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戰(zhàn)錘設定系列·秩序神和帝國的信仰


在第1版的跑團書里,因為并沒有出現整個世界的地圖,只說這個幻想世界遠遠大于我們的現實世界,而且當時將舊世界稱為“已知的世界”,這也是因為中古RPG最主要的舞臺就在舊世界,而非其他地方。在最初的設定里,人類、矮人和精靈都是生活在舊世界的野人,后來變成精靈是原住民,有自己的文明并只是被古圣引導學會了魔法,而人類和矮人都接受了古圣或多或少的改造。直到10000年前老史蘭(Old slann)的到來,他們是起源于數百萬年前的外星人,擁有穿越不同世界的跳躍技術,然后他們?yōu)檫@個世界的野人原住民們帶來了文明和興盛(尤其是精靈)——當時還沒有“古圣”這個設定;在第三版泰格里斯的筆記里,則表示古圣創(chuàng)造精靈并教他們學會魔法后精靈就開始發(fā)展自己的新信仰并催生出了自己的精靈神(在ET里設定寫明了精靈神是上一個輪回的幸存者)——但不管怎樣舊世界的這些人類秩序神都和世界形成或者創(chuàng)造種族沒什么關系是肯定的。

首先我想說清楚這群神都是干什么的,因為帝國生活太危險朝不保夕所以只有白癡才沒有信仰,說明了在中古要是一個帝國人不信神幾乎不可想象,然后這群神可以給信徒祝?;蛘邉e的一些什么好處,他們也需要被供奉,所以必須要有神廟、貢品和祭司,就這點來看帝國神還是挺難伺候的,但從這些設定上至少看得出來帝國的這些神就是傳統魔幻作品里的那種神——比如龍與地下城,受人香火然后為他們的信徒加點buff,很像做買賣(其實戰(zhàn)錘的這種設定也算是魔幻RPG比較統一的設定套路)~在第四版跑團書第202頁,將帝國的神分為古神、經典神和行省神三類,古神指的是在帝國建立之前就已經很有市場的信仰,起源一般是部落時期的人類,這一類神的崇拜也是帝國的官方早就承認的正牌宗教,古神有荒野和自然之神塔爾和他的另一面大地之母拉雅、白狼神尤里克、死神莫爾、海神馬南;經典神比起古神來則是“資歷”較淺的一類神,通常是由提利爾、艾斯塔利亞或者邊境親王領傳來的信仰,經典神指的是生育女神莎雅、騙子神拉納德、正義女神瓦雷娜和戰(zhàn)爭女神美狄亞,而且凱恩也屬于經典神,是很地下的信仰;最后一類也就是行省神,都是來自大大小小村落縣鎮(zhèn)甚至樹林河流處的小眾信仰,這些信仰一般沒有太系統的組織。
順便說一下西格瑪不算以上任何一種神,他是特別的。
我的確覺得“市場”這個詞挺恰當的,因為帝國的神魚龍混雜,神廟有大有小有新有舊,既沒有統一的造型類型也沒有什么嚴格的場地要求,在窮鄉(xiāng)僻壤可能也就是立個神龕牌位之類的東西就算是祭壇了,而規(guī)模較大的神殿就擁有財產和眾多的神職人員,更牛掰的就是好幾座大神廟都供著同一個神,某些小神或者旁門左道神就沒有如此的待遇,比如拉納德(Ranald)——他是騙子、小偷和賭徒的神,沒有固定的神廟,只有私下供奉的神龕或者秘密供奉的公共祭壇(不過這是他的屬性決定的)。
這種各司其職的多神設定其實源于中古世界凡人普遍的自然崇拜,而這種自然崇拜并不像現實中的希臘多神教或者北歐多神教那樣最后被十字架打?。ㄔ诘谝话媾軋F書里明確寫了這種崇拜很像現實里的古希臘人),而是分化成了一個個不同的宗教團體(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這些神真的會顯靈),擁有各自的牧師、修女甚至圣殿騎士(某永世神選以前就是干這個的),這種教團擁有一定的司法獨立權,在某種程度上加入他們算得上“遁入空門”從此只對教團的領導服務而非世俗領主??梢哉f帝國有多少神就有多少個教派,他們之間并不會互相視為“異端”——因為虔誠者馬格努斯在擊敗混沌入侵后制定了“帝國宗教代表大會”制度——所有帝國內被官方認定的宗教頭頭每過五年都要開會一次,靠談判解決問題而不是靠拳頭——皇帝當然是大會主持者,除了被帝國官方認定的十名大神以外,其他有影響力的教派也都可以出席此會議。

