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也更輕,而且更全能 — Y9000X 2022 評測

拯救者 Y9000X 2022 的定位今年發(fā)生了一些改變,上一代還主圍繞著全能型輕薄型為主,而這代則是在盡可能輕薄的同時讓整機的素質全方位增強,比如說更強的散熱配合最高英特爾? 酷睿? i7處理器和最高 RTX3070Ti 的顯卡,性能會有明顯提升,更大的電池也讓它對于電源的依賴更小,廢話不多說直接來看評測。

*/全文基于 Y9000X 2022 版: 酷睿?i7-12700H + RTX 3060 Laptop,512GB SSD,16G DDR5 內存, 2560*1600 分辨率+165Hz 高刷,首發(fā)售價¥8999 元。
優(yōu)點:
自定義性能模式能達到很高的性能釋放(CPU 45W+GPU 98.5W)
野獸模式下(125W)的散熱和噪音表現不錯
設計、做工、質感均有提升,還有許多細節(jié)優(yōu)化
16:10 高刷高分高色域屏幕,還有極高的屏占比
99.99Wh 少見的超大電池
相比上一代接口規(guī)格更高,數量也更多
不足:
相比上一代重量和厚度有所增加
自定義性能模式散熱壓力大
設計與體驗:
2022 版的 Y9000X 采用了全新的模具,以容納它更高的硬件規(guī)格以及更強的釋放,并且在工藝工序做工等方面相比上上一代投入的也更多。

它的設計延續(xù)了拯救者一貫的視覺風格,但在細節(jié)方面做了不少調整。比如四立面經過 CNC 高亮處理的邊框,手感摸上去十分順滑,而且有一種瓷實的厚實感,屏軸設計相比上一代也更加簡潔。細看的話還可以發(fā)現 AB 兩邊與 C 面邊緣實際上并非持平,而是往內壓縮了 2mm 左右,這是一個非常取巧的設計。

從它的屏幕邊框就能看出,肉眼可見的相比上一代窄了太多。左右邊框只有 2.5mm 左右,上邊框即便集成了攝像頭和 Mic,但的寬度依舊僅有 5.1mm 左右,而最大的改變實際上是它的下邊框,直接從 20.8mm 降至 8.36mm。四面超窄的邊框讓它的屏占比達到了少見的 93.3%,不管是辦公還是游戲,都能增加不少沉浸感。

而更重要的是,這次屏幕本身的升級也很大。首先是從 15.6 英寸 16:9 來到了 16 英寸 16:10,縱向空間更大。而它的面板本身采用的是與我們之前測試的 Y9000P 相同,來自京東方的 NE160QDM-NY1,有著高分高刷高響應的特點。
屏幕本身支持 165Hz,分辨率為 2560*1600 亮度 500nits,有 G-Sync、HDR 400 、Dolby Vision,以及 TUV 低藍光+DC 調光的護眼功能。我們也實測了它的色域表現可以做到幾乎 100% sRGB 色域覆蓋,同時色準的表現也很出色,達到了官方宣傳的平均ΔE<1 的水平。綜合來看,這是一塊在游戲本中綜合素質表現很不錯的屏幕。

這一代 Y9000X 由于下邊框縮窄的緣故,雙 Mic 來到了凸劉海上,攝像頭升級到了 1080P 級別。

拯救者系列的鍵盤一直延續(xù)的很好,簡介易上手,尤其是它的布局設計合理還有全尺寸方向鍵,還有非 Fn+Q 快速切換性能,以及這次新增的 Fn+R ,能夠快速切換 60Hz 長續(xù)航或 165Hz 游戲場景使用。

它的電源按鍵也是獨立的,周圍圓形燈環(huán)還根據不同性能狀態(tài)顯示不同顏色。Y9000X 還在電源上集成了指紋識別,支持關機狀態(tài)按下就能實現開機+刷指紋兩步操作,使用起來很方便。另一點,這次還新增了 Modern Standby 功能,這也需要額外的硬件支持才能實現,這些小細上的調整優(yōu)化,都可以有效的提升使用體驗。

