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C ON ESPN 41 賽后復盤全分析(副賽部分)

北京時間8月14日月沒參橫之際,#UFC ON ESPN 41#暨#UFC San Diego 圣迭戈站#時隔七年再度降臨美國加州第二大城市圣迭戈的大莊家競技場(Pechanga Arena)。本期一共十三場比賽,共出現(xiàn)6場KO/TKO獲勝,1場降服終結。聯(lián)合主賽上,“火車”內特.蘭德威爾在回合制熱血對拼中以多數(shù)判定戰(zhàn)勝烏干達版“沉默刺客”戴維.奧納瑪,兩人的不屈意志引爆全場;頭條主賽中,“奇托”馬龍.貝拉于第四回合憑勢大力沉的掃踢KO前傳奇冠軍“支配者”多米尼克.克魯茲,展現(xiàn)雛量級歷史終結王冷酷本色。以下為副賽對戰(zhàn)全部賽后數(shù)據統(tǒng)計及復盤。
由于平臺限制無法插入視頻音頻,完整內容請關注公眾號:UFC收藏卡

副賽部分
雛量級
優(yōu)素福.扎拉爾 多數(shù)判定戰(zhàn)平 達蒙.布萊克希爾

副賽第一場,“摩洛哥魔鬼”扎拉爾和美國首秀新人“怪物”布萊克希爾三回合戰(zhàn)罷以多數(shù)判定平局握手言和。首回合,扎拉爾無視對手踢擊騷擾,撲摔得手,然而2分22秒的控制時間內并無任何擊打配合,布萊克希爾借助足緘威脅翻轉體位,反以身體三角固定結束。
第二回合,兩人繼續(xù)地面博弈,布萊克希爾率先抱摔,布置裸絞時被逃脫反控。不料扎拉爾同樣在嘗試裸絞時被局勢反轉。最終布萊克希爾以3分08秒比扎拉爾1分35秒在控制方面更具優(yōu)勢。
第三回合,扎拉爾不再執(zhí)迷于纏斗,以直拳和頂膝配合主打站立,更在最后一分鐘爆肝中掃接近身肘加高位騎乘后的地面砸擊險些終結比賽。最終當值兩位裁判給出28比28的比分,雙方以多數(shù)判定平局收場。


通過賽后技術統(tǒng)計和官方打分卡可以看出,本場前兩回合判給布萊克希爾,第三回合則有兩位裁判給到扎拉爾10比8的碾壓比分。個人在復盤后認同平局的判罰,首回合扎拉爾雖然有1次主動抱摔,但缺乏后續(xù)傷害,反而是布萊克希爾的下位三角絞和足跟勾企圖效果更好,并成功實現(xiàn)體位逆轉。其余兩回合局勢較為鮮明,此處不再贅述。
布萊克希爾的首秀及格偏上,能看出在摔法有明顯進步,對于纏斗理解力上也比對手略勝一籌。但或許受到不足兩周緊急替補的負面影響,第三回合體能出現(xiàn)嚴重衰退,險些被絕殺失利。未來經歷完整訓練營備戰(zhàn)期再做全面觀察定論。
扎拉爾的戰(zhàn)術選擇有待商榷,上位壓制力極其平庸。好在關鍵時刻及時撥亂反正,憑借第三回合站立上的巨大優(yōu)勢保得平局。這也是2022年UFC所有比賽中首次出現(xiàn)平局,上次還要追溯到去年十月格蘭特.道森戰(zhàn)平里基.格倫。不過扎拉爾的此番表現(xiàn)并未得到高層大佬們的認可,近期已經收到解約開除通知。

