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隨機接入子載波間隔的提問
老師我想問您一下,為什么隨機接入的子載波間隔要比常規(guī)的子載波間隔小的多啊,lte常規(guī)的子載波間隔是15khz,隨機接入的只有1. 25khz
一方面是Preamble的碼周期長度要達到839,滿足容量和相關性的要求,而且又不能在上行占據太多的頻域資源,按設計要求要保證這一個preamble在頻域占用6個普通PRB的資源,同時,還要留一些克服因為子載波間隔不同而造成的非正交的干擾的保護頻率資源,所以設計了1.25kHz這個子載波間隔。(7.5kHz的preamble道理是一樣的)。另一方面,實際上跟第一個原因是一致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IFFT或正交調制,子載波間隔小多少,就必須滿足每個符號的長度長多少,所以PRACH的時域單符號的長度要比普通業(yè)務信道符號長度長多少,所以,頻域間隔的1/12,時域長度就是普通符號長度的12倍,2018*12Ts(不包括CP),在時域的符號長度越長,或CP越長,就越能客服多徑效應,克服在初始接入過程中的對時延的估計不準的問題,也易于基站“捕獲”到每個用戶preamble。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