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迷影編年 || 2020

2021-01-04 00:00 作者:Dear_Cosmos  | 我要投稿

回顧2020年總有一種空蕩的虛幻感,但是細細想來還是干了不少“實事兒”,相對的花在電影上的時間就少了許多。疫情給全球帶來了未曾料想之變局,而我也正好經(jīng)歷又一個升學階段,歷史與個人命運的交匯往往讓人產(chǎn)生記憶的節(jié)點。我本想跨專業(yè)考去電影學,但最后還是留在了本校本專業(yè),其間的心路歷程大可另辟一篇文章,茲不贅。不知今后還能與電影有幾多緣分。

一、電影展

受疫情影響,被困在家里的我上影節(jié)、北影節(jié)都沒有趕上,直到8月底才回北京,學校封閉管理,很少再跑電影展了。今年適逢費里侯麥的百年誕辰,兩位大師的巡回影展在國內(nèi)長期展開,只可惜回到學校后諸事纏身,被消磨了很大一塊精力,又得時刻提防突如其來的工作通知,很難再在月初興致勃勃地豪爽買票了,12月的侯麥展沒能去看,甚至還出掉了《大路》和《甜蜜的生活》,頭一次這么深切地感受到生活給人的磨損……

資料館的費里尼紀念展

不過慶幸的是,在大銀幕上看到的幾部費里尼作品都讓人十分動容。第一部選擇了費里尼私人性質(zhì)最強的自傳性影片《阿瑪柯德》(Amarcord音譯,直譯為“我記得”,一譯《憶往昔》),走出影院不由得感嘆“真好看”,從第一幕就讓人流連忘返,費里尼作為新現(xiàn)實主義后期的代表人物,用詩意組織起現(xiàn)實點滴,將新現(xiàn)實主義引向更為自由、更為充盈的表達?;貞浀男问奖旧?,就在娓娓道來中兼具了現(xiàn)實的向度,影像是如此真切實在卻又如此情感充溢,讓觀眾自覺地匯入其中,感受不到時間的間隔被抹消——不知不覺中,我們已與片中的人物合一,在群像中經(jīng)歷一次集體回憶,由此也與費里尼的意識相通,共享一處精神原鄉(xiāng)。無數(shù)感人的瞬間,不是催人淚下,而是讓人在離開時,都不忍作別。我想,每一位導演,都應(yīng)該有屬于他自己的“阿瑪柯德”。

《阿瑪柯德》(1973)

第二部是《羅馬風情畫》,費里尼向我們展示了他心目中的這座“狼孩之城”,一種歷史的厚重與新生的野蠻在城中交匯。這種鳥瞰式的全景描寫,讓我想起雨果《巴黎圣母院》中斜出的第三章,是獨立于故事之外的圣母院及巴黎城市的側(cè)寫?!读_馬風情畫》之于費里尼的作品序列可能也是如此,每一幕為了最后的那場戲劇建構(gòu)從不吝嗇鋪墊的時間,也和雨果鋪張洋溢的語辭如出一轍。冗余催生出史詩感,這是一種明顯有別于回憶的講述,它追索的是遠比自己經(jīng)歷過的意大利還要久遠的羅馬——重見天日頃刻間就被風蝕殆盡的地下壁畫,其上方是坐在方尖碑之下彈唱、裸露身體的嬉皮士。40年之后,索倫蒂諾在《絕美之城》里懷念羅馬,而費里尼則已經(jīng)在獨立的一個個場景的幕啟幕落中,告訴觀眾羅馬每天都在重生。?

《羅馬風情畫》(1972)

之后就是期待已久的,久仰大名的《八部半》,老實說,面對晦澀的大師作品我總是有一些膽怯,因為若是缺乏相關(guān)知識的儲備,無法讀解出其中各種符號所指涉的意義、無法理清意識流的行進方向,那么就很難說真正接觸到了這部作品。所幸,這部影片比我想象中的要美妙得多。這其實是一部講述創(chuàng)作焦慮的影片,而神奇的是它又沒有形成套層,仿佛意識作為一種現(xiàn)實又存在于現(xiàn)實之中,所有的奇幻其實都來自于反身性,所有的插敘都被統(tǒng)攝在真實與謊言的不斷反思當中,這種不斷自指非閉合回路才是電影感的全部來源,使得這部電影變得如此“現(xiàn)實主義”。當最終回憶中的所有人物(也就是所有演員本身)紛至沓來,生活與電影再也沒有了分別,創(chuàng)作者也加入了這場盛大的慶典——這是最令人感動的時刻,電影永遠都是1/2的生活,費里尼如是說。

