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秒走完巴斯爾裙的一生 | 從此再也沒有如此華麗的拖尾

視頻素材列表:
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
The Gilded Age 2022
Ludwig 1973
The Way We Live Now 2001
- 如何區(qū)分1870年代初~1880年代末的裙子?
第一巴斯爾時期(1870年代初)的裙撐是克里諾林的變種,體積較大,正面較寬。

模仿 18 世紀的波蘭式羅布的提拉裙擺在 1869 年到 1875 年非常流行。

一些克里諾林時期的時尚元素在1870年代初依然流行。
比如稍高的腰線和較低斜的肩部裁剪。

再比如V領、方領和寶塔袖。


當然,裁剪合體的袖子也有許多。

約1877年~1882年,princess line風格流行,女裝進入自然形態(tài)時代。
裙子變得貼身,裙撐自然也變得更窄,有的裙子甚至無法塞下裙撐。


這時的裙子大多采用公主線裁剪,強調腰于臀部的曲線。


但時尚絕不是模式化的。雖然這時候流行princess line,但我想穿高腰線的禮服也未嘗不可。

1883年,巴斯爾裙撐回歸。
這一時期的巴斯爾裙撐與 1870 年代柔軟的裙撐不同,材質更硬,結構更堅固。
所以,從側面看,這時的裙子比1870年代初的裙子更像一個桌子。


裙撐又變得越來越大,到1886年發(fā)展到頂峰,隨后又開始逐漸變小。

在1880年代,橫向的褶皺非常流行。


從1880年代中期開始,袖山的位置變得更高更寬, 預示著 1890 年代末寬大羊腿袖即將出現。


- 穿著裙撐和臀墊怎么坐?

裙撐內的金屬絲是由織物包裹鏈接起來的,是可以活動的。
坐下來的時候把金屬絲疊在一起,抬到臀部以上,就不會坐到啦。

1870年代初的部分裙撐很柔軟,金屬絲彈性很大,甚至不需要提拉動作,可以直接下即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