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精神病院實錄,患者說話太有哲理,看完感嘆究竟誰“病”了!

打了一堆,發(fā)不出來,看來現(xiàn)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就這樣了。下面這個是我在去年除夕志愿幫助精神疾病患者的經(jīng)歷分享,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https://w刪ww.coo刪lapk.co刪m/feed/42691521?shareKey=NW刪M2N2E0Yzg2NzhkNjNjY2NmYWQ~&shareUid=23547116&sha刪reFrom=co刪m.coolapk.market_13.0
本來我是不打算去的。但是,當我見到他(她)們,與他(她)們進行互動后,我決定以后每年除夕都花些時間陪伴他(她)們。
今天是大年三十,本來我準備在家舒舒服服的躺平一天,結果我爸說他們醫(yī)院有個“給精神病患者送溫暖”的活動,希望我能參加。本來我是比較抗拒的,第一個是懶,第二個確實是不愿意接觸精神病患者。但轉頭一想我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不可能再繼續(xù)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總有一天是要走上社會,體驗人間百態(tài),于是我就當這次是社會實踐活動,跟我爸去了他所在的精神科。
首先是布置活動場所
這個黃衣服的是狀態(tài)比較好的患者,他自愿來幫忙
掛氣球的是護士姐姐
我貼了一部分字,感覺沒貼好,下次改進(
這邊是乒乓球桌,門外對面是帶透明頂?shù)年柵_,可以打羽毛球
玩具,應該是給某些患者鍛煉用的
因為曾經(jīng)有患者發(fā)病導致舊防護措施被破壞,于是全部更換了新的。
防護措施,這邊是樓梯,左邊就是活動室,右邊是帶門禁的電梯和陽臺
防護措施2
都布置妥當后,醫(yī)生將患者們帶領上來進行活動
正在與醫(yī)生打乒乓球的患者,他是所有患者中最年輕的,僅20出頭
開場白
點歌的患者,唱歌很有激情
這位病患的表現(xiàn)幾乎與常人無異,他點了一首流行歌曲
醫(yī)生與患者共吟一首歌曲
其實剛到的時候,我還是有點害怕的,因為他們之中還有人因精神疾病而涉刑。但是當我真正看見他們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們與普通人幾乎無異。他們有性格較為孤僻的,也有健談的,但他們都能與人正常交流。剛上樓準備布置時,有三位患者也自愿上來幫忙,但有一位因為太興奮而被請下去了。在布置場地的過程,我漸漸放下了對他們的偏見,甚至有那么一刻都忘記了他們精神病患者的身份。在活動過程中,他們發(fā)自肺腑的歌聲,是動聽的,他們露出的笑容,是真實的,而我為他們的笑容而感到高興,也是真實的。
他們本可以和普通人一樣回家過年,但是因為精神和社會問題,導致他們的回家之路異常困難。精神狀態(tài)不夠穩(wěn)定,或者家屬不愿接他們回家,于是他們只能在隔離病房度過跨年之夜。其實大多數(shù)的精神疾病都沒有那么可怕,這些留下來在醫(yī)院過年的患者都是病情比較嚴重的,但在沒有發(fā)病的時候,他們幾乎與正常人無異,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現(xiàn)的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我爸說,他認為這些精神病人很“可憐”,但我更多的覺得是可惜和可嘆。精神病人不需要憐憫,因為憐憫本質是對不幸者遭到不公待遇后的一種彌補心理,為了彌補他受到的不公,但依舊會傷害到不幸者。不幸者需要的不是憐憫,而是失去“不幸者”這個標簽(類似于代償心理,可能我說的不對)。
精神疾病通常都是先天的,并且在患者小時候與正常人無異,只有到特定年齡或受到特定刺激時才會發(fā)作。這讓我想到了是否有可能我的父母或親人在老后會精神病發(fā)作,甚至嚴重到不能識人的地步。但至少現(xiàn)在,我還有機會陪他們好好過年,他們真的很辛苦,一年忙到頭只有這一兩天的時間能睡個好覺,美餐一頓,和全家人開開心心聚在一起。所以無論怎么忙,我還是希望大家都能夠在過年時回一次家,陪陪自己的父母,幫幫忙,嘮嘮嗑,談一談舊的一年發(fā)生了什么,說一說新的一年將要做的什么,這不僅能讓他們感到欣慰,也可以當他們不能一如既往的與你同在后,多一分溫暖的回憶。 #酷安夜話#
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