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深度解析2:高啟強為何敢動陸寒譚思言,卻不敢動安欣?
《狂飆》這部劇看似在說“掃黑除惡”,實際上卻摻雜了不少人情世故,深扒這部劇的細節(jié),就會發(fā)現人際關系網的重要性。
為了抓到高啟強的罪證,指導組決定重啟“2·28 槍案”,這是一個大突破口,因為牽扯到電力局跟高啟強的利益鏈。

從這個案件中,得知安欣的徒弟陸寒不幸遇難,很多人難以釋懷,誰能想到高啟強竟然對陸寒下手,他知道陸寒是安欣的徒弟,怎么說也不至于痛下殺手,但高啟強沒有任何猶豫。
看到陸寒,就想到被推到陽臺邊都不愿意妥協(xié)的譚思言,他們是同一類人,不愿同流合污,想要伸張正義,最后犧牲自己,也沒等來真相。

陸寒是高啟強派人殺的,譚思言也是。他們都不是簡簡單單的人,譚思言是機關辦事人員,陸寒是市局刑警隊的,但活生生的一個人說失蹤就失蹤,說不見就不見,讓人看到高啟強的手眼通天。
高啟強之所以動陸寒和譚思言,是因為這兩人擋了道。陸寒查槍案查到高曉晨身上,為了保護兒子,高啟強下死手。譚思言是擋了趙立冬的道,所以被當成“投名狀”。
同樣是擋道之人,為何高啟強敢動陸寒和譚思言,卻不敢動安欣呢?

眾所周知,安欣從一開始就跟趙立冬對著干,不止一次的得罪趙立冬,壞趙立冬的好事,甚至當著媒體的面跟趙立冬叫板,還在表彰大會上給趙立冬一個措手不及。這件事早就得罪透了安欣,但他并沒有為此怎么樣,無非是沒有當上隊長。
再看安欣跟高啟強對著干也是不少,二十年來,安欣一直盯著高啟強,但凡他有一點風吹草動,安欣立馬會找上門來。
但前十幾年,高啟強都沒有對安欣怎么樣,甚至沒有想過害安欣,到底是因為什么?

首先安欣對高啟強有恩,是高啟強之前不愿下手的原因之一。最開始,高啟強愧對安欣,所以對待安欣的百般“找茬”,他都是應付了事。
但是這份感激到高啟盛出事之后就終結了,因為高啟強不止一次跟老默說要殺了安欣,擺脫這個大麻煩,但是老默念在恩情也不愿意下手。

高啟強不敢動安欣最大的原因是安欣有強大的背景,了解了安欣的關系網就會發(fā)現,為什么安欣這么多年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
安欣的生父是烈士,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犧牲,后來被安長林收養(yǎng),從小在孟德海和安長林的幫助下長大。
安長林是誰?剛登場的時候就是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正兒八經的正處級。孟德海是誰?京海市公安局局長。兩個局長都是他叔叔,都是看著他長大的,這樣的背景在京海市怎么樣都吃得開。

所以,安欣剛到市局的時候,張彪跟他不對付甚至看不起他,就是因為安欣有背景,讓他覺得安欣就是靠關系進的市局。
也正因為這層關系,趙立冬曾經想動安欣,卻被秘書攔下,因為如果安欣出了什么事情,孟局和安局會跟趙立冬誓不罷休。
這也是安欣作天作地,做事不計后果,卻不會有生命危險的原因。

都說李響、陸寒、譚思言、張彪都是沒有背景的安欣,這句話我真的太同意了,如果沒有孟德海和安長林在后面給安欣兜底,在安欣當著眾人面說趙立冬的時候,他就已經被邊緣化去檔案室管理檔案了。
《狂飆》告訴大家一個道理,人際關系很重要,沒有強大的人際關系,會讓工作難度提升,人際關系和人情世故當真是一個難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