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有輻射,我能進行超聲、X光、CT、核磁等檢查嗎?
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朋友每年都會進行定期體檢。
對于很多人來說,從進入醫(yī)院的那一刻,內心的不安已經開始悄悄滋生,除了對可能潛在的未知疾病感到焦慮,那一個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影像檢查項目,更讓旅程變得撲朔迷離。
老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百勝”,雖然醫(yī)院里的檢查項目多的讓人眼花繚亂,很多專業(yè)名詞又特別相似,讓人傻傻分不清楚,B超、彩超、CT、核磁,但如果你對它的原理和目的略知一二,在檢查時就能多一份淡定和從容啦~
今天小編就帶你來認識一下!
1.?5大影像檢查項目大盤點
B超(B-mode Ultrasound)
是B型超聲的簡稱,超聲波檢查的一種,當超聲波遇到不同部位的組織器官時會發(fā)生反射,產生的反射波通過強弱不等的輝度信號在計算機上成像。

在做檢查之前,醫(yī)生都會在皮膚上涂抹粘性光滑的物質,又稱為耦合劑,這主要是為了增加超聲探頭與身體的接觸面積,減少由于氣體造成的超聲波。

彩超(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全稱彩色多普勒超聲,也是超聲波檢查的一種形式,它的優(yōu)勢是利用多普勒效應探測組織器官血管內血液的流動情況,是B型超聲的有益補充,可以更好地顯示血管是否通暢,還是存在狹窄或堵塞,以及輔助判斷腫瘤的良、惡性。

X光(X-ray)
X光檢查,即利用醫(yī)用X射線(又稱倫琴射線)對身體內部進行透視或拍攝照片。
X射線是一種有著強大穿透力的高能射線,當X射線透過人體不同組織部位時,根據(jù)其被吸收的不同程度,在成像膠片上會顯示出不同密度的陰影圖像,常用于胸部及骨骼成像。

CT(Computed Tomography)
又稱計算機斷層掃描,也是利用X射線來給身體拍照片,區(qū)別在于,CT檢查會拍攝很多張,一層層給身體做檢查。
CT檢查儀器一般呈大圓筒狀,人躺進去,X射線會分層透過人體,對應人體部位的多層影像數(shù)據(jù),接著再由計算機重建出人體內骨骼、血管、軟組織等的橫斷面圖像。
相比X光,CT的掃描圖像更加全面詳細。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核磁共振”又稱MRI,其顯像原理是利用體內水分子的變化。將人體置于強大磁場內,讓身體里的氫原子在多次磁場作用下進行重新排列,期間釋放出的電磁波信號被計算機接收后,重建出人體的立體畫像。
核磁共振的掃描時間比較長,大約20-30分鐘左右,加上儀器設備檢查途中會產生加速、發(fā)熱等現(xiàn)象,所以要求檢查過程中保持靜止不動,提前告知醫(yī)生體內的金屬異物,去除體表的所有金屬物體。

2.?怎么選擇合適的項目
不同的影像學檢查原理不一,各有優(yōu)勢,要使用哪種影像檢查,一般會視實際具體情況而定,沒有絕對,很多時候還會聯(lián)合使用。
腦部、脊髓檢查,常使用到CT檢查,如脊柱外傷、急性腦中風等;各種外傷檢查、胸部檢查,首選是X光拍攝,如需進一步檢查細節(jié),再使用CT,即粗看X光、細看CT;頸椎、腰椎檢查,首選CT和核磁共振成像。
腹部盆腔檢查,一般是使用超聲檢查,即B超和彩超;心臟檢查,健康人群一般使用心臟彩超作為初篩,發(fā)現(xiàn)問題則進一步做CT及冠脈造影等。

脊柱通常用X光,CT和核磁;食管、胃通常用X線氣鋇造影和胃鏡;腹部盆腔常用B超、CT和核磁。
最后再說一說大家都很關心的“輻射”問題。
3.?儀器輻射知多少
像“X光”和“CT”這兩項利用放射線拍攝的檢查,輻射必然存在,不過如果是去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的X光和CT檢查,其輻射量也是在正??山邮芊秶鷥?/strong>的,不用太過擔心。
針對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婦、備孕人士等,就要注意在做X線和CT之前,一定要提前告知醫(yī)生自己的身體情況,聽取建議后再決定是否檢查。
另外,其他影像學檢查如核磁共振和B超等,這些的拍攝原理并沒有使用到X射線,也就不存在電離輻射,所以完全不用擔心。
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對醫(yī)院的各種檢查是不是有了更多的認識呢?
知己知彼,下次去到醫(yī)院,對照體檢表上的檢查項目,再也不會一頭霧水,傻傻分不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