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口、推脫,都不過是為了掩飾恐懼和懶惰|《涅朵奇卡》


這本書寫了一位女性從童年到少女的故事,可以分為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主要圍繞涅朵奇卡的繼父葉菲莫夫敘寫的。葉菲莫夫曾是一位地主家的樂師的一員,他認識了一位因行為不正而被趕走的意大利樂隊指揮,并與他成為了朋友。這個人被趕走之后便墮落了,他常常醉醺醺的,甚至有時向人乞討,他雖然教會了葉菲莫夫拉小提琴,但是葉菲莫夫也沾上了他的陋習,我想這便預示了葉菲莫夫悲慘的結局。葉菲莫夫?qū)W會小提琴后,展現(xiàn)了超常的天才,但他卻因自己有天賦而忽視練習,且造就了他那目中無人的驕傲。他墮落了被趕出了地主家,他不再拿出他的提琴,他認為世界上所有的提琴手都是蹩腳的演員,他們的天才程度根本無法與他相提并論,而他的天才被埋沒了,他認為是他的妻子阻礙他的才華。葉菲莫夫之所以娶這個可憐的女人,僅僅是因為她那一千個盧布,他原本想用這些盧布去學習,但,呵,他依然拿著這些錢去酗酒,當錢花完,值錢的物件當完?!八褪郑液孟窈芨吲d有詞可借,馬上向所有人揚言,結婚葬送了他的天才,他不能在悶人的房間里,拖著瞪著眼睛挨餓的一家人來工作”這個天才音樂家顯然在找一切客觀原因來原諒自己的失敗。然而他呢?整日偷妻子的錢酗酒,抑或是乞討,人們都喜歡聽他尖酸刻薄去諷刺其他的提琴家,他也的確總能找到提琴家們的缺點。直到一天當他親耳聽見一位杰出偉大且經(jīng)驗豐富的提琴家的提琴時,他懷疑了,自己是否有天才。他回到家中殺死了那個他認為阻礙了他才華的妻子,拿出他那塵封多年的提琴,一聲尖銳的拉弦聲,像是他的哀號,像是黑暗房間里發(fā)出痛苦的嘶吼,那根本不是音樂。幾個月后,他因精神錯亂而死了?!八懒耍@樣死是他那全部生活的必然和自然的結果。當支持他的生命的一切,像幻影、像無形的空虛的夢想一下子破滅和消散的時候,他應該這樣死去。當他失掉了最后的希望,當他猛然認清了用來欺騙自己和支持自己的全部生活的一切都完了的時候,他死了。真理的咄咄逼人的光芒使他大為震驚,謊話對于他終究是謊話。在最后的時刻,他聽到了一個絕妙的天才家的演奏,這個天才對他說明了,他自己究竟是怎樣一個人,而且給他判定了終身。從天才的提琴家的琴弦中傳出的最后的聲音,對他揭開了藝術的全部秘密,永遠年輕而堅強的真正的天才家,用自己的真相粉碎了他的幻想。仿佛,那僅僅在神秘而渺茫的痛苦中折磨了他一生的東西,那直到此刻以前他還在幻想、而且朦朧中苦惱著他的東西,是難以察覺和無從捉摸的,縱然有時也察覺到一點,但他卻恐怖地逃避它,一生中自己用謊話掩護住,他預感到而至死仍然害怕的一切,——突然,一下子顯現(xiàn)出來,清楚地顯現(xiàn)在他眼前,他的眼睛直到這時以前還頑固地不肯承認白是白、黑是黑。真理使他的眼睛初次看清楚了一切: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他承受不住了;它搞亂了和毀滅了他的理性。它象閃電一般,突然無可逃避地向他襲來。他懷著緊張和畏懼的心情等待了一生的那件事,突然出現(xiàn)了。仿佛,一生中斧頭都懸在他頭頂上,一生中他無時無刻不在難以形容的痛苦中等待著它向他砍來;斧頭終于向他砍下來了!這個打擊是致命的。他需要逃避對自己的裁判,然而卻無處可逃;最后的希望失掉了,最后的借口沒有了。照他那糊涂的想法,那個使他苦惱了多年、不讓他生活的人,那個他認為只要她一死自己就能立刻振作起來的人,現(xiàn)在是死了。最后,只剩下他一個人,沒有什么東西再妨礙他;他終于自由了!他在極度心慌意亂中,想仿照一個公正的法官,鐵面無私,對自己嚴格地進行最后的裁判;然而他那軟弱無力的琴弓卻只能笨拙地重復著天才家最后的樂句......在這一剎那,已經(jīng)窺伺了他十年的神經(jīng)錯亂癥,就必然會葬送掉他?!?/p>
《涅朵奇卡·涅茨瓦諾娃》的語言,質(zhì)樸但卻富有感情,仿佛它的每一個形容詞,每一句情感的抒發(fā),都是從你心中跳到紙上,那么呼之欲出、那么豐富強烈。品讀這本書時,我的感情與書上的字共鳴。作者所寫的是書又是一首史詩樂句,演奏著一首悲慘、傷感而又激昂的樂曲。書中有友誼、親情、愛情、同情,可謂五味雜陳,而這我認為,便是小說的魅力,在閱讀小說時,人們總會將自己代入主角、抑或是一些配角之中。那樣我們便不僅僅只有一段人生。我們仿佛經(jīng)歷了主角的人生、也經(jīng)歷著自己的人生!因此,從這段人生中,我也有所體會......
書中的葉菲莫夫,悲劇而又可笑。這個小丑模樣的角色,雖然可笑,但是我卻感到沉重,因為我發(fā)現(xiàn),他有許多“品質(zhì)”我也擁有,比如說懶惰;比如說自大;又比如說欺騙自己。談到懶惰我不得不說,每個人可能都具有,但是強者往往會戰(zhàn)勝它,而我卻會被戰(zhàn)勝。在一天的任務被我一拖再拖,用各種借口,各種理由延續(xù)到以后的時候,我總會感到苦惱煩躁,但是我就像老鼠迷戀奶酪一樣,迷戀著那短暫而又虛妄的閑暇時光。在夜晚,我又會下定決心:“明天開始我就要努力了,我要不斷的提高自己,我想要成為一個滿腹學識、幽默風趣而可靠的人,我所傾佩的人。”然而明天的我也許會為昨天的我買賬,或是昨天,或是前天......然而,能被懶惰打敗的人,是我所厭惡的人。人生苦短,根本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沒有人可以向天再借五百年,要想自己的人生不在虛妄的玩樂之中度過,若想自己的人生在真理的殿堂中度過,那就不能被懶惰打敗啊!很明顯葉菲莫夫便是那個被懶惰打敗的人,他因為自己的一些天賦,而因懶惰而荒廢練習,最后導致了他的寂滅。的確,在我們身邊,在我身上,這種自大和懶惰的“品質(zhì)”都能夠看見,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有天賦,往往就不會再那方面在做努力,因為他們會因別人加倍努力也沒有自己優(yōu)秀的時候感到自豪、滿足。然而這難道不是一種自取滅亡的方式嗎?當他們遇到那些天賦過人而勤奮的人,他們又何所適從呢?當那把斧子向我砍過來時,后悔又有何用呢?所以我認為,我現(xiàn)在就應該戰(zhàn)勝懶惰,將它手里的斧頭奪過來,向它砍去!我想,我不應該再用可憐的幻想、險惡的謊話欺騙自己了,若是我在成功的路上倒下,我不會再用謊言欺騙自己趴著也挺好,我會嚴厲的呵斥自己站起來,繼續(xù)走,打破站不起來的窘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