《八部半》(1963)

本來應(yīng)該能把費里尼新現(xiàn)實主義時期的影片都觀摩一遍的,但最后只留下了《卡比利亞之夜》作為收官。在月夜下浪蕩的卡比利亞是如此天真、如此粗魯而又如此可愛、如此堅強,影片的最后一幕令人噙淚:當心如死灰的卡比利亞微笑著用淚眼,望向從不屬于她的熱鬧生活時,我們應(yīng)該感到莫大的悲哀,還是由衷的欣慰呢?這種情感的質(zhì)地是如此厚實、如此真摯,一種屬于新現(xiàn)實主義的感動,悲喜在此刻自然地重又結(jié)合為一體兩面,她的淚漣是百感交集的洪流,淹沒了所有觀眾。影片最后朱麗葉塔眼睛的特寫,拯救了一切不可信的戲劇安排,生活從未這樣圍繞在我們四周。?

《卡比利亞之夜》(1963)

本來12月底若能留在北京,還可以淘換幾張電影票趕一趕侯麥展的末班車,可惜因為疫情原因留不得。不知明年夏天是否還有機會。

二、電影院

2020年對于電影院和電影產(chǎn)業(yè)而言實在是一場始料未及的劫難,長達半年的院線停擺讓無數(shù)從業(yè)人員心焦,也讓觀眾無比期待戲院的銀幕。沒想到在一月份看的三場電影成了之后幾個月都沒能經(jīng)歷的觀影體驗。

《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2019)

2020年的第一部院線電影是來自耄耋之年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新片《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多虧了全國藝聯(lián)的引進。東木老爺子的影片產(chǎn)量與風格都相對穩(wěn)定,有一種沉實的現(xiàn)實主義力量,對情感的經(jīng)營相當耐心,讓觀眾就算是知道情感爆發(fā)點即將來臨,也會心甘情愿地接受與感動(比如《廊橋遺夢》中的門把手)?!独聿榈隆返乃悸菲鋵嵮匾u了前作《薩利機長》,試圖以一種紀錄片的姿態(tài)糾正那些甚囂塵上的白左思想,要求人們留觀全貌,做出實事求是的判斷。如果按紀錄片的拍法,是要呈現(xiàn)一種“真實的爭執(zhí)狀態(tài)”讓觀眾去判斷的,但是故事片自然會幫觀眾選擇好角度介入,因此人物特征化、敘事結(jié)構(gòu)化很明顯,但東木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會讓觀眾懷疑,情感建構(gòu)完成度極高?,F(xiàn)在的人們大都認為永恒正義與真實是不存在的,但東木選擇相信,并一直用電影傳遞著這種信念。

《別告訴她》(2019)

藝聯(lián)引進的另一部奧斯卡頒獎季熱門影片,是美籍華裔女導演王子逸的《別告訴她》,講述對于絕癥患者臨終關(guān)懷上的中美差異。現(xiàn)在華人拍有關(guān)中國國情的電影,總是會遇到一些爭議(很奇怪)。影片總體問題不少,除了情節(jié)設(shè)計功能化之外,還有導演處女作喜歡賣弄才情,搞一些頗為得意的創(chuàng)造但卻十分脫節(jié)不能圓通。但只是設(shè)計痕跡很重,說兜售就有些言重了,至少這些特征細節(jié)還是抓得非常準確的,呈現(xiàn)得很具體,比stereotype深入許多,大部分國人都應(yīng)該是感同身受的。通過移民華裔第二代的闖入視角,對中國家庭觀念受沖擊的當代現(xiàn)狀進行審視還是很有價值的,中國人的謊言最終會發(fā)現(xiàn)不是為家人,也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一種名存實漸亡的紐帶關(guān)系,為了一種代代相傳的“善意”。

《半個喜劇》(2019)

