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怎么看人生?蘇東坡一句話點醒我:團團如磨牛,步步踏陳跡
人到中年,驀然回首,很多東西就看明白了。
但我一直到40歲的時候,還有很多的迷茫,對自己的人生看得不怎么清楚。這時候是蘇東坡的一句話點醒了我:
團團如磨牛,步步踏陳跡!
想一想自己過去那么多年,確實是跟牛一樣在轉(zhuǎn)圈,看似走了很多路,其實就是在原地踏步而不自知。
幾十年東奔西走,為何而忙?細細尋思,不禁潸然淚下。

人到中年,莫名心酸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我們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為這個而忙,為那個而忙,從東走到西,從南走到北,自以為做了很多事。
可實際上呢,團團如磨牛,不過是歲月蹉跎,一事無成而已。
“總是拿著微不足道的成績來騙自己”,天天在重復(fù)做同樣的事,卻期待能有不一樣的結(jié)果,這又怎么可能?
當我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內(nèi)心五味雜陳,莫名心酸,好幾天都是情緒低落,走不出來。
哎,長大、成熟確實是一種很殘忍的事。

生如牢籠,不得解脫
世界那么大,我們卻猶如在牢籠之中,不得自由。
有人說自己很自由啊,可以隨時奔赴詩和遠方,五湖四海,天南地北,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可是,你想一想,不管你身在何處,你的人生可曾少了一點困惑和煩惱?你的心可安定?你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又可曾有清晰的把握?
要知道“牢籠”從來不是固定的,你我不管身在何處,無論你走到了多遠的地方,其實都逃不掉心中的“五指山”。
人生如夢,城市如獄,我們以為是自由的,實際上是自我迷失而不自知。

迷失是人的宿命
冥冥之中,似有定數(shù)。人什么時候迷茫,什么時候迷失,那些該走的彎路,那些該經(jīng)歷的困頓,那些該付出的代價,一點都不會少。
最可憐的是迷失,人生難免會有段時間如同在黑夜中掙扎,沒有一點光亮,摸索不到任何頭緒,找不到方向,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辦……這才是最難受的時候。
幸好是身在苦中不知苦,有時候糊涂也未嘗不是一種保護,讓我們得以幸存下來。
只有在多年后回想往事的時候,才恍然自己竟然吃過那樣的苦,受過那樣的罪,那種痛苦和后怕就像穿越時空的長箭,洞穿我們的心房。
所謂劫后余生,在慶幸自己是幸存者之余,來自記憶的追殺也是沒有休止。

應(yīng)笑謀生拙,團團如磨驢
從古至今,人為了謀生而付出的努力是太多了,只有在終于覺悟、長進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從前是如驢拉磨一般。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辟M力不是功,是功不費力。
長空鳥跡,秋水魚蹤。人生本不應(yīng)那么勞心費力,做那么多的無用功,人乃萬物之靈,卻不能像魚兒和鳥兒那樣自由自在,實在是作繭自縛啊。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每天的太陽確實是新的,古人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告訴我們應(yīng)該自我刷新,而不是固步自封。
所以,人到中年的我們,無須悲嘆時光的逝去,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只是概念的局限,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選擇讓自己煥然一新,像赤子一樣面對人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