當(dāng)多的時候,“堅持就是失敗”,因為堅持往往意味著你不好奇了,不從中享受樂趣了。為了堅持而堅持,怎么可能帶來勝利呢?

==========

- Highlight Loc. 778-81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19:44:58 GMT+08:00

詩代表著閱讀的另外一種品質(zhì)。讀書進(jìn)入到第二個階段,一定會有這樣一個變化,你慢慢知道什么樣的語言是好的,也想要嘗試去寫。過去是世界為你打開,你只是好奇地去了解。到了詩歌這個階段,你的心情開始跟它碰撞,它替你釋放,替你表達(dá),同時也在塑造著你。

==========


- Highlight Loc. 788-91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19:50:17 GMT+08:00

生命不能只看到外在有用的東西,也要學(xué)會汲取很多無用的東西,無用為大用。古人說,“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比松荒芨砂?。如果把自己活成了壓縮餅干,幾天可以,時間長了受得了嗎?問問自己能堅持多久?還是需要有另外的滋養(yǎng)。

==========)

- Highlight Loc. 821-22 ?| Added on Thursday, 5 November 20 19:58:00 GMT+08:00

我們都知道有句古話叫“哀莫大于心死”,聶紺弩老先生卻寫過另外一句話,“哀莫大于心不死”。這里有更深邃的含義,不到一定的歲數(shù)是不明白的。

==========


- Highlight Loc. 885-87 ?| Added on Friday, 6 November 20 06:58:09 GMT+08:00

更何況,在薦書成為一種時尚的背后,也隱藏著這個時代的病。一切都功利地求快,希望有那么幾本書,讀了就快速地讓自己脫胎換骨。?

==========


- Highlight Loc. 916-17 ?| Added on Friday, 6 November 20 07:12:33 GMT+08:00

什么是“古典精神”呢?概括來說,第一是那種現(xiàn)代生活所不具備的田園般的純凈;第二是人性,最本質(zhì)的人性。

==========


子小姐曾說對于人來說有兩個系統(tǒng)和兩個屬性,分別是創(chuàng)造者和探求者,使用者和破壞者。

==========


遺書是為什么呢。沒有遺書的話,人是不會自行尋死的。 所謂遺書,極端講來就是一種留戀。對于不認(rèn)為死是好事的人來說在無論如何只有死一途可行之時,作為其理由所存留下來的,就是遺書。 沒有遺書的自殺。 沒有寫遺書的必要。換句話說是對這個世界沒有意見,想要干干凈凈的消失。這樣才是完全的自殺。在所謂的完全自殺之中遺書什么的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就連死本身在我想來也 不是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的東西。

==========

以為所謂沖動,并非是如同感想這般從自身內(nèi)側(cè)所制造出的東西,而是從外側(cè)襲來的東西。 縱然本人有意去拒絕,卻仍會突然襲來的如暴力般的認(rèn)識。我們通常稱之為沖動。那么,俯瞰的視界所招致的暴力又是什么呢——— “那是,遙遠(yuǎn)。過于廣闊的視界,與所居住的世界間會產(chǎn)生明顯的隔閡。人類只有對緊緊圍繞著自身的事物感到安心。無論以多么精巧的地圖來說明存在于此這個事實,到底不過是個知識罷了。對于我們來說,所謂世界只不過是能夠用身體來感覺到一個范圍。如果我們不去親身站在大腦所認(rèn)識的地球、國家或城市的接合點上的話,也就無法對于那個接合點產(chǎn)生實感。而且在實際上,這種認(rèn)識方式并沒有錯。 然而一旦面對過于廣闊的視界的話,這種認(rèn)識就會出現(xiàn)差異。自己的身體所能夠感受到的方圓十米的空間,與自己俯視到的方圓十公里的空間。究竟哪一個是自己所居住的世界,更能給人以實感的是前者。 看吧,這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矛盾了吧。比起自己所能夠體感到狹小世界,自己看到的廣闊世界理應(yīng)更能給予人‘所居住的世界’這個認(rèn)識。但是,實際上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自己處于這個廣闊世界之中的實感


為什么呢。那是因為實感總是以從自身周圍取得的情報為優(yōu)先而產(chǎn)生的東西。在這里作為知識的理性與作為經(jīng)驗的實感相互摩擦,很快便造成磨損,意識也便開始出現(xiàn)混亂。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這個事件之后,時常有個問題會困擾著我:真實的界限到底是怎樣的?有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界定?該拿什么去衡量呢?我始終記得他在我錄音筆里留下的最后一句話:“好想再看看藍(lán)天。


石頭那漫長的生命,在人類看來,幾乎沒有盡頭


不是什么感覺,而是感覺的確存在。感覺這個東西很奇妙,當(dāng)你被其他感官所帶來的信息淹沒的時候,你體會不到感覺的存在,至少是不明顯。感覺其實就像浮在體表一層薄薄的霧氣。每當(dāng)接觸一個新的人物或者新的事物的時候,感覺會像觸角一樣去探索——然后最直接的反饋給自己信息。想起來有時候面對陌生人,很容易一開始就給對方一個標(biāo)簽,如果那個標(biāo)簽是很糟糕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到態(tài)度,而且持續(xù)很久,這就是感覺造成的印象。每當(dāng)留意一個人的時候,感覺的觸角會先出動——哪怕只是一個陌生的路人。你有沒有過這種情況?面對陌生人微笑或者不再留意?那就是由感覺造成的。直接造成的。當(dāng)然了,對方也在用感覺觸角試探你,相互的。事實上自我封閉到48小時后,我就會一直玩味感覺的存在,還有驚奇加好奇。因為,感覺已經(jīng)平時被色、香、味等等等等壓制的太久了,我覺得畢竟這是一個龐雜到迷亂的世界,能清晰的意識到感覺的存在很不容易——或者說,很容易?只是很少有人愿意去做?!?/p>


他愣了一下才從對蘋果的思念里回過神來:“然后?哦然后是一種找回自己的感覺,沒有因為那些天的神游而打算放棄肉體,而是堅定的統(tǒng)馭肉體。那是真實到讓我做什么都很踏實的感覺。是統(tǒng)一的,是清晰的。我覺得,被放逐的精神找回來了?!蹦翘旎丶业臅r候,我特地買了幾個蘋果,我把其中一個在桌子上擺了很久。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她掐了煙笑了:“如果你帶著自我意識去看,根據(jù)我前面說的,你看到的其實是你自己,對吧?。你想過沒有?真正要做的,不是什么都放棄了,不是無任何態(tài)度去看,那不是超脫,那是淡漠了,就是俗話說的:沒人味了,那種狀態(tài)根本看不到,頂多目中無人而已,差得遠(yuǎn)了?!蔽遥骸翱墒悄阏f了半天,到底是怎么能看到呢?”她得意的笑了:“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風(fēng)的眼睛去看風(fēng),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蔽艺J(rèn)真的聽著,傻了似得的看著她,但大腦是沸騰的狀態(tài)。最后她又開了句著


名的玩笑:


“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那天走的時候,



讀書筆記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宜城市| 丁青县| 湟中县| 裕民县| 苗栗县| 平阳县| 沁阳市| 于田县| 南城县| 盐源县| 沈阳市| 博湖县| 红桥区| 阳高县| 虹口区| 大竹县| 宣汉县| 西安市| 湘潭市| 鄂托克前旗| 延吉市| 东乌| 大理市| 抚远县| 资中县| 山丹县| 永城市| 遂宁市| 洛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大渡口区| 仪陇县| 加查县| 丹寨县| 济宁市| 扶沟县| 卫辉市| 富源县| 黄石市| 自贡市| 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