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800億身家女首富毀于炒房?
1
溫州商人,在中國當代商業(yè)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他們是改革開放后,敢闖敢拼的典型,硬是在“七山兩水一分田”的山區(qū)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幾乎家家做生意,戶戶有海外關系。溫州人聰明如此,有人懷疑他們是猶太人的后裔。
有很多影視作品,比如《溫州一家人》《雞毛飛上天》等電視劇,展現(xiàn)了溫州人在白手起家,在改革浪潮下,率先富起來的故事。
電視劇有很多感人的臺詞,《雞毛飛上天》的女主角說:“別看雞毛很輕,不值錢,但它一遇到風就會起飛。”這可能是“豬在風口也能飛”的原版。
乘上改革東風的溫州人,迅速崛起成為一個商幫團體。2001年后,他們四處抱團出擊,瘋狂在全國重點城市買房,足跡從黑龍江一直買到海南島。
所到之處,房價一片大漲,溫州炒房團一夜間名震天下,以至于有的開發(fā)商為了好賣房,主動編造溫州炒房團正在秘密購房的消息。
隨著地產經(jīng)濟的遇冷,溫州人不再有點石成金的魔力。
今年5月下旬,深交所正式向溫州女首富周曉光下達了退市決定書,其名下的上市公司ST新光于6月1日進入退市整理期,15個交易日后將正式退市。
要知道,5年前,周曉光還以800億身價,被胡潤百富榜評為“浙江女首富”。5年后,這位誕生于溫州的女首富倒欠了632億,資不抵債,連破產重組都無法推進。
周曉光是溫州商人的一個縮影。她起家于小商品,早年走街串巷叫賣刺繡花圈,有了點積蓄后,在義烏開了家做批發(fā)的店鋪,利用臺灣和香港大客戶的關系,生意蒸蒸日上。
于1995年拿出全部積蓄的700萬元,開了一家飾品加工廠,巔峰時,加工廠的商品壟斷了義烏40%飾品出口。
命運轉折發(fā)生在2003年,周曉光眼見老鄉(xiāng)們通過炒房發(fā)了大財,心癢難耐,決定轉型進入房地產市場,并購了一家名為萬廈房地產的公司,當起了開發(fā)商,與主業(yè)飾品生產漸行漸遠。
眾所周知,房地產開發(fā)需要大筆資金。萬達王健林曾說,業(yè)內一般通則是,總價100億的工程,自己拿20億做本,拿到土地開發(fā)權后,以土地做抵押,向各種金融機構借貸,貸款40億保證施工并開始預售,完工后再賣一輪,回籠資金,還完貸款和利息后,還能賺10-20億。
地產開發(fā)利潤確實誘人,一個樓盤就能賺十幾個億。但負債也高,5、6倍杠桿率非常常見,有的利用“抽屜協(xié)議”甚至能把杠桿推到10倍。
這幾年為什么地產公司總是債務暴雷?就是高杠桿+樓市遇冷+金融收緊,三重壓力下的結果。
2
2003年-2016年,周曉光的新光集團與高企的中國樓市一起翩翩起舞。雖然公司負債很高,但只要樓一直在建,現(xiàn)金流不斷,新債總能還上舊債。
房地產的成功,大大刺激了周曉光轉型的步伐,她不再滿足于靠生產一件件小飾品積累財富,地產、金融、投資才是新時代的商業(yè)模式,作為敢為時代先的溫州人,怎么會錯過如此機遇?