舊世界的這些人類的神獲得信仰的原因已經說了——他們真的可以為信徒帶來一些信徒所渴望的東西,那么具體是什么呢?和精靈不同,精靈的神并不會給他們帶來祝福,精靈只把魔法看做唯一的神跡,比如信仰庫諾斯就可以使用野獸系魔法而信仰阿蘇焉就可以使用光明和火焰系魔法,有關精靈神的內容以后有機會詳細說。在4版跑團書里,將人類神的神跡歸為兩類——祝福(Bless)和神助(Invoke),簡單來說就是類似于牧師和祈禱和圣騎的請求神力上身,每個教派的信徒都可以擁有6種不同的祝福和各自神明不同的奇跡,但這兩樣都有技能要求,也有失敗概率,從這點上來說當初某永世神選禱告失敗的時候沒準只是因為他是個非酋~關于各種祝福和奇跡的類別這里不再一一列出。(順便說一下6種祝福只是RPG系統需要,并非背景設定)
也就是說舊世界人類信仰的這些神明確實是貨真價實的神并非宗教創(chuàng)造出來的騙人玩意,給的也是實打實的恩惠或者好處(雖然條件有點苛刻),那么現在就要談談他們具體的身份了,比如上古卷軸里的圣靈和魔神是創(chuàng)造世界的高等存在或者與之同等的存在并擁有自己的神域;龍與地下城的神則也是類似的高等存在,中古的神除了混沌神以外似乎并沒有自己的神域,亞空間也算是一個比較確定的混沌神域(因為不少人都真正去過),而莫爾也擁有自己的死者世界,但拉納德和西格瑪就沒有獨立的神域,所以神域對于這些中古的神來說不是什么必要條件;第二、三、四版跑團書都沒有說明舊世界人類信仰的這些神到底是什么,只說明了因為生活條件太過險惡,他們需要信仰和庇護,這是不是催生這些神的原因?我想可以從西格瑪成為神這個事實來看看中古在這件事上的態(tài)度。
都知道西格瑪一開始只是個人類,在他消失后,帝國歷73年西格瑪教派成立,他也就此被信仰為神并確實靈驗,他可以成為神就說明“神格”這個東西是存在的(西格瑪教派初代大祭司宣稱),只要獲得“神格”就可以成為神(雖然不想提ET但我還是想起了吃了死神的納老爺,如果不是詛咒他的確在ET就可以成為神),獲得神格的方式可以是殺了原有的神——這說明神是可以被擁有強大力量的存在殺掉的,在納老爺三部曲里也明確的說明了只要尼赫卡拉沒有活人,諸神也都將消亡——這幾乎已經是實錘諸神都是信仰力量所產生的人格化實體能量(起碼尼赫卡拉這群神是這么回事),在ET里又有證據說明地底神莫斯利安和死神莫爾其實是同一個神,那就等于說舊世界人類這群神也都是同樣的感情能量聚合體,在帝國人和提利爾人、艾斯塔利亞人的看法中,也不乏支持麥美狄亞一開始也只是個女性戰(zhàn)士的看法,這樣看來要成為神必須要有信仰和傳說——就好像上古卷軸的塔洛斯和圣杯戰(zhàn)爭的英靈那樣(當然上古里成為神的辦法要多不少)。
那么神格到底是什么?這個詞帶有一種“被確定有這個資格”的味道,或者有這玩意就是科班出身沒有就是赤腳行醫(yī),那這是誰確定的?誰授予的?有了跟沒有有什么區(qū)別?在第四版帝國軍書里,初代西格瑪大祭司宣稱尤里克給他神諭,西格瑪已登神位,諸神已承認他的神格——就是說西格瑪被承認是他們這個圈子里的了,而在1版RPG戰(zhàn)役書《燃燒的帝國》里,表示西格瑪加入秩序神是一種對其靈魂的升級,也就是說“神”在中古的世界里是最高級的生命形式(的確,他們有思想),納老爺雖然也超脫凡間不墮沉淪,但沒有“神格”這個官方認證那也只是旁門左道。