回到老家,院線對市場的反饋是不如一二線城市那么迅速的,所以還能見到不少映期延長的影片,于是陪老媽去看了開心麻花的這部《半個喜劇》??傮w上的影像化嘗試并不是很好,小空間調(diào)度依然是舞臺劇模式,全靠一些細小的鏡頭設(shè)計(眼鏡店)告訴觀眾“知道為什么非得拍電影了吧”,但實際上攝影機始終處于一個十分被動的位置上。劇本這次也不是很奏效,前十分鐘矛盾鋪得非常滿,后面全是為了梳理這一團亂麻,“誤解”這一笑點母題不斷重復但并不貫穿,收線很單一還是老生常談的理想碰壁問題,對生活做了一次非常兇狠的反擊,半個喜劇的另一半是全然憤怒的——將自我與生活進行對立是我不認可的傾向。 另外就是新褲子那里太躁得慌了……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開始,賀歲檔影片悉數(shù)退出,上網(wǎng)課一學期之后,總算是迎來了院線回歸。在一眾為電影行業(yè)局面打頭陣的電影中,藝聯(lián)引進的電影相對而言是壓力比較小的,于是我和朋友選擇了《喬喬的異想世界》作為和電影院重逢的第一部電影。

《喬喬的異想世界》

在預告片中十分引人注目的就是元首的形象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但是電影正片的重心并不在他,而是在jojo身上。視角設(shè)定驅(qū)動敘事,元首作為一個假想朋友只是jojo單方面的思想面影,沒有交流,更談不上獨立的形象,把觀看重心放在他身上難免失望,jojo和兔子之間的聯(lián)系也沒有結(jié)合得很緊密,造成的弧光很別扭。但是這一切僵硬又可以用孩童視角圓過去,實在方便。不得不說,在幻想氣質(zhì)和細節(jié)的把握上面,導演做得很出色,只是最終歷史與苦難還是撕開了童話的包裹,再也裝不回去了,沒能做到舉重若輕。選曲挺好聽的,來看片的前兩天剛剛看完《壁花少年》,所以《喬喬》結(jié)束時熟悉的旋律響起讓我一晃神:原來寶爺?shù)摹癏eroes”還有德語版。

《極速車王》(2019)

既然是重返電影院,那視聽效果這一塊兒還是要安排上的,所以奧斯卡系的《極速車王》比較適合重新讓人體驗到影院觀影的感覺。不論是賽車的轟鳴、追逐的凌厲還是馬特·達蒙與貝爾的演技都是挺過癮的,對比不久前同類題材的《極速風流》而言,這部影片在類型意識上的拓展也是可圈點的。其視野是更廣闊的,囊括了個人、家庭以及社會(公司商戰(zhàn)作為外部框架);其故事結(jié)構(gòu)是垂直的,更多的是縱向的視覺處理(高低層),穿插著人物弧光的交替,盡管最后的煞尾有些突兀;影片本身也試圖在恢復60s好萊塢的文化地位,無形中增添了一些自反性。作為一部賽車片,它更多地談的是人與車的感情,以事業(yè)的獻身精神代替了爭奪榮耀的競爭精神,預示著體育類型的轉(zhuǎn)變方向。?

《八佰》(2019)

從2019年上影節(jié)的驚鴻一瞥,到2020年的正式公映,《八佰》掀起了一次又一次輿論風波,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出來后又掀起了輿論熱潮。我個人從新歷史主義角度出發(fā)去理解這部影片,覺得他對待歷史的態(tài)度上并沒有多大問題(如果這都有問題,劉震云的《溫故一九四二》可稱得上造謠了),只是拋開意識形態(tài)這層不談,影片的完成度也不盡如人意。影片最具有概括性的鏡頭,是攝影機走入上海租界的里弄,在那里京戲、新戲、歌劇、電影一齊上演,而最壯觀的舞臺則是血戰(zhàn)之中的四行倉庫,管虎的野心,是要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國社會盡相描寫。他想從一個個國民個體被喚醒的特寫中,獲得一種全民族抗戰(zhàn)救亡的民族主義情感合力,讓觀眾感受到時勢造就的、必然的情感歷程與迸發(fā)。但由于刪減,由于四行倉庫戰(zhàn)本身的性質(zhì)與撤退的結(jié)尾,也由于管虎的表達欲,使得影片最后的儀式感堆積溢出了內(nèi)容,難免顯得空洞,沒能讓人體會到戰(zhàn)爭帶給人的猝然的覺醒與取舍的決絕,一雙雙從鐵網(wǎng)里伸出的手也就不知所謂了。

