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陪伴我成長的雜志們

周末收拾房間整理出了一大堆以前買過的雜志,時間跨度從初中到大學,在沒有手機沒有掌機,甚至網(wǎng)絡上都很難看到動漫的年代,這些雜志就成為了我的精神食糧,而這些雜志編輯的審美和口味,也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我的口味。

小學時期——集換式卡牌
在說雜志以前,先說說小學時期特別熱衷的零食里的各種收集卡片。
小浣熊干脆面,小學的時候一塊錢一包,每包都會附贈一張卡片,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水滸卡,也還出過三國卡。


在這一堆水滸卡當中,我發(fā)現(xiàn)了看起來特別nb的一張卡。如意卡——只要填寫任意六張自己想要的人物名字并寄回廠商,就可以獲得這六張!看到卡背面寫的寄回地址是成都,不知道這是成都地區(qū)特有的還是全國都有,而且連我自己都不記得這張卡是哪里來的……

除了小浣熊干脆面以外,奇多包裝內(nèi)也附贈了卡片,雖然比小浣熊干脆面的卡小,但卡的材質(zhì)使用的是塑料而非硬紙,更容易保存。雖然不知道奇多爭不過小浣熊的原因,但我想價格應該是其中之一,奇多當時價格應該2塊左右,雖然確實比小浣熊干脆面好吃,但小學生哪里有那么多零花錢,一包奇多能買2包干脆面了。而且如果干脆面里抽到稀有卡牌,還可以以5-10塊的價格賣給班里的土豪同學,嗯……集“換”式卡牌嘛,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jpg


更早期的時候奇多曾經(jīng)還送過塑料制的各國標志性建筑的食玩,可惜家里一個都沒保存下來。另外還有一個叫“康康餅”的零式也隨包附贈玩具,不過小學二三年級之后基本就看不到這款零食了。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蹭98年法國世界杯熱度的相關產(chǎn)品。

還有一個草珊瑚口香糖,每包口香糖里都有一個貼紙,可以找零售商要一本收集冊貼在上面,收集齊以后有什么獎勵已經(jīng)完全忘記了。但對于那時剛從電視上看過《足球小將》動畫的小學生來說,這誘惑誰擋得住啊,盡管這口香糖比奇多還貴,但還是每天都有人將零花錢花在這上面。曾經(jīng)我也有一本收集冊,不過可惜后面也遺失了。
小學時期我在玩什么游戲呢?FC、MD,即使那時候的卡帶都是盜版,但以一個小學生的零花錢還是買不起動輒上百的游戲卡的,基本是我爸買什么我就玩什么,所以我爸喜愛的游戲類型也很自然地影響了我對于游戲的喜好。各種幾十合一的卡帶玩膩以后,我爸開始買“只有一個游戲的大卡”,終于逐漸接觸到了一些RPG,比如FC上的DQ和重裝機兵,MD上的大航海時代2、夢幻模擬戰(zhàn)2、光明力量等等。直到現(xiàn)在,傳統(tǒng)日式回合制和各類戰(zhàn)旗策略游戲也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游戲類型。
初中時期——動漫雜志百花齊放
到了初中,電視上播放的動畫已經(jīng)不足以滿足我了。開始逐漸購買各種動漫雜志,最初從《漫友》開始,后面漫友衍生的系列也偶有購買。但其實在漫友之前,就已經(jīng)有在購買另外一本老牌“漫畫”雜志——《幽默大師》


之所以在給“漫畫”加上引號,是因為一般情況下說到漫畫,第一想到的都是日本漫畫,而幽默大師里的漫畫,則是更被大眾普遍認知的“連環(huán)畫”。雖然畫風比不上日本漫畫精致美型,但這種搞笑類型的漫畫可以帶給我更純粹的歡樂。
《漫友》可以說是我買過的雜志里堅持得比較久的,從2002年9月開始到2003年全年,幾乎是一期不落的都買了,直到上高中要買其他雜志,才逐漸沒有繼續(xù)購買。