在金融上,周曉光投資了一家名為“百年人壽”的保險公司,或許她內心有意把百年人壽打造成新光集團的融資平臺,為新光集團提供新的資金來源。
可惜,百年人壽業(yè)務做得一塌糊涂,各項指標在保險業(yè)中排名墊底,還被監(jiān)管部門撤銷了互聯(lián)網(wǎng)保險的資質。經(jīng)常有投保人抱怨拿不到賠償金,被百年人壽套路了。
在投資上,周曉光豪賭了幾家擁有上市潛力的公司,只要公司上市,一本萬利。
以成功IPO的西域旅游為例,這是周曉光唯一賭對的上市公司,但西域旅游上市第一年即虧損,創(chuàng)造了A股最快“戴帽”紀錄。
2016年-2017年,周曉光迎來了人生最輝煌的時刻。2016年,新光集團借殼上市,周曉光財富一夜暴漲百億,在胡潤地產富豪榜上名列53名,成為中國地產江湖的一方諸侯。
2017年,她又以800億的身價被胡潤百富榜稱為“浙江女首富”。1985年,沿街叫賣刺繡的小姑娘,在30年后成了浙江女首富,這就是改革浪潮釋放出來的巨大紅利。
清華北大不如膽大,說的就是周曉光這類富豪。他們的暴富與個人素質和能力無關,膽大+運氣=成功。
等到2018年,房產政策一變,他們的財富猶如鏡花水月,百億商業(yè)大廈一推即倒。
2018年,新光集團被曝30億債務無法償清。為什么如此大的一個新光集團,才短短一年時間連30億都拿不出來了?
原因很簡單,在嚴控地產政策下,新光集團搞不到新的貸款,無法再玩借新債堵舊債的套路。換句話說,新光集團早已是一家空殼公司,2018年的調控只是加速了債務問題爆發(fā)的速度。
2019年,新光集團直接進入破產重組階段......距離周曉光登上浙江女首富僅兩年時間。據(jù)一位小額債權人介紹,新光集團資產構成極為復雜,破產重組進行得并不順利。
2020年,破產重組終于出了結果:新光集團資不抵債,無法重組,建議直接破產。消息一出,各大債權人蜂擁而上,慌慌張張給新光集團還值點錢的資產貼封條,以挽回損失。
3
號稱800億身價的溫州女首富,3年內光速破產,清理債務后發(fā)現(xiàn),公司資不抵債,無法重組。
幾十家債權人紛紛登門搶奪值錢資產,女首富被迫拍賣自家別墅、豪車,所得兩億多現(xiàn)金仍是杯水車薪。事實證明債務融資行不通了。
據(jù)統(tǒng)計,周曉光的總債務高達632億元,她分別向浙江銀行、大連銀行、恒豐銀行等十幾家銀行貸款,每家貸款額度從2億-20億不等,另有十幾家信托和金融機構貸款,如北方信托、西藏信托、中信信托、西部信托、華融金融等。所有負債均為債務融資,無股權融資。
現(xiàn)在,新光集團資不抵債,無論銀行還是信托都不可能收回所有貸款,這些損失誰來承擔?
為什么我們的金融機構寧愿借錢給公司,也不愿意參股?實質上是我們的金融機構對企業(yè)沒有信心,覺得他們的股票不值錢,沒有借錢收利息穩(wěn)當。
我們的大A多少年盤踞3000點了?散戶都沒信心,更何況機構?沒有一個強勁且穩(wěn)定的A股市場,就無法改變企業(yè)融資過度依賴債務的模式,債務越多暴雷的可能性越高。
債務可以助推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但增速一旦放慢,市場預期降低,債務問題就會凸顯。我國的企業(yè)債規(guī)模已是GDP的160%,如果出現(xiàn)連環(huán)性債務暴雷,后果可想而知。
像周曉光這樣的企業(yè)家為何敢借這么多錢?一來,我們的融資渠道比較少;二來,上一輩的企業(yè)家目光有限,所知甚少,做生意完全憑直覺來。在他們眼里,企業(yè)賺不賺錢不重要,重要的是股價能維持高位給自己套現(xiàn)的機會。
據(jù)我了解,溫州人有錢后,大都不愿參與創(chuàng)新產業(yè)的投資,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或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幾乎見不到溫州人的身影,這與他們的名氣顯然是不相符的。
是溫州人沒錢了嗎?不是。溫州人依舊很有錢,只不過他們中大部分人有錢后,寧愿拿去放貸吃利息或買房收房租,也不愿意向新產業(yè)投一分錢,溫州老一輩的闖勁在新一輩人的身上已經(jīng)丟失了。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