《姜子牙》(2020)

國慶節(jié)去了趟杭州與朋友見面(通過層層報備審批),適逢影片在杭州路宣,于是買了《姜子牙》的導演映后交流場?;蛟S是離得比較近,仰著頭看電影會更投入一些,《姜子牙》在立意層面實實在在地觸動到了我,讓我能夠在這樣漏洞百出的敘事鏈條中,認定它觸及到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的深層部分,這可以算國產(chǎn)動畫的一次有益的嘗試。那天的映后交流十分倉促,這讓我的想法沒能從導演那里得到驗證。

國慶檔選擇的另外兩部影片,一個是《一點就到家》,一個是《我和我的家鄉(xiāng)》,都只能說是勉強值回票價。前者的觀影體驗稍微好一些,演員比較出彩,風格上想走埃德加·賴特的視覺喜劇風格,但是還不夠圓熟,煽情部分也有些毀觀感,主旋律拍得有活力很難得,但大概也就是共青團的水平;至于后者,我有些受不了那種過于興奮賣力的表演方式,中間比較難熬,開篇葛大爺演了個裝甲亢的,但后來發(fā)現(xiàn)比他甲亢的多得是。

《掬水月在手》(2020)

作為中文系的學生看到這樣一部關(guān)于葉嘉瑩先生的紀錄片登上院線,自然是要去瞻仰一下的,也算是向耽擱許久仍未翻開的《靈谿詞說正續(xù)編》道個歉。影片算是差強人意,葉老既是世紀老人,又與中國古典文學、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交織,任何一項都可以窮盡心思,但要全都抓住實在無處著手,有些地方實在塞得太滿:字幕一闕,畫面一聯(lián),葉先生陳述一段,還有配樂吟哦一陣,讓人被意象淹沒,無處著眼,想要掬水捧月,時常卻竹籃打水了。有些部分處理得太拙,畫面上的直白呼應(yīng)或可解釋為“賦”,把唱和變?yōu)辇R誦可就太不達意了。影片最后一段,頗有用影像下判詞之意,當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影片的配樂是日本作曲家佐藤聰明,想到老師偶然提起過一次,漢語唐音其實在日語發(fā)音里保留了一部分,曲調(diào)哀轉(zhuǎn)低回,人聲吟唱部分高亢而飽滿,片尾字幕視之,題為《秋興》組曲。

《海獸之子》(2019)

11月中旬恰逢朋友來京面基,于是把《海獸之子》提上日程。對于既不了解細田守監(jiān)督風格,也沒有看過五十嵐大介原作的我來說,觀影過程就是一個純粹領(lǐng)略作畫魅力的審美消費過程了。這應(yīng)該是我迄今為止看到的最大篇幅的關(guān)于龐大神秘印象的具象化。全片的重點都在于那個似乎是人類自古以來的、根植本能的神秘思緒:人體與宇宙的同構(gòu)關(guān)系,將最深邃的兩個謎:宇宙和生命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如此龐大的主題,用了如此宏博的畫面,勢必會擠壓敘事的空間,導致主題先行的漂浮游離,故事密度不足以支撐表意,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就迅速縮減,仿佛只為到達“祭典”,功能性過強了。全片只有那一部分是致密的,其他部分都有些虛弱,無法承載主題。結(jié)構(gòu)行進比較類似的《企鵝公路》做得就好得多,不過本片的觀影體驗確實是絕無僅有的。 聯(lián)想到一些展現(xiàn)相同主題的片段,湯淺的《心理游戲》,薩弗迪兄弟的《原鉆》。

《一秒鐘》(2019)