《漫友》讓我接觸并逐漸喜歡上了國產(chǎn)漫畫,小雷、客心、林夕、于彥舒、姚非拉等等國漫作者,在沒有讀漫友之前是完全不知道的。而對于日本動漫,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雖然不少動畫漫畫沒有完整看過,但通過雜志“云”以后,也基本了解了劇情。我一直很喜歡雜志最后的小編回信環(huán)節(jié),至今也還記得毒舌的血亮同志,感覺經(jīng)常被血亮欺負的老實人TREE,后面還有來自成都的特編卡蓮卡蓮等等。
漫友雜志里也有不少介紹漫改游戲的地方——


因為零花錢有限,基本只能選擇一本雜志堅持購買,我和我初中死黨就每人選一種雜志購買,然后互相借閱。他所選中的雜志是——《新干線》

為什么這些書現(xiàn)在還在我這邊,那就是一段悲傷的故事了,死黨家里管得比較嚴,某次他家里打掃,他媽認為這些雜志影響他學習,說要把這些書全部處理了,然后他就“搶救”了一部分拿到我家讓我?guī)退9?,等到風波過去后逐漸拿回去了一些,但也還是留下了不少還在我這里。
新干線的編輯中,印象最深的是馳騁,馳騁對于歷史題材的深度文讓我開了不少眼界。還有一位編輯叫鴻鵠,雖然名字記得很清楚,但卻不太記得她的特點了……

也不知他是怎么喜歡上看少女漫的,受他的影響,我初中開始也看了不少的少女漫,CLAMP的《魔卡少女櫻》、種村有菜的《神風怪盜貞德》、渡瀨悠宇的《不思議游戲》、仲村佳樹的《skip beat》等等,還有就是上面圖那本《糖果子》里的國漫:小云的《匿龍密語》、KAI的《school days》、小雷的《女生宿舍@偵探學院》等等。對于小學時只看電視上《灌籃高手》、《足球小將》、《圣斗士星矢》、《四驅(qū)小子》等熱血少年動畫的我來說,可以說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說到我和我的死黨,其他人上課傳紙條是寫字,而都喜歡畫畫的我和我死黨,上課傳的是……畫

初中時我又在玩什么游戲呢?還是MD,以及從表姐夫那里借來的PS ONE,我爸玩了PS后覺得好玩,也決定買入一臺。我終于也有機會接觸到PS上一大堆經(jīng)典作品:《女神側(cè)身像》、《FF8》、《FF9》、《寄生前夜》、《大航海時代5》、《淚指輪傳說》、《星之海洋2》等等等等,PS上好玩的游戲?qū)嵲谔嗔恕?/p>
高中時期——動漫、游戲兩開花
到了高中,開始購買另外一本持續(xù)購買時間很長的雜志:《動感新勢力》
《動新》對我的影響力也是非常深遠的,特別是動漫音樂方面。除了雜志內(nèi)制作精致的MTV,每期還附贈整合各類動漫歌曲的CD,當初為了聽這些CD,還特意去買了一個隨身CD機,每天上學都背著好幾張常聽的CD。也正是因為這些MTV和CD,對于很多完全沒看過的動畫,音樂卻非常的熟悉。比如高達SEED,我完全沒看過,但每一首OPED都非常熟悉,高達08MS小隊的那首米倉千尋的《嵐の中で輝いて》,少女革命的奧井雅美的《輪舞-revolution》等等。另外日本女團也是從動新才接觸到的,當初看到Berryz工房的那首《戀の呪縛》的MTV就被擊中了。

動新的小編,我還記得三位:雪拉、酷酷小狼、AKIRA,印象最深的是AKIRA,因為MTV都是他剪輯的,就覺得特別厲害。而雪拉和酷酷小狼則是在視頻中獻聲而

這個時期各種動漫雜志非常多,動新雖然有趣,但并不會收錄完整的動畫劇集,想要看動畫基本就靠當時其他各種收錄了動畫的雜志。

現(xiàn)在不用想也知道這些雜志肯定是沒有動畫版權(quán)方授權(quán)的,不過那個時代版權(quán)意識也非常淡薄,也沒有正規(guī)途徑可以觀看這些動畫。

