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后日談00——它是怎么來的
思來想去,反倒是覺得思來想去這件事情本身就值得思來想去。

????????作為一個推理小說愛好者,同時也作為一個立志要寫出非同一般的推理故事的無業(yè)青年,閱讀推理小說,既是一個暢快的過程,也是一個思考探索的過程。但是總歸是一個坦率直來直去的過程。因此無論是個人記錄的讀書筆記抑或是同朋友的分享,我的觀點總是帶有很強烈的個人色彩。
????????主觀,可能是讀者的責任。畢竟作品一旦發(fā)表,作者已死。后來的讀者才是將書捧在手上閱讀的人,作者無意也沒有必要去控制讀者作何思何想。對于讀者而言,作者只是將故事場景呈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僅此而已。(起碼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不過我見識通常都比較淺?。?/span>
????所以就有這個“欄目”。(【抱歉】稱自己的閑話段落為欄目似乎有點自大和不知所謂,但是實在是找不到另一個詞來形容了)
????????后日談,顧名思義,就是之后的事情。那閱讀后日談,也可以顧名思義,就是閱讀之后的事情。因此不同于書單推薦,也不同于劇情解析的“三分鐘帶你看完”,本欄目主要以分享個人讀后感以及各種吐槽。(【嘿嘿】秉持一種“吐槽和自我吐槽”的文風)
????????所以說,主觀和大白話,是我在這個欄目想要達到的效果,并不是寫作水平有限。欄目基于我個人在閱讀過程中所作的記錄以及閱讀之后的整體感受構(gòu)成,旨在延長自己閱讀心流的同時,和潛在的讀者們找找共鳴。(【悲】不過實在是想不到會有什么人來看啊)也不知道是否會有人和我一樣有這樣的習慣、經(jīng)歷:在看完一本書,一部電影或者動漫,甚至是通關(guān)一個游戲之后,到搜索引擎上輸入與之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字。我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確實哪里沒看明白,想看看大家伙是怎么說的。而另一方面,則是想要知道別人是否與自己有相類似的觀點或者不同的觀點,講究一個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是一種大同。(人生就是要這樣適當升華一下自己,才能顯得活得還不錯)最終的結(jié)果是體驗各種藝術(shù)作品的快樂得到延申。
????????不過這種情況在我搜索推理小說的名字的時候鮮有發(fā)生。多的是千篇一律帶貨式的圖書推薦,有的是詳細但無法詳盡的劇情介紹,少的是對于具體劇情槽點的討論,沒有的是其他讀者對于評論觀點的回復討論。所以我想嘗試一種很新的東西,(【顧慮】話說以后這個梗銷聲匿跡之后再看到這里會不會覺得自己很蠢)在這里,或許很少劇情細節(jié)的描述,但是會有最主觀的讀后感受。希望讀到的朋友們(如果有的話)會產(chǎn)生一種“哈哈!原來不只有我這么想”或者是“???你怎么會這么想”的直接感受。
????????我總有一種感受,文字明明一直在跟著科學和生產(chǎn)力發(fā)展,但是現(xiàn)在肯將書拿在手上閱讀的人少之又少。(【沉思】也有一種可能,是我生活閱歷過分淺薄)文學之中,尤其是推理小說的各種獎項是越來越多,讓人眼花繚亂。但當我看著某寶上有口皆碑的某口棺材的搜索界面上的月銷數(shù)量時,還是忍不住陷入沉思。(這句子定語也太多了吧,該不會寫了個病句吧)我實在是很擔心這種事發(fā)生:有朝一日,我也能寫明白推理小說,設計出動人心弦的情節(jié),精巧絕倫的推理詭計,結(jié)果人們已經(jīng)不再愿意接受推理小說這個品類了。光是想想就讓人覺得心驚膽顫。
????????文字到底還能活多久,我不甚清楚,我只是希望那一天不會到來。也許用純粹的文字去講述文字會是一個很好的傳承方式?。?/span>(【狡辯】寫成推送一般圖文并茂實在太費勁了?。?/span>
????????于是就有了這樣的一個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