這次 Y9000X 的接口提升也非常大,布局也進了調整。右側原有的兩個雷電 3 接口移到了左側并升級為雷電 4 +全功能 USB-C(均支持 135W 供電),原有的 SD 讀卡器也就是音頻接口移動到右側,保留的攝像頭開關。

后方新增了一個 USB A,達到 4 個 USB A(2*3.2 Gen 1+1*3.2 Gen 2),HDMI 也升級到了 2.1 規(guī)格,最后是一個 DC 口,整體的規(guī)格和數量已經超過絕大部分游戲旗艦機型。

它的底部也進行了調整,增大了進風口面積,左右下角的音頻相比上一代也有所提升。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這次 Y9000X 的 C 面結構也進行了改進,第一個是增加了鍵盤輔助進風的面積,第二個就是由原來的 D 包 C 結構調整為 C 包 D,并進行了切角處理。D 包 C 的結構由于制造公差問題,在掌托前沿位置容易出現隔手情況,這也是大多數采用此結構的筆記本都會有的問題,這次 2022 版的 Y9000X 也很好的進行了規(guī)避。
內部設計:
Y9000X 2022 版本的拆解跟上一代一樣簡單,擰下底部 8 顆螺絲就能輕松取下底蓋,完整的看到內部結構。

可以看到全新的 Y9000X 的內部布局與上一代區(qū)別很大,相同的是依舊是有很大散熱模組,接口依舊有加固,下方的電池容量由上一代 71Wh 直接升級到民航的極限 99.99Wh,非常期待它的實測續(xù)航表現。

Y9000X 2022 的散熱系統(tǒng)可見的比較一代更加大和厚實,顯存、供電、8G 板載內存均有蓋板覆蓋。這次的熱管數量達到了 5 根,一根寬厚的 D10 規(guī)格作為主熱管連接 CPU+GPU,還有兩根 D6+2 根 D5 規(guī)格作為輔助散熱。風扇葉片和出風口鰭片的厚度和數量相比上一代均有所增加,一個可以增大通風量降低噪音,另一個則是增大散熱面積,更快的降低熱管溫度,提升散熱效率。

在擴展方面,Y9000X 內存采用 8G 板載+獨立插槽的方案也能夠理解,畢竟局限于機身厚度還有超大電池和散熱,已經沒有什么富裕空間。而且也本身給到了兩個 M.2 硬盤位,所以綜合來看它的內部擴展性并不差。

我手中這臺硬盤來自鎂光(Micron MTFDKBA512TFH),實測它的最大讀能做到 6.7G/s 左右,最大寫也能達到 4.5G/s 左右,屬于 PCIE 4.0 級別,長時讀寫也比較穩(wěn)定。
綜合來看,相比上一代,2022 版的 Y9000X 內部布局更加規(guī)整且緊密,基本沒有什么富??臻g。內部的細節(jié)處理也很到位,除了剛才提到的,在左右風扇上方還有支持底殼不變形的膠墊,還有導流棉防靜電貼,內存上還有金屬屏蔽罩,硬盤也有做加強散熱處理,每個細節(jié)都很到位。而它的散熱、噪音,性能、續(xù)航等實際表現會如何,我們直接進入實測環(huán)境。
散熱及噪音:

在測試之前,我們將散熱模式調整為自定義,并將 CPU+GPU 性能還有風扇轉數均拉滿,以展現它的最強性能。我手中這臺 Y9000X 硬件規(guī)格為酷睿?i7-12700H + RTX 3060,按照慣例我們先對它進行多次 R15 連續(xù)跑分測試,目的就是為了直觀地展現出它的 CPU 單獨負載性能變化:

從 R15 數據來看,CPU 首次瞬時滿載能做到 2801 的水平,后續(xù)平均也能保持在 2574cb 上下,長時滿載性能波動很小,這說明這顆 12700H 長期負載能能發(fā)揮很平穩(wěn)。

