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感想(7)
信仰不是必需的東西。
一個人,當(dāng)他沉迷于某種東西,或是信奉某項義理時,他就有了信仰的萌芽。這種人一般會有所成就,因為這是他探索出來的信仰,是一般情況下對他自己最管用的東西,不論困苦或是福祿。
而對一般人來說,并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深究這些有的沒的東西,人們總是為了生活而不斷向利益趨近,所以,不少的組織/團體便借著稱號,去讓人們?yōu)樽约核?。這之中組織/團體得到了生產(chǎn)力,人們獲得了精神利益。所以有所信仰的人,應(yīng)該都是能不畏辛勞艱苦,是會主動努力奮斗的。
但回收一下:信仰不是必須的。
沒有精神上的支撐,人們所能依傍的只有血緣直系等親屬關(guān)系,但說句不好聽的,如果沒有親屬呢?總有一蹶不振的人,為了已經(jīng)逝去的人或物而悲傷到不能自己;卻也有依然如故的人,在自己的生活之路上,把其他人拉的越來越遠。既然心靈上缺少支持,就用自己彌補這缺失,以行動向世人詮釋:風(fēng)雨來時不懼,雷暴過后不驚。所以沒有信仰的人,應(yīng)該都是以實力至上的。
總結(jié)一句話:有信仰的人牛氣,沒信仰的人牛B。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