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漢理工大學機械專業(yè)考研擇校及各科目初復習經驗分享
一、關于考研擇校和定專業(yè)
關于我選擇武漢理工并最終上岸,其實充滿了很多巧合?運氣,當然自身努力占最大成分。 我本科是湖北的一所雙非一本,當時第一年應屆考研,由于實習的原因,基本上沒有準備,就直接報的本校,考試的時候就隨便寫了英語、政治,數學和專業(yè)課都是交的白卷,所以第一年就直接沒了!第二年開始三到六月份一直在忙本科畢業(yè)設計?學院其他亂七八糟的學生工作,中間也沒什么時間去準備,一直到六月底畢業(yè),才再次安心開始二戰(zhàn)備考。二戰(zhàn)的時候本來打算繼續(xù)考本校,但是七月底正好遇到了一位武理機械上岸的學長,瘋狂給我安利專業(yè)課非常簡單,只要準備好公共課就沒問題,說沒考上也有本校調劑保底,然后我就在八月初趕緊買了武理機械專業(yè)課資料,開始了專業(yè)課備考。最后事實也證明了我的選擇非常幸運,由于當年學院第一年進行合并,專業(yè)課出的非常簡單,我的專業(yè)課140+,初試成績出來基本就穩(wěn)了。
我當時報考的是武漢理工大學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機械專碩,2022年招生人數60人,后來復試擴招了2人,總共招了62人。因為我們買資料有一個專業(yè)課群,這個群里有105個考生,然后這個專業(yè)基本上大家專業(yè)課資料都同一渠道,所以群里的人差不多就是考試的總人數,加上其他零散的,總報考人數超不了150,排除掉各種原因棄考的,形成競爭的人數也就差不多是招生人數的兩倍,所以報錄比差不多2:1,競爭壓力已經很小了。不過錄取分數近幾年因為專業(yè)課簡單,從2019年的290漲到了2023年的320,單科分數線每年跟國家線一樣。
二、初試經驗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初試經驗,由于我一戰(zhàn)基本沒準備,所以二戰(zhàn)就是從零開始,而且是六月底開始,時間非常緊,單純分享,不建議大多數同學參考。
數學二
我的數學因為一戰(zhàn)一開始雄心壯志要考研,就買了資料,但是后來也沒怎么看,所以二戰(zhàn)一開始就繼續(xù)用第一年買的資料,課程找的網盤資源。二戰(zhàn)開始學數學是六月底,所以時間很緊張,我高數基礎幾乎沒有,所以一直到十月初,才把高數跟線代的基礎過了一遍。然后開始強化高數跟的武忠祥,線代跟的李永樂,由于時間緊,一直到十一月初高數快速強化完,然后線代感覺來不及了,只匆匆忙忙的看了半個月的線代強化。大概十一月二十號左右開始每天一套真題,從10年真題開始做,做完后趕緊開始做市場上的模擬真題,只做了李林的六套?四套。做真題的時候基本上每回都只能打七八十分,很崩潰,但是每天還是邊做邊改,尤其是線代看的時間短很薄弱,但是也沒放棄,后來正式考試的時候也挺崩潰,很多題看著會,做不出來,線代選擇填空更是連蒙帶猜,最后估分60多,但是分數出來80+,還是比較意外的,應該是我做了兩個半大題,全部對了。
所以數學給大家的分享的經驗不是很多,我是反面教材,大家不管數學基礎好不好,盡量早點準備,一般3到4月就可以開始了,平時練習一定要細心,把基礎一定要打好,不要跟別人比進度,自己掌握自己的節(jié)奏,每天保證自己有進步,就一定不會有問題,上了考場保證做的基本上不犯什么大錯誤,分數應該就不會太差。
英語二
英語的話我也是六月開始準備,一開始聽劉曉燕的視頻背單詞,還學她的長短句視頻,到八月份發(fā)現,一點兒用都沒有。趕緊改變策略,開始用墨墨背單詞APP背單詞,基本上吃飯,走路空閑時間都會背。并且直接開始做20年真題閱讀,每天兩篇閱讀,1.5倍速跟著唐遲的真題閱讀技巧視頻對自己錯的地方進行總結,這樣一直堅持到11月中旬,單詞量積累了2000多個,閱讀基本上能保證每次對一半以上,然后開始練習了一下七選五,并且找一些教寫作模板的視頻練習作文,練習到十二月初感覺作文也沒什么進展,就直接找的周思成的作文模板背了兩篇,上去考試也基本上都用上了,最后英語二50+,不是很高,但是也沒太拉分。
政治
政治的話我是八月初開始1.5倍速看徐濤的馬原視頻,邊看邊做紙質版的1000題,后來發(fā)現效率太慢,就直接看完馬原沒看其他三部分的視頻,直接用政治小程序刷選擇題,找那種一套一套的電子題一直刷,錯了的題看答案記住,標記,刷完一遍重復刷,一直到每套選擇題正確率到38左右。然后到了十一月中旬,看腿姐的技巧班,背一些那種記不清楚的關鍵詞,十二月開始就刷肖四肖八,背肖四大題,當時也看了腿姐的沖刺班,背了腿姐沖刺講義的幾個經典題型,肖四背了三套半的大題,上去考場寫到手抽筋,龍飛鳳舞,最后政治70+,也對得起自己的努力了。
機械設計基礎
專業(yè)課前面也跟大家說了,知道的時候已經八月份了,所以買來資料趕緊開始看B站國科大的視頻,大概到9月中旬看了一遍,感覺還是不太會,基本上沒啥收獲。武漢理工大學專業(yè)課參考書目是《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第三版韓雪梅主編,《機械設計基礎》第四版黃華梁,彭文生主編。就重新在慕課上找到了武漢理工大學專門講這門課的視頻,重新看視頻課,認真做筆記,并且跟著刷題,一直到十月底,第二遍看完。十一月開始查漏補缺,專門看那種比較難懂的螺栓,壽命計算等部分,找各類型機構的機械專業(yè)視頻反復看,稍微拓展了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基本上到了十一月中旬,開始刷專業(yè)課真題,總共沒幾套,十一月底刷完,自己心里也有了底,感覺不難。十二月開始就反復背一些概念題,偶爾練幾道計算題,最后考場上非常順利一個半小時全部做完,反復檢查了兩遍,心里覺得就很踏實了。
后面關于備考,我還是覺得有比較吃力的部分,于是各種對比和考慮之下,報了新祥旭考研的一對一課程,是根據我自身的情況和需求來制定的授課計劃,更貼合我自己的學習習慣,所以整體下來效率比較高。并且會提供比較齊全的真題、筆記和講義等資料。大家可以自主對比和選擇。?
