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腦癱兒更多的愛,這些寶寶并不可怕

?
?
新生兒寶寶的降臨,對爸爸媽媽包括家里所有的人來說,都是無比開心的事情,因為從此家里又多了一員。但是對寶寶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因此我們要給他足夠的關愛和照顧。對于1-3個月的寶寶來說,出現哪些異常表現,我們要及時就醫(yī)診斷呢?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吧!
?
?

?
?
?
一.寶寶如果出現早期腦癱會有哪些表現呢?
?
寶寶目前階段處于腦組織高速生長發(fā)育的階段,腦損傷后會出現姿勢異常,運動反射異常以及肌張力低下等情況,通常情況下會表現為:拇指內收收緊握拳或者上肢內收內旋,不注意人,不能夠凝視人等情況;還會表現出頸部不能豎直挺立,頭會左右的搖晃,俯臥的情況下不能抬起頭,肌張力低下全身比較硬,軀干硬性伸展或身體發(fā)軟;經常啼哭不止,容易受到驚嚇等。
?
1.1~3個月時的體征:這個時期的體征是上肢內旋或雙手拇指收緊握拳,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看前方的人或物,或頭部不穩(wěn),左右搖晃,頸部不能直立,向一側傾斜,或單純以俯臥位舉不起頭,如全身無力或僵硬,軀干難以伸展,等等。
?
2、4~5個月大的預兆:眼睛不靈活,眼前的東西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即眼睛不看人,被戲弄時表情呆滯,反應遲鈍;不能翻身,俯臥位不能抬頭,幅度小于90度,不能翻身,身體變硬,身體姿勢不對稱,雙下肢交叉呈剪刀狀或稍有角度的弓背伸展姿勢等。
?
3、6~7個月大預兆:眼、手、口動作不協(xié)調,手無力,短暫抓握或迅速松開,坐姿不穩(wěn),向后或向前傾斜,姿勢不對稱,頭后屈,肩后伸,握拳,下肢內旋。
?
4.8~12個月大的預兆:快一歲的時候,不能翻身,不能獨坐,下肢無力,支撐不住身體,站都站不起來,更別說走路了。還是覺得自己笨手笨腳,協(xié)調性和抓握性都很差,一只手還是抓不住物體和玩具。10個月內不能揮手打招呼或道別。
?
?

?
?
腦癱現象比較嚴重的甚至還會表現為:吃奶比較費勁困難、體重較低、難喂養(yǎng),吞咽功能差不協(xié)調等。
?

?
?
?
二.腦癱早期可能的異常表現
?
1.全身乏力、四肢發(fā)軟或發(fā)緊、僵硬;
2.喂奶困難,吸吮無力,吞咽困難或易嗆奶、吐奶;
?
3.穿衣時肢體僵硬,上肢難入袖口,換尿布時難以分開大腿,洗澡時雙手握掌,四肢僵硬;
?
4.抱舉時足尖朝下,呈芭蕾舞樣姿勢,有的甚至出現交叉,呈剪刀樣;
?
5.2-3月還不會笑,不會抬頭,手指緊握,尤其是拇指內收,不會張開;
?
6.4-5月不會翻身,8個月還不會坐,甚至不會抓握,也不會把手放到嘴邊。
?
?
?
三.關于腦癱的常見誤區(qū)
?
誤區(qū)一
在患兒6個月前發(fā)現不明原因的哭鬧、易驚、睡眠差、吃奶差、過分安靜等現象,簡單地認為孩子小,身體弱、是不是感冒了,消化不好,缺鈣了。
把身體打挺、站立呈柱狀、大把抓握、取物時全身用力等現象認為孩子身體強壯。
?
?
?
?
誤區(qū)二
家長發(fā)現小兒在運動中出現豎頭不穩(wěn)、小熊手、足內、外翻、翻身時呈圓筒式翻身,坐時呈W型,四點位爬時呈兔子跳躍樣,行走時出現尖足,剪刀步等異常姿勢,常常認為是孩子骨骼和肌肉出現問題,多方用藥治療無效,延誤就診時機。
?
?
?

?
?
?
誤區(qū)三
孩子經過診斷確認為腦癱時,有些家長盲目四處求醫(yī),抱著一次性根治的態(tài)度。
希望通過打針、吃藥、手術等方式解除患兒的運動障礙和異常姿勢。甚至剛治療一段時間,見效果不明顯,就認為治療無效。
?

?
?
如果孩子出現了以上等情況,就要立刻就醫(yī)診治。但是如果我們身邊已經有了不幸患有腦癱的孩子,請我們千萬不要用一樣的陽光去對待他們,因為每個腦癱患兒的背后都有一個默默承受和努力的家庭。
?

?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