漫畫也差不多,有想看的連載,就要靠自己找到正在連載這個的雜志,再對比一下哪一本里連載的漫畫自己有更多感興趣的。
至于游戲方面,這時期有不少專門做那種流程通關視頻的雜志。就很像現(xiàn)在視頻網(wǎng)站上的那些,不過那時候還沒B站A站,想要“云”通關游戲也只能買雜志。

在學校的時候我的隨身CD機經(jīng)常被同學借去,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才逐漸開始聽華語流行歌曲。初中的時候唯一聽過的華語歌手是孫燕姿,那時候還是用復讀機放磁帶聽的……所以高中開始聽流行歌曲也是繼續(xù)先從孫燕姿開始,買了stefanie專輯,后來完美的一天專輯出來也第一時間去預訂。剛好那段時間遇到張韶涵歌手出道,很喜歡她和孫燕姿一樣有爆發(fā)力的聲音,就從第一張專輯over the rainbow開始,后面的歐若拉和潘多拉都有買。日本流行歌也是從高中時期開始聽的,逛CD店的時候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安室奈美惠吸引了,買回CD聽了以后非常喜歡,從此也成了namie粉。雖然CD現(xiàn)在都還在,但當初不懂得保存包裝,CD的包裝盒全部沒了……
還有另外一個從高中開始買的雜志系列——時尚雜志

初中開始接觸了少女漫畫以后,就對美少女們的各種好看的衣服很感興趣,甚至一度想要成為服裝設計師,但已經(jīng)高中了,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美術(shù)培訓想要進入美院談何容易,另一方面美術(shù)院校的費用高昂,我們家并不算富裕,只能作罷,但是喜歡畫畫這個興趣還是一直有的。想畫好看的衣服,沒有參照的模特怎么辦呢?沒錯,那就是看時尚雜志啦!

高中時期玩什么游戲呢?嗯……家里還是只有PS,好玩的基本都玩過了,而且雖然小學初中家里都沒有怎么管過我,但高考畢竟事關前途,家里還是不太讓我玩游戲的,高中放學回家的娛樂就只有聽歌和畫畫了。
大學時期——瘋狂沉迷游戲
到了大學,一下沒有了高中的各種壓力,大學也管的不嚴,就開始瘋玩,雖然小學就有玩過傳奇、仙境傳說,但都沒有持續(xù)玩太久,真正持續(xù)地玩網(wǎng)絡游戲,也就是從大學開始。
很多人可能這個時期沉迷的游戲是剛剛登陸中國《魔獸世界》,而我沉迷的則是另外一款即使現(xiàn)在看起來設計也非常新潮的休閑網(wǎng)游——《洛奇》

洛奇這款游戲真的非常特別,裝備沒有等級職業(yè)限制,人物也沒有強制的職業(yè),自己想學什么技能就學什么,只要不斷通過轉(zhuǎn)生獲得技能點數(shù),理論上所有技能都能學滿,戰(zhàn)斗也不是傳統(tǒng)網(wǎng)游的站位讀條,而更像是動作游戲。從大學開始,直到畢業(yè)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都一直在玩,是我至今為止玩過最久的一款網(wǎng)游,沒有之一。現(xiàn)在這游戲也還在運營,只不過劇情看來是沒有更新了。
大學期間靠打工的錢買了一臺PSP,這是我擁有的第一款掌機,小時候雖然家里有主機,但卻從來沒有擁有過GB、GBA這些掌機。有了PSP后,也有購買過一些PSP的雜志。

也是從大學開始,開始比較關注游戲業(yè)的動態(tài),動漫類的雜志已經(jīng)沒有繼續(xù)買了,買的雜志都是游戲相關的。


大學畢業(yè)以后就基本沒有買過雜志了,這些雜志真的可以說是見證了我的整個從初中到大學的學生時代的動漫游戲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