從我們記錄的 CPU 功耗、溫度和頻率表現來看,Y9000X 的 CPU 瞬時峰值功耗能達到 130W 附近,后續(xù)逐漸平穩(wěn),長時可以穩(wěn)定在 90W 附近,此時它的溫度達到 92°C,頻率為 3.6GHz。
熟悉我們的都知道,為了更準確的衡量筆記本的散熱性能,我們還會測試它的機身出風口溫度,因為我們認為出風口溫度和內部溫度越接近,就說明一個筆記本電腦的散熱效率越高,這個效率可以用 K 來衡量。
最終拯救者 Y9000X 2022 版的 K 值達到了 2.41,超過了游戲本平均的 1.5 很多,足以說明新一代 Y9000X 的散熱系統(tǒng)設計有著極高的效率,能夠將熱量快速導出到機外。
我們再來看它的鍵盤溫度和噪音表現;

先通過長時雙烤壓力測試讓內部溫度區(qū)域穩(wěn)定,此時 Y9000X 能夠達到 CPU 45W+GPU 98.5W 的水平,它的整機功耗已經達到 239W,CPU 溫度為 85°C,GPU 為 82°C。

因為測試的是自定義性能模式,有著接近 145W 的性能釋放,已經超過了散熱系統(tǒng)設計的雙烤 125W 功耗,所以目前狀態(tài)看起來鍵盤表面溫度有些偏高,核心區(qū)域平均在 39°C,最高溫已經達到 49°C,好在處于核心區(qū)域之外,并不會影響正常游戲體驗。掌托位置溫度在 31°C 附近,左右手區(qū)域為 40/44°C。我們也是了標準的野獸模式下,平均溫度能下降 3-4°C 左右,所以 Y9000X 的整體散熱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

理論性能:
噪音測試的則是雙風扇拉滿的狀態(tài),此時它的最高人位噪音為 50.2dBA,要比上一代的野獸模式高一些(上一代沒有自定義),切換到野獸模式后,噪音會有個 2-3dBA 的降低,在游戲本中屬于比較不錯的水平。從音頻曲線中可以看到它的頻率波動也比較小,所以聽到的基本都是呼呼的風聲,沒有尖銳的高頻異音出現。

這一代的 Y9000X 在性能釋放上要激進不少,新的 12代英特爾? 酷睿?在性能方面可以說是不負眾望,從 R23 的表現來看,單核成績已經達到 1750 pts,多核心更是達到 17983 pts,兩者的表現幾乎與我們之前測試 100W 的 Y9000P 2022 版不相上下。

即便 Y9000X 搭載的 RTX 3060 功耗只有 100W,但它的 TIME SPY 成績卻能達到 9113 分,要優(yōu)于 3DMARK 同顯卡同參數的平均成績,尤其是 CPU 的表現尤為優(yōu)異。

同時它的 Port Royal 也達到 5019 分,Fire Strike 更是做到了 19882 的成績,屬于該功耗下性能表現不錯的水平。具體游戲表現又會怎樣,我們直接進入游戲環(huán)節(jié)。
游戲實測:
Y9000X 是支持三模顯示切換的,我們在拯救者控制中心中將顯示模式切換到獨顯直連,并啟用自定義模式測試 FHD、QHD 兩種分辨率下的游戲幀率表。

在 QHD 超高畫質下,Y9000X 能做到 69 FPS 的成績,已經屬于流暢級別,而在 FHD 分辨率下則能達到 84FPS,幀率提升 21.7%左右。

在古墓麗影暗影的測試中,QHD 高特效下關閉 DLSS 后,Y9000X 能夠做到 82FPS 的水平,在 FHD 幀率提升更加明顯,達到 131 FPS,有著近 60% 的提升。

像類似彩虹六號這類 FPS,Y9000X 在 FHD 高特效下能做到 339FPS 的水平,可以完美的發(fā)揮出 165Hz 高刷屏的優(yōu)勢。如果你對畫質有要求的話,QHD 下也依舊能做到 235FPS,完全不用擔心是否卡頓。