寫到這我突然意識到直到ET前,GW都沒有直面過這些神的本質或者深入說明過,西格瑪降世需要附身,因為他沒有軀體;尤里克也需要附身因為它也沒有軀體;就連凱恩也需要通過他的劍去附身泰瑞昂~然后附身對象死了他也得跟著死——也就是說這些神都不是實體的存在,或者說他們無法以實體現世,他們都只是一種特殊的強大能量,擁有人格以及一定的特殊傾向,他們和混沌比起來區(qū)別也只在于性格的不同和混沌的力量更強更純粹,例子就是斯卡布蘭德砍恐虐那一斧子——他確實砍到了恐虐,但那是在亞空間里,恐虐和他的大魔們本身就是魔法能量的聚合體,用哆啦A夢的話來說就是“都在四維空間里當然碰得到啦!”
所以就本質上來說——在ET里,這些舊世界的人類神被表明和混沌神沒有區(qū)別,他們也都是存在于他們自己“神之世界”的真神,但他們需要來自凡世的信仰,需要特定的感情和需求——這也是他們和混沌神最大的不同——而混沌神的來源是不管是否有需求,只要擁有智慧的生物還存在,他就必定會有的感情和欲望。
其實ET的這個解釋老實說很牽強,或者說整個中古的神設定本來就是亂七八糟的,秩序神只屬于中古世界的特定那一小群信眾,而且是信眾創(chuàng)造了神,他們的力量在后來的越來越新的設定中漸漸無法和混沌相比,也就是說他們只是存在于虛空的一種能量生物,但同時凡人也可以成神,這些虛空的能量生物還擁有“神格”這種可以被奪走的“資格認證”,而且這些神叫什么是怎么傳播開的如果他們不是騙人的宗教~我想這種馬虎的設定是因為GW一貫的方針——諸神只是一個背景,并不是每個主要角色和故事走向需要去關心的事情,加上GW出了名的愛賣關子~直到ET的時候GW才發(fā)現原來這些神到底是怎么回事根本就沒說清楚過,你可以認為他們都是基于傳說和凡人的傳奇事跡慢慢形成的信仰催生出的神,也可以認為他們都是凡人死后因為某方面的事跡太過著名而擁有了信徒和神格——GW一開始就試圖將他們的關系打造成古希臘奧林匹斯神系的類似物。
?
下面的內容是對舊世界主要的宗教教派組織進行的介紹。
海神馬南的教派(曼南恩)
海洋之神的神廟大部分都在沿海城市或者港口城市,總部在瑪麗恩堡的港口,占了整個港口面積的四分之一,總部的神廟非常宏偉,有一座巨大的海神雕像。其他的小神廟或者窮鄉(xiāng)僻壤則會在街頭巷道立一些小型的神像。
馬南的教派沒有武裝集團,全部都是牧師,他們的主要特殊團體是一個叫“信天翁”的組織,里面的牧師都是舊世界水平頂尖的領航員,為商人或者軍隊提供領航服務可以抵消他們的什一稅,也可以收取十分高昂的雇傭金,因為信天翁的技術高超,所以盡管收費不菲但依舊非常受歡迎。

死和夢之神摩爾的教派
“摩爾的花園”指的就是墓地,死者會在這里被火化,摩爾的神廟也就是舉行葬禮的地方,所以死神的神廟基本就是光禿禿的石頭建筑,里面放滿了蠟燭充斥著薄霧,這里也提供為民眾占卜預言的服務,摩爾的神廟之間聯系頗少,但每十年他們會在提利爾的盧奇尼舉行牧師大會。
摩爾的特別團體有兩個——裹尸布團和預言團,裹尸布團的主要工作是守衛(wèi)大大小小的墓地,在自己的責任區(qū)阻止盜墓賊和死靈法師,他們看上去很難接近,但民間有很多他們行俠仗義古道熱腸的故事;預言團的人數則少很多,而且極少遠離自己的神廟,他們的日常主要是練習占卜和解讀預兆,而且經常處于恍惚狀態(tài),如果一個預言團的人出門遠行,那肯定是看見了什么要他必須這么做的預兆,預言團的人和魔法師們關系挺不錯,他們之間經常分享技藝和秘密。

戰(zhàn)爭女神麥美狄亞的教派(美爾美狄亞)
總部在艾斯塔利亞的瑪格麗塔和提利爾的雷馬斯,因為倆地方的人都覺得麥美狄亞是本地人。而且在對阿拉比的戰(zhàn)爭中麥美狄亞的神廟都被視為圣地,尤其是瑪格麗塔在舊世界的認可度比較高。在艾斯塔利亞和提利爾的每座城堡里,都有一個麥美狄亞的小神廟,而且在市鎮(zhèn)鄉(xiāng)村都能找到不少,在巴托尼亞和帝國的南部,依舊可以找到麥美狄亞的神廟。這些建筑物是典型的南方風格——螺旋形圓頂,外壁以武器裝飾,內里是女神的雕像。而在南方王國的街頭巷尾,都能找到女神的神龕。
麥美狄亞的教派擁有自己的圣殿騎士和戰(zhàn)爭祭祀,戰(zhàn)爭祭祀的團體叫做“鷹之團”,主要工作是為南方王國的軍隊和傭兵團提供助力,而圣殿騎士則一般是在神廟或者領主的命令下從軍——尤其是在對抗阿拉比的戰(zhàn)爭中。

