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浴室為什么是透明的,太尷尬了

和同事一起出差最尷尬的,莫過于碰到透明的酒店浴室。被客戶訓了一整天,睡前洗個澡還要擔驚受怕。
酒店為什么要把浴室設計成透明的?他們真的不在意客人的隱私嗎?
有人說,玻璃都是廉價的小房間在用,高檔酒店都用實體墻。這是上海鏞舍的一個房間,建筑面積達70平米。

按照《旅游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的標準,這已經(jīng)是五星級酒店中一間相當大的房間了[1]。
但這座酒店的衛(wèi)生間,依然是全透明的。

還有一些酒店,甚至連玻璃都不要,直接把浴室做成開放式的。
三亞艾迪遜酒店,浴缸和床之間僅隔一層紗簾。三千多一晚的房費告訴我們,透明和廉價,并不總是搭邊。
目前,衛(wèi)生間隔斷主要有玻璃隔斷和磚砌隔斷兩種。

玻璃隔斷安裝簡單,但原料有夾膠玻璃和鋼化玻璃兩種,每種都不便宜;而且五金、型材的價格也相對較貴。

砌隔斷的原料更便宜,但需要砌磚、做防水、貼瓷磚。工序復雜,工期較長。
所以,到底哪種更便宜,很難一概而論。
其實,把酒店浴室隔斷設計成玻璃的原因,還是和人們對浴室的需求變化有關。
這是1951年完工的著名建筑范斯沃斯宅,即使從現(xiàn)在的角度看,它對玻璃的大膽使用仍然顯得十分新潮。

但這間房子的浴室,卻設計得封閉狹小,內(nèi)部裝修也十分老套。
因為在當時?,中央供暖系統(tǒng)尚未普及,熱水供應也成問題,人們也就不會在浴室停留很長時間。
直到20世紀60年代后,戰(zhàn)后的經(jīng)濟繁榮,帶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發(fā)掘浴室的休閑享受功能 [2]。
按摩浴缸、梳妝臺等功能被塞進浴室。一些高級的住宅和酒店,甚至開始使用雙面盆、雙人浴缸的設計。

在設計師眼中,浴室已經(jīng)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房間,而是居住空間的主體。
巴黎一家精品酒店的設計師就曾在媒體采訪中表示:“我把浴室當作客廳……它應該是個共享的空間?!盵3]
所以進入21世紀,設計師們直接打掉浴室和居住區(qū)的界限,用玻璃取代實墻,或者直接把浴缸擺到客廳或窗前[4]。

透明浴室,其實就是這個設計趨勢下的產(chǎn)物。
除了風格本身,把浴室設計成透明的,確實有很多實用功能。
如果把一張酒店的平面圖展開,你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房型只有一扇窗戶。采光不足,是很多酒店的通病。

離窗戶更遠的衛(wèi)生間,采光的情況只會更加糟糕。
而如果把浴室做成透明的,浴室就能更多地使用自然光采光。
自然光的光譜比人工光源更加緩和,光照分布也更加均勻。自然光的顯色度,也是人工光源沒法比的。

而且,房間變亮了,會顯得更大。
德國的學者曾經(jīng)對亮度和空間感的關系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墻壁和天花版的亮度會影響人對房間高度的判斷。亮度足夠大時,受試者會覺得房間也變高了 [5]。

至于隱私問題,很多“透明”的浴室配備了窗簾,以及更高級的調(diào)光玻璃。這樣的玻璃一按開關,就能產(chǎn)生霧化效果。

當然,如果上述遮擋“關鍵部位”的方式你都沒有找到,那就只能有兩種可能。
要么是你訂的酒店實在設計太爛,要么就是你手抖,不小心訂成了傳說中的情侶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