180磅協(xié)議級別
賈森.威特 被KO終結負于 喬希.昆蘭

副賽第二場,美國選手“獨行俠”昆蘭在姍姍來遲首秀中爆發(fā),于首回合2分09秒KO獲勝。開場1分半左右,威特利用時間差,下潛抱摔得手,并嘗試拿背。昆蘭順利擺脫后的又一波短兵相接時,左手擺拳一擊致命,瞬間KO擊潰對手。
綽號“白化大猩猩”的威特基本復制上場失利的軌跡,先完成抱摔,無法取得優(yōu)勢位置持續(xù)控制,后被對手在站立層面反殺,只不過該流程在本場被濃縮為更短的2分半內。作為老派的摔跤系選手,其最致命的問題依然是脆弱的玻璃下巴屬性,容錯率太低。
飽受禁藥風波困擾的夏威夷戰(zhàn)士昆蘭,終于在本期格斗之夜上演首秀,并延續(xù)勝場全終結輝煌。拳法精準度之高令人咋舌,重擊力量也處于次中量級一線水準。但招招尋求重擊導致重心保護有所不足,有被能力更強摔柔系選手克制磨血風險,比賽中后期是否能維持高爆發(fā)力有待觀察。
此外本著實事求是原則,這里需要補充下昆蘭禁藥背景。UFC主管運動員健康的高級副總裁杰夫·諾維茨基(Jeff Novitzky)上周專門出席記者會做出澄清解釋,昆蘭的案例和當年“骨頭”瓊斯情況如出一轍,都是因曾經口服M3(俗稱“特力補”)使身體內產生代謝物導致“脈沖效應”,該現(xiàn)象有可能使檢測結果在陰性和陽性間反復,不適用于運動員故意使用違禁品懲罰范疇內。
根據2019年最新修訂條款中,如果一名選手對規(guī)定八種物質中的一種檢測呈陽性,但含量低于一定的濃度水平,USADA將把它們標記為非典型發(fā)現(xiàn),而不會定義為禁藥違規(guī)。只不過上周格斗之夜舉辦地內華達州委員會對濃度要求更為嚴苛,所以比賽才推遲至加州舉行。綜上所述目前沒有任何理由指責貶低昆蘭此番KO表現(xiàn),除非后續(xù)調查中有明確證據佐證其故意作弊。
蠅量級
奧德.奧斯本 被KO終結負于 泰森.南

副賽第三場,美國老將泰森.南精準迎擊,于首回合2分59秒KO終結勝利。開局階段,奧斯本頻繁利用前蹴中掃等進行軀干打擊。泰森南面露微笑不為所動,耐心等待反擊機會。第3分鐘時,奧斯本原地飛膝,不料剛落地便被守株待兔的泰森南右手重炮正中面門,比賽就此結束。
綽號“牙買加轟動”的奧斯本已經不是第一次為飛膝付出代價,只不過早先和馬內爾.卡佩對戰(zhàn)時是飛膝的受害者,此次卻因自己使用該技術遭到反噬,愿天堂里沒有飛膝~此外這場轉型為評論員的“DC”丹尼爾.科米爾現(xiàn)場解說時因為言之鑿鑿斷言奧斯本已經贏定,遭受到外網拳迷的大規(guī)模指責嘲諷,聯(lián)想到國內不少觀眾似乎對國外評論員有種迷之崇拜,不禁覺得諷刺。
這里必須向這位即將39歲的老將致以崇高敬意,個人賽前相當質疑泰森南闊別許久回歸后的能力,但臨場競技狀態(tài)絲毫不比那些年輕小伙子們遜色。初期軀干不斷受到對手腿法侵擾時,應對從容不迫,展現(xiàn)出豐富經驗。當觀察到對手第一次飛膝企圖時,已留有后招,耐心等待奧斯本請君入甕,干凈利落的反擊拳拿下KO勝利,捍衛(wèi)曾經官方排名選手的尊嚴。泰森.南榮獲5萬美元最佳表現(xiàn)花紅獎勵
輕量級
加夫列爾.貝尼特斯 TKO終結戰(zhàn)勝 查利.翁蒂韋羅斯

