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讀了千余年,是時候還他一個公道了
中國詩人故事 NO.93
被誤讀的蕭梁皇族???簡文帝蕭綱? ??
一直被稱為“宮體”典范,
實際上他的多數(shù)作品
無比貼近生活的細節(jié)
有一種雅致天成的氣韻
1
蕭綱是梁武帝蕭衍的第三子,與昭明太子蕭統(tǒng)一母同胞。
他出生于公元503年,那一年蕭衍已經(jīng)問鼎皇位。因而他三歲就被封為晉安王,食邑8000戶。和南朝的大多數(shù)皇子一樣,蕭綱6歲就開始在朝中任職,負責(zé)石頭城的安全防護,后來對蕭綱詩風(fēng)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徐摛,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跟隨他的。
7歲,在現(xiàn)代兒童還為口算抓狂的年紀,蕭綱就被他爹打包發(fā)往揚州一帶,任南兗州刺史,督南北兗、青、徐、冀五州諸軍事。
10歲,皇帝老爹幫他娶了一房媳婦。王妃王靈賓出身于瑯琊王家,是東晉名相王導(dǎo)的嫡系后代,南齊名臣王儉的孫女?;楹蟛坏揭荒辏捑V就帶著媳婦走馬上任了?;蛟S在皇帝老子的眼里,娶了媳婦就算大人了,于是他被派到更遠的荊州,督荊、雍、梁、南北秦、益、寧七州諸軍事。
在隨后的十余年時間里,蕭綱輾轉(zhuǎn)于江州、益州、南徐州、雍州等地,一直為皇帝老子守衛(wèi)邊關(guān)。他在《答徐摛書》中就說過自己“驅(qū)馳五嶺,在戎十年,險阻艱難,備更之矣”。十年戎事,也為他掙下了此生最大的功績。據(jù)《梁書·簡文帝紀》記載,蕭綱在雍州刺史任上曾為南梁拓地千余里,這幾乎是他短短48年人生里,最輝煌的一筆了。
為了嘉獎蕭綱的軍事成就,老爹蕭衍還特地頒賜他一部鼓吹。
在襄陽拜表北伐,遣長史柳津、司馬董當(dāng)門、壯武將軍杜懷寶、振遠將軍曹義宗等眾軍進討,克平南陽、新野等郡。魏南荊州刺史李志據(jù)安昌城降,拓地千余里?!读簳?/p>
2
如果沒有公元531年的那場意外,蕭綱這一生或許就和他的大部分兄弟一樣,四處任職,而后按部就班封王賜爵,直至生命的盡頭。
可世事無常,公元531年3月的尋常一天,南梁太子蕭統(tǒng)像往年一般泛舟賞荷,卻意外落水大腿被異物刺傷。一個小小的傷口居然要了皇太子的命,4月,年僅31歲的太子蕭統(tǒng)就猝然辭世。太子的職位按順序便落到了老三晉安王蕭綱的頭上。
那一年他28歲,長子蕭大器也有5歲了。
蕭綱當(dāng)了十八年太子,也像歷史上大多數(shù)太子一樣,這幾年他幾無建樹。而且梁武帝晚年沉迷于佛道,朝政被朱異等權(quán)臣把持,蕭綱即便貴為皇太子,也難以與朱異一黨抗衡。種種證據(jù)顯示,太子這份工作并沒有讓他快樂,他不止一次地在與他人的書信中吐露心中的壓抑與郁悶。
山濤有云,東宮養(yǎng)德而已。但今與古殊,時有監(jiān)撫之務(wù)。竟不能黜邪進善,少助國章,獻可替不,仰裨圣政,以此慚遑,無忘夕惕。驅(qū)馳五嶺,在戎十年,險阻艱難,備更之矣。觀夫全軀具臣,刀筆小吏,未嘗識山川之形勢、介胄之勤勞、細民之疾苦、風(fēng)俗之嗜好,高閣之間可來,高門之地徒重。玉饌羅前,黃金在握,浞訾栗斯,容與自熹。亦復(fù)言軒羲以來,一人而已。使人見此,良足長嘆。
———蕭綱《答徐摛書》
3
或許是因為郁悶于“少助國章”,蕭綱便將更多精力投獻于文學(xué)。
