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 探訪已撤銷11年的隴海線楊連第車站
? ? 此專欄于2022.3.10更新
? ? 楊連第站,原名楊連第線路所,建于1924年,1958年修建復線時,將車站改為線路所?,F(xiàn)位于隴海線782km+600m處,線路所地處河南省陜縣觀音堂鄉(xiāng)境內,該所西側修建有楊連第大橋(原名隴海線八號橋),故取名為楊連第線路所。站房處于淺山丘陵區(qū)。車站南側200米處是現(xiàn)在的舊310國道。
? ? 觀音堂煤礦七八七專用線在此接軌,由觀音堂調車機車利用上行線往返取送車,構成單線行車。
? ? 線路所共有職工11人,值班員3人,助值員5人,售票員1人,行李員1人,站長1人。
? ? 旅客年發(fā)送量為5.8萬人。
? ? 線路所有固定信號機3架。上下行進站信號機均為值班員按鈕操作。電照明,通過色燈信號機,均有預告信號機。下行反方向進站信號機1架,距最外方道岔126米。
? ? 聯(lián)鎖為色燈電鎖器聯(lián)鎖,閉塞方式采用繼電半自動。
? ? 設電話3部,均在行車室。調度電話,各站電話為低音,集中電話為高低音,辦理行車通話等聯(lián)系事宜。車專電話設在站長室。
? ? 供電,水均由觀音堂煤礦引出。
? ? 客運設備:旅客土面站臺在上行線側,長60米,寬0.7米,高0.5米,面積430平方米。候車室49平方米。
? ? 拱涵3處,兩處位于站心西137米和433米,一處位于站心東17米。
? ?作為一個五等小站,楊連第站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這里曾經有一條年發(fā)送40多萬噸煤炭的觀音堂甘壕煤礦貨物專用線。后來煤礦產量日益下降,專用線報拆,楊連第站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了該區(qū)段列車的通過能力和運行速度,只能面臨被撤銷的命運。
? ? 2010年12月15日,隨著車站值班員王海燕在“運統(tǒng)46”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楊連第站原上行進站信號機變更為區(qū)間通過信號機,車站生產站房進行整體移交,這個擁有58年光榮歷史的車站就此謝幕。
?
資料參考:
1.三門峽車務段志(1985版)
2.洛陽鐵路分局志(1985版)
3.陜縣交通志
4.三門峽交通志
5.鄭州鐵路微信公眾號(2015年5月28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