副賽第四場,墨西哥選手“Moggly/莫格利”貝尼特斯憑借砸摔后地面補拳,于首回合3分33秒TKO終結勝利。比賽伊始,昂蒂韋羅斯率先拳腿連擊,劈掛腿技驚四座。貝尼特斯不給對手輸出距離,低掃后果斷打入,扛起砸摔轉高位騎乘,地面拳肘混合輸出,令場裁邁克.貝爾特倫(Mike Beltran)叫停比賽。
綽號“美國壞男孩”的翁蒂韋羅斯依然堅持純跆拳道風格打法,雖然從觀眾視角上觀賞性滿分,尤其是八角籠較為罕見劈掛腿技術頻率較高。但在綜合格斗賽場中不免有些華而不實,容易被對手輕松接腿摔。此外其摔柔實力毫無長進,差勁程度穩(wěn)居倒數(shù)行列,高光可能性遠低于被終結概率。
貝尼特斯擺脫近期低迷,重回勝利軌道。此役戰(zhàn)術明確,持續(xù)前壓近身,不給對手中遠距離舒服起腿空間。繼2018年炸彈摔KO戰(zhàn)勝溫貝托.班德奈后,墨西哥人又一次借助空投式摔法速勝,面對核心力量較差的偏科型對手時頗有心得。賽后記者會吐露重回155磅輕量級感覺爆棚,準備未來常駐該級別。
女子蠅量級
辛西婭.卡爾維洛 分歧判定負于 尼娜.努涅斯

副賽第五場,馬其頓裔美國選手“斯特里納/The Strina”尼娜在職業(yè)生涯最后一戰(zhàn),以分歧判定驚險獲勝。縱觀全場,兩位從女子草量級升重至女子蠅量級的排名選手大部分時間都處于陣地攻堅戰(zhàn)中。尼娜首回合低掃出色控制住距離,第三回合尾聲階段的高掃打出壓制效果??柧S洛則在第二回合通過沖摔取得1分44秒控制時長,第三回合前中期TD威脅掩護下在身體打擊數(shù)量上優(yōu)勢明顯。最終當值兩位裁判更認可尼娜表現(xiàn),以分歧判定艱難勝利。


通過賽后技術統(tǒng)計和官方打分卡可以看出,本場第二和第三回合裁判都存在分歧意見。就我個人觀點,第一回合判給尼娜,第二回合判給卡爾維洛局勢較為清晰,此戰(zhàn)關鍵點在于第三回合勝利歸屬。該回合內卡爾維洛在顯著重擊點數(shù)上以29比20領先,還有1次成功TD抱摔,從數(shù)據層面具有優(yōu)勢。但尼娜整體節(jié)奏更好,兩次防摔擺脫流暢,最關鍵的是最后30秒高掃后打出一波較為強勢連擊,推測這很可能是拿到分歧勝利的直接因素。
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卡爾維洛仍然無法避免四連敗的厄運,不禁要問這位2017年度最佳新人到底怎么了?據本人觀察她似乎在訓練重點上搞錯方向,專門邀請首位墨西哥重量級世界拳王小安迪.魯伊茲提升拳法,但在我看來她安身立命根本在于加強摔跤壓迫感,陣地攻堅戰(zhàn)天賦極其平庸。未來應設法解決減重問題回歸女子草量級。
勝利后的尼娜.努涅斯發(fā)表退役聲明。縱觀其UFC生涯,共取得5勝4負,官方排名最高曾位列女子草量級第三,是位精英級別的站立系高手。但專注于判定打點,缺乏激情終結能力,以及受困于傷病、懷孕生育等場外因素導致存在感和出勤率較低,常以“母獅”阿曼達身邊綠葉形象示人。賽后記者會表示最難忘時刻為判定戰(zhàn)勝巴西選手蓋德哈一戰(zhàn),此番急流勇退主要原因想回歸家庭,退居教練等幕后工作,未來計劃再孕育一女一子湊夠五口之家。


重量級
馬丁.布達伊 分歧判定戰(zhàn)勝 盧卡什.布熱斯基

副賽第六場,斯洛伐克選手“Badys/伙伴”布達伊憑借打擊力量優(yōu)勢 ,以分歧判定驚險獲勝。前兩回合,布熱斯基利用更為快速的腳步移動和更為密集的輸出頻率積累下大量點數(shù)優(yōu)勢,更在首回合中期成功打晃對手,使其不敢再肆無忌憚前壓。布達伊在第二回合中后段開始找到節(jié)奏,多次掄擺打出頭部位移,第三回合主動性全面占優(yōu)。最終當值裁判中的兩位更青睞斯洛伐克人發(fā)揮,布達伊以分歧判定勝出。