三、復試經驗分享
由于我們復試是在線上,所以就沒有筆試,面試環(huán)節(jié)很簡單:中文自我介紹,初試專業(yè)課抽題,英文問答,綜合問答。每人總共20分鐘,各個環(huán)節(jié)基本上不卡時間,只卡總時間。其中我中文自我介紹的話就是根據本科期間學習方面,項目競賽,學干實習,讀研規(guī)劃進行了三到五分鐘的準備;專業(yè)課抽題都是初試準備過得也很簡單;英文問答先讓用英語自我介紹,然后問為什么選擇武理,最后問了讀研的計劃,都是我提前背了模板的;綜合問答就問了我本科做過什么課程設計,讓我介紹設計流程。正好我做過減速機,我的畢業(yè)設計也是減速機,然后就很了解,回答也比較充分。最后復試得分85,屬于中上。
注:
1、以上初試分享只是根據我自己準備考研期間做的一個歸納,大家根據自身情況,參考實施。
2、我初試的每天時間規(guī)劃,前期基本上是白天數學,晚上英語;八月開始基本是上午數學,中午政治,下午專業(yè)課,晚上英語;數學跟專業(yè)課是按照正式考試的時間安排的,每天上午困得不行就喝黑咖啡頂著,賊清醒。
3、看到身邊很多考研的小伙伴都壓力巨大,我覺得我自己當時非常平靜,就是三點一線,出租屋,自習室,食堂,基本上沒什么其他社交活動,然后自己內心波動最大的時候就是做數學真題比較崩潰,其他時候都挺好,沒有什么特別大的焦慮,壓力,因為想著最后肯定有本校保底,也就看開了。
4、由于我自己的初試準備情況比較倉促,匆忙,所以不介意大多數學弟學妹們效仿,以下是我根據身邊同學當時考研規(guī)劃,自己制定了一個可能適合大多數學弟學妹們的時間安排,供大家參考。
筆試(根據個人情況參考)
數學二
3月初~7月底? ? ? ? ? 高數?線代,一遍基礎
8月初~10月底? ? ? ? ?強化
11月初~12月底 ??????20年真題
英語二
3月初~12月底? ? ? ? ?背單詞(推薦軟件:默默背單詞,不背單詞)
基礎差的
3月初~5月底? ? ? ? ?語法,長難句
6月初~9月底? ? ? ? ?近20年真題第一遍(先不做近三年的真題,留著最后模擬用)
10月初~11月中旬? ? ? ?近10年真題第二遍
11月中旬~12月底? ? ? ?作文模板練習,背誦
基礎好的
3月初~6月底? ? ? ? ? 近20年真題第一遍(同樣先不做近三年真題)
7月初~9月底? ? ? ? ? 近20年真題第二遍
10月初~11月中旬? ? ? ?近10年真題第三遍
11月中旬~12月底? ? ? ?作文模板練習,背誦
政治
8月初~10月底? ? ? ? ?1.5倍速或者2倍速過一遍視頻?選擇題刷題
11月初~11月底? ? ? ? 刷一遍錯題?重要知識點背誦
12月初~12月底? ? ? ? 瘋狂刷押題卷?時事政治背誦?押題卷大題背誦
專業(yè)課(機械設計基礎)
8月初~10月中旬? ? ? ? 看視頻過一遍基礎?做題
10月中旬~11月底? ? ? ?快速再過一遍,對不懂的地方,反復尋找視頻,做題,直到搞懂
12月初~12月底? ? ? ? ?瘋狂刷題,查漏補缺,但不要鉆牛角尖
最后,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多查閱一些相關專業(yè)錄取信息,選擇自己把握較大的,考研有時候選擇真的大于努力,真心祝大家都能夠最后不辜負自己的努力,如愿上岸,一戰(zhàn)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