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幾千塊買保險,保險公司為啥不賠
我偶爾會看看保險官司,昨天看到一個一波三折的案子。
本來一審判的該賠,但二審、三審又拒賠了。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我擔心很多朋友買的保險也可能會被拒賠。
所以分享出來,你們千萬要小心這個坑。
1
案子是這樣的:
2017年的時候,老趙在家里的衛(wèi)生間滑倒,摔傷頭部。
后來送到凌源市中心醫(yī)院,不幸的是第二天凌晨醫(yī)治無效,死亡了。
這時老趙的媳婦劉姐,想到自己2015年的時候,每年花6000多,在平安人壽給老趙買了15萬壽險、附加12萬重疾險和15萬的意外險。
就向平安人壽提出了理賠申請,卻收到不予理賠的通知書:
解除保險合同,不予退還保險費,不予給付保險金。
也就是說不僅不賠錢,每年6000的保費也打了水漂,以后還沒了保障。
平安人壽給出的理由是:
劉姐在買保險的時候,未如實告知。
劉姐本來想能賠40多萬的,現(xiàn)在不僅不賠錢,保費也白交,自然不甘心,就掰扯到了法院。
平安人壽拿出的未如實健康告知證明:

老趙在2013年住過院,在2014年住院14天,確診高血壓3級高危、腦干梗死等疾病。
按照這個病情,如果如實健康狀況,確實買不了這份保險。
不過第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出現(xiàn)了:
法院判了劉姐勝,要求平安人壽賠錢。
理由是保險公司沒提供證據(jù),證明其他審核保單人員詢問了劉姐健康告知。

直白點說就是:
保險公司在銷售的時候沒有明確詢問,那就正常賠。
從最終的判決結(jié)果看,理賠糾紛里法院更偏向我們普通消費者。
2
不過這個案子后面還有反轉(zhuǎn),也值得我們深思。
平安人壽以劉姐是代理人,知道要如實健康告知提出上訴。
又拿出兩個證據(jù):
1、劉姐在“過去三年內(nèi)是否有檢查異?!薄斑^去五年內(nèi)是否曾住院檢查或者治療”“是否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健康詢問里,全選了“否”。

2、投保申請確認書上,劉姐和老趙都簽名確認了,同時劉還作為第一及第二代理人簽名確認。
法院認為劉姐作為保險代理人、自己買保險的情況下,明知道丈夫老張確診高血壓三級高危病癥,故意隱瞞病情答否,這是很明顯的未如實健康告知。
所以法院承認一審判決錯誤,改判支持保險公司拒賠。
后來劉姐再次上訴,但還是拒賠了。
這個案子劉姐并不冤,當然保險公司也不是白蓮花。
首先說說劉姐:
自己是代理人買保險,都沒如實健康告知,還簽署了自保人承諾書。
如果自己不知道有高血壓三級高危、就算買了保險也會拒賠,那說明你不懂保險。
但作為保險代理人,這么簡單的如實健康告知都不知道,那賣給其他人的保險會不會也忽略了這一步。
所以我還是很擔心的,很多人會因為未如健康實告知而拒賠。
如果劉姐懂,那就是故意隱瞞病情投保,拒賠也合理。
再來看保險公司:
自家代理人買保險的時候都沒如實健康告知,還因此被拒賠了。
是培訓不到位,還是招劉姐來根本不是當員工待,而是為了招客戶。
不管哪種都是為了割韭菜,為了賣而賣。
如果你買了保險沒有如實健康告知,要當心了。
這個案子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如果劉姐不是保險代理人,那就算保險公司上訴,法院十有八九還是支持理賠。
但換了身份,你自己賣保險都不如實健康告知或不知道如實健康告知,那對你對客戶來說都很危險。
這個案子你怎么看,劉姐該被拒賠嗎?
3
聊到保險拒賠,很容易讓人想到保險都是騙人的。
但90%都和劉姐拒賠案一樣,因為沒有如實健康告知。
這其中有人是真不知道要如實健康告知,也有故意隱瞞。
如果你一味覺得親朋友好友推薦的產(chǎn)品更好或是買了人情單,也許這個朋友并不懂保險。
身體有些異常,比如老趙有高血壓三級高危,保險公司是不愿意賣保險給你的。
如果抱著僥幸心理買了,很大可能賠不了,每年幾千塊的保費也白交。
所以買保險前,一定要如實健康告知?。。?/strong>
健康告知里有詢問到,就要如實說。
即使有人和你說沒關(guān)系,也別心存僥幸。
至于熟人那里買保險,理賠更容易?
保險理賠看的是白紙黑字的保險合同,其實比人心簡單。
如果剛開始買對了,能不能賠、怎么賠、賠多少都寫在了條款里,按條款來。
而所謂的熟人,很多并不專業(yè)。
保險理賠也不會看你是代理人,就放寬原則。
真正到理賠的時候,不符合還是會被拒賠。
所以不管在哪買保險,都要仔細看保險條款,都要如實健康告知。
我也總結(jié)了如何快速看懂保險條款,怎么做到如實健康告知。
4大技巧,快速看懂保險條款。
做對這6點,買對保險不掉坑。
心里有數(shù),買對保險,理賠才有譜。
關(guān)注【二姐聊保障】回復(fù):萬字科普,領(lǐng)取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