他設(shè)立文德待詔省,網(wǎng)羅了包括庾信、徐陵、張長公等幾多后輩英才;并于531年開始編撰長達百卷的天文學(xué)著作《長春殿義記》,以及續(xù)編佛教類書《法寶聯(lián)璧》;單獨完成了謝靈運選集《謝客文涇渭》三卷,《光明符》十二卷,《易林》十七卷,《棋品》五卷等文集;在此期間,他還多有文章和詩作問世,輯達百卷。
對于文學(xué)一事,蕭綱有源于骨子里的熱愛。6歲時就被父皇稱為“我家東阿”。七歲開始就沉迷于作詩不可自拔(“余七歲有詩癖,長而不倦”)。梁朝國破之際,梁元帝蕭繹一把火燒掉十?dāng)?shù)萬卷藏書,也幾乎毀掉了南朝百余年的文化積累。許多南朝詩人的文學(xué)成果都在那一刻被付之一炬,以庾信為例,除了《玉臺新詠》所錄詩作,他入北之前的作品幾乎亡佚殆盡。即便如此,蕭綱依然還有200多首詩作存世,足可見其創(chuàng)作熱情。
4
蕭綱的詩向來被視為“輕艷”的典范,但細細品讀,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詩歌無比貼近生活的細節(jié),有一種雅致天成的氣韻。
避暑高梧側(cè),輕風(fēng)時入襟。
落花還就影,驚蟬乍失林。
——《納涼》
真是文思細膩、靈心善感?。?/p>
田曉菲教授的解讀也很棒,說因為詩人來到梧桐樹下避暑,鳴蟬受驚而從樹上跌落,原本喧囂熱鬧的炎熱,突然就沉寂了下來。在鳴蟬的沉默中,詩人失去了一片樹林。
燕來枝益軟,風(fēng)飄花轉(zhuǎn)光。
氤氳不肯去,還來階上香。
——《詠薔薇》
他詩作中的物和事總有一種別樣的靈性。燕兒輕靈地停在枝梢,風(fēng)兒將花朵翻卷,陽光照耀下薔薇更加艷光四射。花香更是被賦予生命和主動性,它飄上臺階,流連不舍,想要進入詩人房中。
他寫浮云“浮云舒五色,瑪瑙映霜天”,寫細雨“漬花枝覺重,濕鳥羽飛遲”,寫美人“分明凈眉眼,一種細腰身”,寫單飛雁“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聲嘶何處歸”。在他的靈心善感里,我們分明看到了歲月靜好的模樣。
5
可惜,一個叫侯景的北人,生生破壞了他的歲月靜好。
梁太清元年(548年)八月,侯景起兵叛亂;549年三月,臺城陷落;549年6月,86歲的蕭衍餓死于宮內(nèi);549年7月,蕭綱繼位。
蕭綱的傀儡統(tǒng)治維持了兩年半,表面維持著蕭梁的皇室體面,但實際狀若囚徒。這段艱難的歲月,唯一能為蕭綱提供慰藉的就是披閱墳史和淡講道義。551年10月2日,蕭綱被廢,二十幾個兒子先后被侯景殺掉,包括那個放棄逃奔北方和父親留在一起的長子蕭大器。
他被軟禁之后,短短一個月就寫了數(shù)百首詩文。身邊沒有紙張,就在板壁上題寫。11月15日,蕭綱被侯景部下用裝滿泥土的布袋悶死,死后棄尸酒窖。滿墻詩作也盡被他們毀去,僅被人偷默下數(shù)首。其中有首詩因入選佛教文選《廣弘明集》而被保留了下來:
恍惚煙霞散,颼飂松柏陰。
幽山白楊古,野路黃塵深。
終無千月命,安用九丹金。
闕里長蕪沒,蒼天空照心。
全然是絕命詩的滋味。王夫之評論此詩“當(dāng)次殊哀,音節(jié)不亂。沉郁慷慨,動人千年之下。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自道不誣矣”。
可見是非成敗,百世以下自有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