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街頭 | 嘉靖皇帝名“厚熜”
◎張應(yīng)族

湖北鐘祥有一特產(chǎn)“蟠龍菜”,傳說是明代興王赴京登基途中膳食之一。興王登基后,就是嘉靖皇帝。后將此菜命名“蟠龍”,奉為貢品。遺憾的是,許多蟠龍菜的說明,都把嘉靖的名諱誤成了朱厚聰。
《明史·世宗紀(jì)一》載:“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諱厚熜,憲宗孫也。父興獻(xiàn)王祐杬,國安陸?!憋@然,嘉靖皇帝叫朱厚熜。“聰”是“聰”字的簡(jiǎn)化字。“聰”“熜”不僅形似,還都讀cōng,可能是致誤原因。
要強(qiáng)調(diào)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對(duì)后代的取名有嚴(yán)格的規(guī)定。
《明史·諸王世表一》云:“洪武中,太祖以子孫蕃眾,命名慮有重復(fù),乃于東宮、親王世系,各擬二十字,字為一世。子孫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雙名,以上一字為據(jù),其下一字則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為序?!彼o兒子均取單名,且從木字旁,如太子朱標(biāo)、秦王朱樉、晉王朱?、燕王朱棣等等,為防子孫重名,規(guī)定從孫輩起必須取雙名,給東宮及各親王各擬二十個(gè)字作為字輩,為名之上一字。按五行學(xué)說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說法,兒輩為木字旁,故從孫輩起,以火、土、金、水、木為序,作名之下一字的偏旁,依次循環(huán)。

朱元璋為燕王府?dāng)M的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jiǎn)靖迪先猷。”(《明史·諸王世表一》)燕王朱棣于1402年從侄子建文帝手里奪得皇位,是為明成祖,從而成為帝系。嘉靖的祖父是明憲宗朱見深,為見字輩,末字水字旁。明孝宗朱祐樘是嘉靖的伯父,嘉靖的父親朱祐杬是憲宗的第四子,兩人是祐字輩,末字均為木字旁。
到孝宗之子武宗一代就用第六個(gè)字“厚”表示輩分了。木生火,末字必須是以火字為偏旁。武宗名叫朱厚照,其早夭的弟弟叫朱厚煒。嘉靖是武宗的堂弟,他有個(gè)兄長叫朱厚熙,出生五日即夭亡。照、煒、熙都是火為偏旁的。同樣,嘉靖名字的末字必須是帶火字旁的“熜”。按朱元璋的規(guī)定,“聰”字絕不會(huì)在他的后代名字的末字中出現(xiàn)。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3年第7期《十字街頭》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