另一部萬眾期待的電影也終于在年末和觀眾重聚大銀幕,被稱為是張藝謀獻給電影的情書的《一秒鐘》。但是經(jīng)歷了技術(shù)調(diào)整之后,影片略去了一個重要的情節(jié)點,對電影表達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和預想的有出入,以為是一部迷影電影,但其實電影并不是主角,而只是一個將眾人物聯(lián)系起來的場景,作為劇作的功能性場地存在——張藝謀想拍的是與電影有關(guān)的“記憶”,是那段生活,而不是電影作為藝術(shù)、作為審美、作為它本身。但因為這段記憶本身的敏感性,宣發(fā)選擇了避重就輕;“技術(shù)調(diào)整”則隱去了主角的重要動機,三個重要人物之間的命運因此缺乏共通性,使得觀眾只能隱約察覺到真正的主題??傊@部電影如今沒能以它本真的面目呈現(xiàn)給觀眾,與這部電影和張藝謀的職業(yè)生涯,以及人們對電影的態(tài)度,倒是形成了耐人尋味的互文。

映后談,張譯與劉浩存

由于票房不是特別理想,影片上映一周后,張譯老師自費組織了一場觀影,當然首先他是想請自己的親朋一起看一場電影,但因為一些原因擱置了,順便又請到了一些媒體人希望能再多宣傳宣傳。我有幸拿到了一個朋友為我爭取到的名額,和許多電影圈的人一起又看了一遍《一秒鐘》。映后談時間,張譯希望大家積極發(fā)言,但是不少人很害怕點到自己,怕說不出來(也太真實了),起來說的有徐崢、陳思誠、郭帆,還有那英(她說很喜歡劉浩存唱的片尾曲),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人,一位是演員陶虹,她說膠片時代的演員與現(xiàn)在的演員在鏡頭前表演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因為膠片就是成本,就是錢啊,所以NG是肉眼可見的浪費,“我們片場常常聽到一句話,‘你這可就夠一條的了啊’,就告訴你必須得好好演”,那個時代的演員自己心里有一桿用膠片組成的標尺,衡量著自己的表演;另一位是刁亦男導演,他說這部電影是一個很高級的“喜劇”,因為片中所有人都在追尋一個虛幻的東西而不自知,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東西是很悲哀的,但誰說情書一定得是興高采烈的呢,只要感情真摯,這就是一封能打動對方的情書?!襟w提問時間,我已經(jīng)漸漸習慣不會被選中了,如果被抽到的話,我想問的是:對于張藝謀導演而言,電影是一種集體觀影的文化記憶,那么對于張譯老師和浩存而言,電影在你的記憶中是什么樣的呢?

《神奇女俠1984》新浪觀影團

年底的最后一部院線電影給了《神奇女俠1984》,因為是朋友弄到的名額,白嫖誰不喜歡呢?順便和群友面基,也能讓我這個宅男在北京多走動走動——結(jié)果確實走動了,這片子的觀影活動北京組織了不少,結(jié)果我去錯了,得從石景山區(qū)的萬達往朝陽區(qū)的英皇跑,還好時間留得夠多(扶額)??搭A告很期待電影和電視的媒介互動,它做到了,因為節(jié)奏完全是“肥皂劇”式的,視聽信息傳達效率之低實在是讓人難以相信這部電影的投資,以至于看到文戲就想快進。戲劇意義和戲劇動作不匹配,只有靠配樂硬撐(芭芭拉痛扁小混混完成蛻變,可怎么也拍不出高大感);表現(xiàn)社會危機就是背景一群人不斷亂跑,最后居然是靠嘴炮強行救世,還有不少剪輯失誤。DC想往漫威的節(jié)奏靠,但總有一種昭告大家我在逗你玩的板正感,就像神奇女俠一開始和那個黑人小女孩眨眼,居然還用了兩次正反打——總之是很辛苦的一次院線體驗,不愧是1984。 但是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畢竟是白看,能和朋友見上一面是極好的。

三、電影論

之前也提到了,2020年是升學考研的一年,我本來是想跨考到中國電影資料館的電影學學碩的,方向最好是西方電影研究或者電影美學理論,于是一邊應(yīng)付好最后一學期的學分,一邊很緩慢地開始看參考書,實際上現(xiàn)在想來已經(jīng)是有些來不及了,不知道自己哪里來的自信。因為是跨考,我就沒有想過保研的可能了,就老老實實讀書備考就成。

