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通齊格菲防線的“小白兔”,二戰(zhàn)丘吉爾的巨型挖溝機
當?shù)萝姲l(fā)動二戰(zhàn)后不久,丘吉爾接任英國海軍大臣一職,對于即將直接面臨的戰(zhàn)爭,丘吉爾把很多時間都花費到新式武器的審核上,對于以丘吉爾為首的紳士團隊,他們?nèi)匀灰砸粦?zhàn)時期的思維在判斷著戰(zhàn)爭的發(fā)展方向。
30年代的歐洲各地“大興土木”,修建了如馬奇諾防線這樣的著名防御工程,其實德國也沒有閑著,在西部邊境位置修建了綿延630千米的齊格菲防線,這讓許多人認為未來戰(zhàn)爭仍然會和一戰(zhàn)一樣進入塹壕模式。為了打破齊格菲防線,丘吉爾主導了一個巨型挖溝機的項目,打算在未來的某一天用它直接挖開齊格菲防線,為步兵打開進攻通道。

?
起初人們提出建造重甲運兵車的計劃,利用運兵車將士兵運抵敵方工事附近,然后散開展開攻擊,簡單討論后認為這種戰(zhàn)術太危險,防線上的大炮會把運兵車轟成碎片。隨即丘吉爾提出一種可以鉆入地下的機器,它不僅能挖洞,還能運載一些士兵,在某個位置突然冒出地面展開攻擊,這種科幻的機器得到一個昵稱“白兔”(White Rabbit)。

?
在丘吉爾的支持下,“白兔”的設計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JH Hopkins船舶設計師負責設計工作,他放棄了機器打洞和運載士兵的功能,轉(zhuǎn)而成為一種壕溝挖掘機器,根據(jù)初步規(guī)劃,這種機器能夠以1邁的速度掘土前進,犁刀和輸送機結構能夠?qū)⑶胺胶透共康囊恍┠嗤了偷胶緶蟽蓚?,形成一道簡易的防護墻。

?
1939年年底,設計師拿出了一個基本模型進行評估,在實驗室的沙坑中進行了演示,在場的官員對這種機器很滿意,通過向財政部門施壓,他們成功的得到了240臺機器的建造授權,計劃第一批建造40臺大型,另外200臺則是尺寸更小一些的型號。
“白兔”挖溝機有一個超長的過頂履帶式車體,起初打算安裝勞斯萊斯梅林發(fā)動機,但是梅林發(fā)動機被要求全部提供給空軍,設計隊伍中的里卡多爵士建議采用Paxman 12TP 12缸高速柴油發(fā)動機,它能提供600馬力的動力。

?
大型挖溝機全重約130噸,總長度約23.6米,車頭有尖銳的犁和圓柱形掘土刀具,它們重約30噸,可以挖出一條寬2.2米,深3.2米的壕溝,完全可以供士兵、輕型卡車、布倫機槍車等設備通過。
在看到德軍裝甲大軍快速推進的威力后,英國人也意識到機動作戰(zhàn)已經(jīng)無法避免,但是“白兔”并非沒有用途,不僅齊格菲防線依然聳立,其他戰(zhàn)斗中也完全可以用“白兔”來挖掘壕溝,設置反坦克壕溝等。只是數(shù)量上不需要那么多,在1940年7月,原本計劃的240臺降為25臺大型設備和5臺小型設備。

?
1941年11月,丘吉爾親自參觀了挖溝機的工作,進一步的測試表明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開礦設備,用于軍事用途則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它幾乎不會轉(zhuǎn)彎,筆直的壕溝缺乏防護性。將軍們希望這種挖溝機能夠在100碼(約91米)的距離上完成一次直角轉(zhuǎn)彎,這樣才有助于建立Z字形的壕溝。

?
1943年,二戰(zhàn)中無數(shù)的戰(zhàn)斗證明,機動作戰(zhàn)才是主要的戰(zhàn)斗形式,“白兔”挖溝機這種一戰(zhàn)思想下研制的裝備沒啥實際作用,雖然它一旦工作起來不太容易遭受地面火力的打擊,但是德軍斯圖卡俯沖轟炸機能夠輕松命中這臺二十多米長的機械怪物,戰(zhàn)爭辦公室隨即下令停止研發(fā)這臺無意義的機器。

?
丘吉爾和部分二戰(zhàn)時其他國家領導人一樣,都喜歡干預武器裝備的研發(fā),只不過丘吉爾總是以一戰(zhàn)時期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加上當時英國面臨的窘境,一系列奇形怪狀不切實際的項目上馬,“白兔”挖溝機不過是其中一款而已,最終它沒能成功“挖通”齊格菲防線,對于英軍來說或許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