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高性價比音樂耳機竹林鳥驚鴻,重拾聽音的純粹


如今的真無線耳機已經(jīng)非常普及,日常通話、出街聽歌來說,真無線又方便,又可以帶來不錯的隔音效果,傳統(tǒng)的有線耳機優(yōu)勢已去,幾乎成了耳機發(fā)燒友的專屬品。但是真正體驗好的真無線耳機基本都是千元價位或者以上的,幾百塊的真無線雖然也是百花齊放,但如果預算不高,還想要一個好音質(zhì),幾百塊的有線式耳機其實還是一個好選擇。
而作為HIFI耳機發(fā)燒友來說,今年我接觸了太多優(yōu)秀的國產(chǎn)主打音質(zhì)的入耳式有線耳機,如果你的預算不多,又想提升你的聽覺感受,是不是可以嘗試一下,國產(chǎn)的入耳式耳機呢?今天我就來推薦一款我今年挖掘的,性價比比較高的主打音樂回放的有線入耳式耳機。
國產(chǎn)新生力量,竹林鳥驚鴻
耳機價位:169元

竹林鳥這個品牌應該是新興力量,我以前偶然在某東的商店看到過這個耳機,但也沒有關(guān)注,結(jié)果沒想到有機會認識了他們的人,還給我寄來了一副試聽,售價僅僅169元,問了他們的工作人員,雖然定位就是一般消費者,希望給一般消費者一個更好的音質(zhì),于是我也答應他們試聽并且給出更詳細的心得。

這就是售價169元的竹林鳥驚鴻耳機的包裝盒,作為169塊的耳機來說包裝盒是很正式,很有分量的。

“驚鴻”一詞形容美人體態(tài)輕盈,而驚鴻耳機的外觀也設計得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大理石一般的外殼其實包裹著的是樹脂材料,外觀中正大方。

這個價位下能給這么多種耳套,我覺得也算是相當良心,官方給了3種耳套,均衡套聲音強調(diào)低音,聲音更加順滑,通透耳套增加聲音的亮澤度,由于筆者聽了一下覺得這款耳機聲音本身就比較明亮,可以選擇均衡套獲得更加多的低音量感。半透明的盒子里裝的是C套,佩戴非常舒適,然后會削減一些高音,更加耐聽。

透明的樹脂外殼下可以看到里面錯落的單元。竹林鳥驚鴻是一款雙動圈耳機,采用了電子分配器解決分頻的問題,沒想到如今100多塊的耳機也能看到雙動圈的配置。不過硬件配置終究是硬件配置,聲音還要看調(diào)得好不好。

這次試聽使用了推力和手機更加接近的索尼ZX1播放器。竹林鳥驚鴻耳機在這個價位也擁有以前高端耳機才有的換線的功能,使用是常見的MMCX插口,可以輕松更換耳機線。真心佩服如今的國產(chǎn)耳機把高端耳機的功能做到平價設備上。驚鴻自帶麥克風線,也足以滿足日常通話所需。

本次作為對比的是差不多價位的水月雨SSR,在發(fā)燒圈子里已經(jīng)小有名氣的耳機。
驚鴻的聲音是比較清新的感覺,高音非常清亮,延展不錯,高音部分被修飾性的進行拉高,比SSR要更亮,在這個價位,它的解析不比價格更高一些的SSR差,但低音位置靠前,因此中音聽起來有些凹陷,中音的厚度也偏薄,聽感略刺激。使用通透套可能會增加刺激的聽感。
驚鴻和SSR最不同的是低音的量感、動態(tài)和下潛。SSR是一個明顯偏向上盤的塞子,人聲不算平滑,在高頻到中頻的銜接很好,但到了低音部分像被一刀切一樣的,沒有低音的感覺,動態(tài)很難推出來。但驚鴻的低音要好驅(qū)動許多。
然后驚鴻比水月雨SSR要好驅(qū)動一些,SSR需要相當?shù)耐屏Γ静皇鞘謾C可以駕馭的,尤其是要低音出來。驚鴻可能基于雙動圈的關(guān)系,低音量感比較充沛,彈性也不錯,在這個價位制造的低音算是控制力不錯的,就是略靠前的聽感會覆蓋一些中音,讓中音聽起來更靠后,可能這就是驚鴻對流行聽感的理解吧。

總結(jié):
如今面向消費者的入耳式耳機在低價位,真無線耳機恐怕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音質(zhì)需求,而且體驗也未必好,所以如果在低價位不如尋求傳統(tǒng)的有線耳麥。竹林鳥的驚鴻耳機以實惠的價格帶來親民的感覺,并且提供了這個價位下清晰有力的聲音,并且包裝簡潔而有誠意,配件足夠日常替換使用,我很喜歡竹林鳥這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作風,也推薦期待音樂走向的低價位耳麥的消費者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