結(jié)果9月中旬的時候,輔導員老師在微信上問我,為什么沒有去報名保研,她看了我的綜排,覺得我有機會該去試一試——我這個時候才知道自己原來有機會試試的,我以為自己第二年第三年成績挺拉胯的,就沒有想過?,F(xiàn)在本來是一條道走到黑的情況,我得面對一個橫生的岔道口了,而且留給我考慮的時間也不多了。最后我還是本著不浪費機會的想法去試了一試,真的很幸運,因為疫情的原因,保研名額放寬了,綜排在我前面的一位同學選擇出國,于是我擠到了最后一個名額。面試的那幾天真的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心靈是多么脆弱,一方面抗壓能力不夠,一方面沒有冒險的魄力,從一開始的堅定信念,變得害怕失敗,越來越想把握住這個本來要溜走的機會,還有就是自己的惰性,有了保研的希望,我就越來越不能面對自己再回去背政治和英語了。所以拿到名額之后,我也絲毫沒有精力再去申請其他學校了,自己之前也從來沒有了解過(考研與保研是兩種升學渠道,都需要扎實的工作),于是就選擇了留本校本專業(yè)?!蛟S我的人生就此改變了,不過好在我的專業(yè)也可以在電影領(lǐng)域有所發(fā)揮,不存在要舍去興趣的情況,只是說以后的重心得稍微移一移了。

《好萊塢類型電影》【美】托馬斯·莎茨 著,馮欣 譯

假期期間除去北電的兩冊小灰本電影史之外,還讀完了《好萊塢類型電影》,對“類型電影”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類型”(Genre)是一種電影批評策略,是結(jié)構(gòu)主義在電影批評上的一種應(yīng)用,書中導言部分也提到了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很自然地類比過來,每一個類型就是一種語言結(jié)構(gòu),而每一部類型影片就相當于是在語言結(jié)構(gòu)下活動的具體言語行為,由此切入,仔細分析內(nèi)容與形式之間的相互作用,并引入人類學觀點下的“神話”,以及類型商業(yè)運作的社會學背景。但是這一套標準的方法論只有針對工業(yè)屬性完整的“古典好萊塢”才有效力,作者基本上沒有探討新好萊塢之后的影片,類型方法的運作隨著大制片廠制度消亡了。不過作者還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透過類型程式看文化現(xiàn)象并對接社會學的路徑,學會之后對商業(yè)影片會多一層自覺,類型學和類型本身一樣,也在經(jīng)歷著古典與解構(gòu)的循環(huán)。

《電影的本性》【德】克拉考爾 著,邵牧君 譯

之后回到學校備考,準備按照招生簡章中的參考書目挨著看下來,第一本是德國電影理論家克拉考爾的《電影的本性——物質(zhì)現(xiàn)實的復原》,標題即宣言。這是一部專注于回答電影感/電影化(cinematic)為何的本體論,其思想背景是宗教信仰成為廢墟、科學技術(shù)充塞四周的時代,是意識形態(tài)空虛、物質(zhì)現(xiàn)實富足的時代,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學與胡塞爾的還原法的時代,是普魯斯特、喬伊斯、伍爾夫的時代——電影無疑是現(xiàn)代性的??死紶枏募夹g(shù)本體出發(fā),將電影視作照相術(shù)這一獨特藝術(shù)的完成式,它與物質(zhì)現(xiàn)實有著天然的親緣性(現(xiàn)實性、偶見性、無限性、多義性),而一切“舞臺化”(構(gòu)成一個有目的的整體)的沖動都會傷害電影的本性。盡管帶有明顯的科學主義和視覺中心主義傾向,但克拉考爾的立論無疑是擁有驚人的預言性和普適性的,他將“電影”從眾多藝術(shù)中獨立出來,并且深切地刻畫出了這種藝術(shù)內(nèi)在的美學邏輯,這本書不僅是一部電影理論,更是一次美育。