通過賽后技術統(tǒng)計和官方打分卡可以看出,本場裁判分歧發(fā)生在第二回合。該回合內布熱斯基在數(shù)據層面不僅顯著重擊數(shù)43比19遙遙領先,此外在判定權重較高的頭部命中數(shù)上也以18比14占優(yōu)。然而又一次實踐證據表明裁判打分時是完全忽視紙面數(shù)據,全靠主觀意向。
我個人層面完全理解裁判將第二回合判給布達伊的原因,尤其是最后2分鐘內布達伊打擊效果有一定優(yōu)勢,手臂抱架格擋部分對手輸出。但說實話布熱斯基15次擊腹拳傷害和10次低掃是真實清晰命中,綜合權衡我認為該回合判給布達伊有失公允,體現(xiàn)出對蹭點流選手的偏見。
綽號“公牛”的布熱斯基雖然遺憾失利,可實際發(fā)揮其實遠超賽前預期,自始至終未讓對手形成持續(xù)頂籠壓制,考慮到賽前30磅的體重差距,放風箏流的打法的確是其戰(zhàn)術最優(yōu)選擇,整體完成度還算不錯。但未來每場都要面對如此巨大的體格鴻溝絕非上策,減重至輕重量級或許更有前途。
布達伊則是典型的坦克型打法,雖然頂籠壓制后內圍磨血的核心思想遭到破解,所幸本場手臂對頭部抱架防守效果卓越,導致對手絕大多數(shù)傷害其實只打在胳膊上。但自身重擊力度和體重完全不成正比,尤其是刺拳能力很差,只能依靠擺拳抽射打傷害,頭部搖閃同樣匱乏,兩連勝并不足喜。

頭條副賽 120磅協(xié)議級別
安杰拉.希爾 一致判定戰(zhàn)勝 盧皮塔.戈迪內斯

頭條副賽中,美國選手“超殺女”希爾憑借站立陣地戰(zhàn)優(yōu)勢,以一致判定方式取得勝利。首回合,戈迪內斯便憑一次突進后手拳打晃給希爾下馬威,顯著重擊命中數(shù)更以28比17領先。隨著時間推移,希爾體能儲備和武器庫豐富的優(yōu)勢逐漸顯現(xiàn),掌控進攻主動權,甚至還在第二回合尾聲反摔得手。最終希爾實現(xiàn)讓一追二,以29比28的比分逆轉獲勝。
原定10月15日的比賽被提前兩個月舉行,導致兩位選手備戰(zhàn)周期都不夠充分。相對來說對戈迪內斯影響更大,雖然在單發(fā)輸出上力量傷害更足,可作為摔跤系選手,本場纏斗完全落于下風,過去持之以恒連續(xù)發(fā)動TD無影無蹤,不知是過度高估自身站立水平還是確實忌憚希爾的防摔穩(wěn)定性。此外和上期復盤提到的“北極熊”斯皮瓦克特性一致,戈迪內斯目前三場失利的背景全部為緊急征召的Short-Notice戰(zhàn)卡,該情況需記入檔案留存觀察。
此番希爾在家鄉(xiāng)父老面前揚眉吐氣,力克新生代強敵含金量十足。除一如既往永動機般體能和嫻熟拳腿組合泰式內圍技術等強項外,本場令我感到最大驚喜在于被摔倒后利用柔術威脅瞬間反制能力大幅度加強,或許首回合時被摔倒后布置的斷頭臺威脅是之后戈迪內斯不再輕易做抱摔嘗試的主要原因。相信希爾在該領域進步和專程聘請美國奧運柔道隊教練賈斯廷.弗洛雷斯(Justin Flores)息息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