騙子和偷竊神拉納德的教派(拉諾德)
錘戰(zhàn)的戰(zhàn)斗開始前,搖魔法之風時,玩家們都會感謝或詛咒這位神明吧,他被認為是摩爾的堂兄弟,騙子神拉納德沒有正規(guī)的神廟,也沒有什么正規(guī)的宗教組織,連公共神龕通常也都是在比較窮臟亂的地方或者賊窩里,靠著各個大大小小的“神龕俱樂部”人員來對它們進行維護,一旦某個拉納德的神龕被發(fā)現通常都會被周圍民眾打得稀巴爛,只能再找個更隱蔽的地方重新做一個放好,一般來說在賭場和商人行會里都會有私有的拉納德神龕。但在舊世界拉納德的神廟也不是一座也沒有——在瑪麗恩堡就有一個而且金碧輝煌——對于幾乎全民皆商的瑪麗恩堡來說拉納德是他們最喜歡的神。
因為沒有系統的組織,拉納德的牧師并不是被系統訓練出來的而是師傅帶徒弟教出來的,這些牧師喜歡冒險、新生事物而且知道愛惜生命,通??梢栽谫€場和賊窩、貧民窟里找到他們。

慈悲和治愈女神莎莉雅的教派
最著名的莎莉雅神廟在巴托尼亞的首都哥隆尼,這里也是朝圣者和得重病的人最喜歡去的地方。莎莉雅的神廟和神龕在舊世界的每個城鎮(zhèn)鄉(xiāng)村都找得到,每個國家首都的神廟牧首都是該國的教區(qū)首領,莎莉雅的牧首們不限性別,但哥隆尼的牧首必須是女性,這些國家級牧首每六年會在哥隆尼舉行一次議會,該議會是莎莉雅教派的最高權力機構,哥隆尼牧首是組織者。最大的莎莉雅神廟在帝國的阿爾道夫,不但裝潢華麗而且外觀圣潔,這里是皇帝的御用醫(yī)院,同時也是帝國最大的婦產科醫(yī)院。
莎莉雅的圣地在黑火隘口的海利格爾堡,傳說2000年前女神曾在這里顯圣。莎莉雅的教派也沒有武裝集團,幾乎全部都是沒有戰(zhàn)斗力的醫(yī)療人員,而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失去父母或者被遺棄在莎莉雅神廟門口后被教團收養(yǎng)的孤兒。

帝國之神西格瑪的教派
該教派有軍隊般森嚴的等級制度,最高首領是穩(wěn)坐阿爾道夫西格瑪大神殿的教派大宗師(比如無情者沃克馬,大宗師和大誦經師的身份經常被相提并論),其下是努恩和塔拉貝海姆的兩位大誦經師,再往下是18位一般誦經師,這21個人是西格瑪教派的樞機團,大宗師則是總領導,在大宗師死后,誦經師們會在阿爾道夫的西格瑪大教堂開會,在他們中間選出下一個大宗師。因為矮人和西格瑪的交情,樞機團的成員都有一個矮人名字,這個名字只在成員之間舉行儀式時使用。這些樞機成員通常肥胖、有錢、貪戀權力,他們極少上過戰(zhàn)場,關心的事情也只有自己的財產、美味的食物和美貌的女人。
西格瑪教派的主要特殊組織有三個——火炬團、凈化之火團和鐵砧團,火炬團的工作是舉行宗教儀式和組織圣日的活動,他們一般都呆在神廟里,也是最像傳統牧師的一個團體;凈化之火團里有一般牧師和圣殿騎士,他們的工作是尋找異端或者邪惡的魔法使用者并消滅他們,很像領主們私人雇傭的獵巫人,而且他們之中偶爾會出現混沌的信徒(某永世神選又躺槍);鐵砧團的工作是出游傳教,宣講西格瑪的言行和帝國的法律,這個團里不但有牧師還有不少律師和苦行僧。除了這三個主要的組織,西格瑪教派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騎士團體。

