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的詩《牡丹》借寫牡丹芳香獨開氣質(zhì) 抒發(fā)自己心中壯志情懷
皮日休(約838——約883),字逸少,后改襲美,襄陽競陵(今湖北天門)人。早年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間氣布衣等。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曾任太常博士。后參加黃巢起義軍,任翰林學(xué)士。巢敗,不知所終。詩文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部分詩篇,暴露時弊,反映民生狀況,繼承了白居易新樂府的傳統(tǒng)。有《皮子文藪》。

牡丹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這首詩描寫了牡丹在百花凋謝之時一花獨放、花色絢麗、花香萬里的特點,稱贊牡丹為百花之王。

前兩句“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strong>詩人賦予牡丹以堅強的性格,描寫它敢于在晚春末日一花獨放,先聲奪人,表現(xiàn)出牡丹的獨特優(yōu)勢。在這春色將闌、百花齊謝的晚春時節(jié),牡丹卻亭亭玉立,一花獨放,開始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芳香,使人在失望中又感到春的希望。牡丹有著驚人的生機勃發(fā)之力,能在眾多花凋謝之后才開始吐蕊怒放,穩(wěn)占春光。由此認(rèn)為牡丹應(yīng)該登上花王的寶座,享有“百花王”的佳名。

后兩句“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在寫牡丹花之美的同時,進一步寫其花香迷人,表現(xiàn)出牡丹絕代芳華的特點。牡丹有“國花”之稱,芳姿艷質(zhì)、花光萬里、無與倫比。不僅花色絢麗,端正大方,而且香飄天下,花香萬里。又因牡丹開放,時值晚春末日,正是百花凋謝之時,故詩人極力贊揚只有牡丹巍然獨立,花姿天下第一,百花之中香艷無雙。

全詩寫景平實客觀,抒情氣勢雄渾,既表現(xiàn)了對牡丹花色和花香最極致的贊美,又抒發(fā)了自己心中壯志情懷。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