《電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贊 著,崔君衍 譯

我想,對于任何一個研究電影或者熱愛電影的人而言,巴贊的《電影是什么?》都稱得上是圣經(jīng)元典,他對電影美的敏銳感知與細膩陳說,都令人嘆為觀止。巴贊是“電影的亞里士多德”,他不再試圖將電影拔擢出諸多藝術(shù)之外,而是依靠他獨到的美學感受,開宗明義地去探尋電影的未來?!半娪笆鞘裁??”是一個開放式的設(shè)問?!?strong>電影”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不是一種本質(zhì),而是一切通過影片獲致藝術(shù)特性的表現(xiàn)形式。不應(yīng)該把非電影性(文學性、戲劇性、抽象性、象征性......)從電影中排除出去,而應(yīng)該積極地引入,在電影與非電影的辯證運動中孕育出新的美學實體——是的,電影就是運動。 這種辯證的評論過程犧牲了理論的確切性,但卻獲得了開放性與發(fā)展性,這種曖昧與多義的含蓄狀態(tài),正與現(xiàn)實本身一致,朝向現(xiàn)實本身漸進——巴贊的電影理論正因此保持著統(tǒng)一。 是的,每一個閱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由衷地發(fā)出和特呂弗一樣的感嘆,我們懷念,并期待著安德烈·巴贊。

11月的時候在豆瓣上看到了這則課程招生海報,從課程設(shè)置上就能看出精實的分量,并且也得到了一些朋友的認證,肥內(nèi)老師是臺灣著名影評人和學者,跟著他聽課準是能學到不少東西的。課程一直持續(xù)到2月份,目前我還在繼續(xù)跟進,老師使用的片例廣而精,講解也十分耐心(由于準備過于充分,經(jīng)常拖堂),一個多月以來讓我對電影的感受力提升了很多,相比起來價格是很公道的。和真正熱愛電影的人一起探討,實乃人生一大幸事。

今年比較遺憾的是,由于失去了備考的壓力,我也就缺失了努力讀書的動能,之后又被老師抓壯丁,很多書都沒有來得及翻開。尤其是電影史這一塊,對于任何一門藝術(shù)的研究而言,“史”都是學習的基礎(chǔ),所以明年自己會加把油把參考書目內(nèi)的文學史都過一遍,這樣,個人影史才有可參照、可書寫的空間。

四、電影迷

今年的另外一件大事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起來了一個影評視頻工作室@幀影之間LivingFrames ——說是工作室感覺很正式,其實大家都是興趣使然自發(fā)前來為愛發(fā)電的。我們有感于當下國內(nèi)影視評論真正有力度的聲音之匱乏,想要仿照國外視頻論文的形式,為大家提供一些觀點的參考。當然,以我們的知識儲備與專業(yè)程度,想要做到穩(wěn)定產(chǎn)出與真知灼見都有些困難,不過當我們完成作品的那一刻,我們都由衷地感到價值實現(xiàn)的欣慰,不論有多少人能看到。在這里也十分感謝B站對我們的支持與抬愛,只不過我們這樣的形式,或許很難為平臺帶來多少收益吧……

為節(jié)目撰稿也催促著我不斷擴充自己的觀影量和知識體系,寫出讓自己滿意的影評。在與視頻后期的小伙伴們磨合的過程中,也深感視頻創(chuàng)作的不易,希望自己以后有機會也能多學習一些制作方面的事吧。接下來的一年,不知道我們這個以興趣結(jié)成的工作室能夠產(chǎn)出多少價值,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對電影的熱愛,也希望我們的視頻能夠為國內(nèi)的影評大環(huán)境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吧。

#年度五佳#

(今年電影產(chǎn)出較少,自己的觀影量也銳減,因此十佳改為五佳,以觀影時間2020年為準,排名以時間為序,不分先后)

1.《原鉆》【美】本&約書亞·薩弗迪

2.《悲慘世界》【法】拉吉·利

3.《溫蒂妮》【德】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

4.《第一頭牛》【美】凱莉·萊卡特

5.《曼克》【美】大衛(wèi)·芬奇

#年度最關(guān)注導演#

費德里科·費里尼(1920.1.20-1993.10.21)

That's all.

迷影編年 || 2020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长顺县| 静宁县| 承德市| 五华县| 罗定市| 金寨县| 建昌县| 廊坊市| 读书| 蓬安县| 茶陵县| 嵊州市| 娱乐| 沈阳市| 平度市| 稷山县| 乐至县| 霍山县| 卢氏县| 金平| 菏泽市| 民丰县| 漳州市| 定边县| 天长市| 舟曲县| 长兴县| 新津县| 迁西县| 泸溪县| 固原市| 陈巴尔虎旗| 吴桥县| 昌江| 扬州市| 临湘市| 宣汉县| 西峡县| 吉首市| 黔江区|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