看門狗軍團在 QHD 非常高的畫質下,幀率依舊能達到 61FPS 的平均水平,而在 FHD 下則可以做到 90FPS。

而眾生平等的刺客信條:奧德賽在 QHD 很高預設下為 67FPS 的平均幀率,FHD 則能做到 90FPS 左右。

賽博朋克我們測試的高畫質,這也是 Y9000X 為數不多 QHD 分辨率下小于 60FPS 的游戲,好在 FHD 下它可以做到 76.42FPS

綜合來看,大多數 3A 大作即便選擇不錯的畫質前提下 Y9000X 2022 基本都能達到 60FPS+ 左右的幀率表現,而在 FHD 模式下更是有著 22%~65% 左右的幀率提升。如果你對畫質和幀率都有較高要求,則需要選擇更高的 3070 版本,畢竟 RTX 3060 對于 QHD 分辨率還是有一定壓力。
生產力表現:
隨著 16:10 的生產力高分屏加入,Y9000X 2022 版日常辦公的體驗也會隨之提升不少,尤其是硬件規(guī)格和功耗表現相比上一代都進行了全面升級的前提下。

在 PCMARK 的測試中,應用程序測試僅達到 12738 分,而現代辦公的表現也只有 5909 分,這個成績表現比預期的要低一些,但是對于使用上來說,卡頓肯定不會卡頓的,這個完全能通過后期的調教優(yōu)化來解決,因為 Y9000X 的硬件規(guī)格對于日常辦公來說絕對是過盛的狀態(tài)。

而在更復雜的 Procyon 模擬 PS 和 LR 測試中,圖像修飾和批處理的表現都很不錯,可以做到 8366 的成績,這個表現基本能夠滿足絕大部分平面設計類工作。

而在視頻編輯渲染方面,6085 的成績相比上一代也是有著明顯的提升,日?;蛘咿k公生產環(huán)境使用并不會有太大壓力。

最后,如果你對工程類軟件有一定需求的話,除了少數幾款需要專業(yè)卡才能流暢運行軟件外, Y9000X 并不會讓你失望。
充電和續(xù)航:
在拆解部分我們看到,這次 Y9000X 的電池容量來到了 99.99Wh 級別,所以我們對它的續(xù)航表現極其期待,尤其是注重續(xù)航的游戲本市面上可選的并不多。

我們量屏幕亮度調整為 115nits,并將性能模式調整為 iGPU+靜音模式,開啟 WiFi,實測續(xù)航表現為 7 小時 50 分鐘,平均每小時大概 12.5W,稍微有些高,但也已經超越了大多數游戲本的續(xù)航表現。

在快充方面,Y9000X 提升非常明顯,給以看到它前 11 分鐘給的功率非常高,達到了 86W 左右,后續(xù)也能穩(wěn)定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實測 10 分鐘能充至 34%,30 分鐘就能達到 75%,充滿只需要 50 分鐘,充電速度非??臁?/p>
慢點評測結論:
就像開頭所說,2022 版的 Y9000X 定位發(fā)生了一些改變,為了發(fā)揮 12 代酷睿14核心/20線程的超高性能,它需要更好的散熱,另一方面它也更加的全面,屏占比更高屏幕素質更好,電池也是拯救者有史以來最大的,接口也變得更全能,這些都是相比常規(guī)游戲本差異化區(qū)別。

而在做工細節(jié)方面相比上一代也提升不少,ID 視覺設計也有所改變,比如 C 立面不再采用切邊設計,而是直上直下,雖然看起來會顯得厚重,但多出來的空間全部用在了內部堆料上,再加上三面金屬材質,讓它的重量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不少,達到了 2.18Kg。
拯救者也選擇了「曲線救國」的思路,用更小巧輕薄的 C135 電源適配器來拉低整機的出行重量,對于經常要帶電腦出門的來說,算上適配器之后確實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我覺得也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