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對孩子的理解和思考【我們如何定義和孩子的關系】
14.我對孩子的理解和思考【我們如何定義和孩子的關系】
?
我想我們應該轉換一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孩子把父母當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樣的父母關系?或者說哪種親子關系更利于孩子的成長?
1、從小至幼兒園階段,孩子柔弱無知,她需要全方位保護她的父母;
2、上小學后,自我意識萌芽階段,她需要向朋友幫助她的父母;
3、初中階段,自我意識崛起,她勇敢的探索這個世界,試錯就會犯錯。我們和孩子之間有了一絲裂痕,她需要像朋友一樣理解支持她的父母;
4、高中階段,孩子掙脫韁繩走向獨立,劃清了和父母的界限。我們和孩子的距離變成了鴻溝,我是我你是你別咱咱咱的,她需要不再干擾她,完全相信她,遇到大困難又能提供幫助的父母;
5、上大學后,孩子完全獨立,有了自己的生活,她不再需要父母,除了生活費。當她再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時,我們已經看不懂她了,不懂她的世界,甚至是聽不懂她的話。我們和孩子距離看似天各一方,實際上已經形同路人,她成了我們熟悉的陌生人。
6、進入社會后,我們完全淡出孩子的世界,我們能做的只剩下遠遠的看著和她聽不到的祝福。對于孩子來說我們變成了某種“象征”。
?????
?????所以千萬不要做自以為是的父母,也不要隨意使用所謂的“父母權利”。長遠看在孩子眼里我們啥也不是,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做孩子需要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