荒野之神塔爾和大地女神拉雅的教派
他們的宗教沒有總部,一般就是在森林和高山圍一個石頭做的圓環(huán)就算是神廟——這也是他們最古老的崇拜形式,可追溯到人類的上古時期,而翡翠法師也喜歡在這些石頭圈里練習咒語,就算是個神廟。通常也是個很簡單的石頭壘的屋子,而在帝國北部的一些老神廟,用的可能是茅草的房頂,神廟里空空如也——只有個壁爐上掛著一些動物骨頭,而拉雅沒有特定供奉她的神廟。在荒野和鄉(xiāng)村可以找見他們的神龕,塔爾被供奉著動物的骨頭而拉雅則是花束。
該教派的組織形式是兩個大主教,其下是高等牧師,再往下是一般牧師組成的牧師會,高等牧師經常在石環(huán)、神廟或者神龕處召集一般牧師開會,舉行定期的儀式或者維護神龕,大主教則告誡高等牧師注意宗教事務不要在世俗事務上花費時間。這個組織其實很松散,有的牧師會住在荒野里,有的會住在鄉(xiāng)村猶如農夫,塔爾和拉雅在很多地方也被認為是一些別的神的化身,比如在米登領和塔拉貝克領漁民叫塔爾為河流之父卡羅格,獵人管他叫野獸之主卡諾斯,拉雅被某些地方叫為狩獵女神哈雷斯。

白狼神尤里克的教派
總部位于米登海姆的尤里克大神殿,在帝國的東部也有一些神廟,在神廟的頂上都有石頭雕的尤里克像,在門口則有狼頭雕像裝飾,在門后通常是一個巨大的火盆,其后則是狼神的巨型雕塑。米登海姆的狼神總部則非常像一個城堡,在大殿后面有超過2000個神職人員的房間,眾多小神殿環(huán)繞著正中的總部,還有眾多的私人建造的神殿,在主殿的二樓還有訓練室和宗教學院以訓練牧師和修士。
尤里克教派分為牧師團和圣殿騎士團,他們之中最著名的團體叫做怒號之狼,這里的牧師都是訓練有素的戰(zhàn)士,隨時準備去和野獸人或者其他來犯米登海姆的敵人干架,尤里克的信徒其實和軍人差不多,必須會戰(zhàn)斗。而這些牧師通常也只會對其他人灌注勇氣和對勝利的渴望,而不是怎么從戰(zhàn)場上活下來。尤里克的圣殿騎士相比之下則有名得多,怒號之狼的圣殿騎士則是其中的翹楚,他們是最早成立的圣殿騎士,也是最強的,他們不戴頭盔,使用雙手錘。

正義和知識女神瓦雷娜的教派
同樣沒有固定的總部,但各個神廟之間聯系都很緊密,時常交流情報和信息,因為教派人員學識淵博能說會道,不少領主都委托他們進行非官方場合的外交活動,而很多隱藏的戰(zhàn)爭危機也都被他們所化解。
每個瓦雷娜的神廟都有一個主事的高等牧師,這個人除了管理主要宗教儀式以外主要工作是管理神廟的圖書館,而神廟的牧師們會選出他們之中公認最具智慧者擔任此職。除了日常的工作以外還有不少牧師會加入奧秘教團,這個組織的任務是去尋找被遺忘或者失傳的知識,他們通常會和冒險者、光明法師一起行動,但他們找到的知識并不是一定會發(fā)表——尤其是關于混沌的,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會放棄這些知識,所以在神廟的圖書館里經常能找到一些很有趣的東西。
?
?

?
舊世界的各種人都有信仰,而且是各取所需——水手拜馬南、商人拜莎莉雅、農夫拜塔爾、士兵拜西格瑪或者尤里克等等,這說明在帝國或者別的人類國家信仰和崇拜并不是一種宗教活動,而是一種生活日常,就連貴族也大多會把某個神的標記放在家徽里或者繡在衣服上,這不單單是以表敬意,也是為了更多的庇護,下表就總結一下在帝國,眾神對民眾的生活的一些影響。
?

?
在錘子世界,一般都使用帝國歷作為統稱的歷法,帝國歷一年有400天,12個月,每個月有32或者33天,另外有6個“中間日”作為重要紀念日或者節(jié)日存在,不計入任何一個月里。
帝國歷的每星期有8天,舉例子現實中的每周日本以金木水火土日月來稱呼而西方以monday到sunday來稱呼,在帝國歷中則是“周始日”(Startweek)、“工作日”(workday)、“征稅日”(levyday)、“市場日”(Marketday)、“烘焙日”(Bakeday)、“報稅日”(Taxday)、“國王日”(Kingday)和“休息日”(Holiday)。
而在月份的稱呼上,帝國歷就比較麻煩了,因為每個月不是都叫“month”,稱呼很雜,所以我還是寫在表里面,各位同學可以參考對照,就像星期一樣,為了方便還是注明一下直接以數字稱呼的月份的實際名字,另外這個表里也說明了主要的帝國宗教節(jié)日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