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辱華品牌,咋又變成狙擊明星了呢?
01
外國政客在至今沒有任何切實證據(jù)的情況下,張口就是一連串污蔑新疆的行為,最近引起了大家極端憤怒。
官媒自媒齊上陣,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在國外的中國人據(jù)理力爭,以及一些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也都孜孜不倦的講道理。
包括新疆棉花這件事到現(xiàn)在,我看到最有力最有條理的反擊,來自于一位生活在深圳的外國博主@Daniel Dumbrill,他在他的youtube頻道上做了一期對話視頻,里面非常有條理地駁斥了美國每一條針對新疆的指控,并且直指美國的行為,是在支持恐怖主義。
不是那種所謂“財富密碼”式的支持,而是真的收集了很多資料和證據(jù),真的在關心這件事。甚至一開始都沒有中文字幕,純粹是試圖在向西方世界把這件事講清楚:
如果你看不了視頻,我截取其中一些部分給你看一下。
博主注意到加拿大很多議員,把新疆的事情定義為“genocide”(種族滅絕),于是他聯(lián)系了投贊成票的議員,希望和他們進行對話和辯論。
他聯(lián)系了80個議員,結果沒有一個議員愿意和他對話。
有一個議員,本來都同意了,結果在約定這天之前,又突然取消了。因為發(fā)現(xiàn)這位博主有不同態(tài)度。




之后他先說了歷史,美國之前有過太多次造假污蔑其他國家的先例。
比如很可能是一袋洗衣粉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


以及其他種種宣傳。
然后他表示,美國也完全有動機這么做,因為新疆對中國很重要,而且中國的快速崛起,讓美國的全球利益受損,讓很多被美國壓榨多年的第三世界國家,現(xiàn)在有了另一個合作的可能:


并且現(xiàn)在推動美國和加拿大“支持新疆”的那個組織,主席曾經公開表示:
他們組織現(xiàn)在就是幫CIA做事。


接著,他表示現(xiàn)在美國對于新疆的指控證據(jù),基本沒有一個是站得住腳的。
比如美國人聲稱這是genocide,然而事實是維吾爾族的人口增長速率比漢人還快。














總之,最后這個博主的結論是,針對新疆的種種攻擊,是西方世界的一個陰謀。那些所謂的“證據(jù)”,不過是別有用心的政客自導自演的戲碼。希望西方有良知的人,不要被那些打著高尚旗號的政客給騙了,當成工具。
然而就這樣的背景下,H&M、耐克、阿迪等品牌,還是發(fā)了公告,表示他們不用新疆的棉花,甚至逼迫自己的供應商都不要雇傭新疆人。
這很難不讓人憤怒,所以這兩天的社交網絡,也基本都是大家憤怒的表達。
沒啥好陰陽怪氣的,面對這種事情團結、互助、共同表達憤怒是好事。
很高興能看到大家同仇敵愾,共同對抗西方的造謠和抹黑。
02
同仇敵愾,一致對外是好事,但有些人表達憤怒的方式,則讓人無法茍同。
比如3月24日晚上7點半事情才剛發(fā)酵,結果8點12分,記者就迫不及待地跑去H&M門店,開始追問店員怎么回事,最后發(fā)現(xiàn)店員不知道,還起了個標題“店員一問三不知,顧客排隊試衣”。

記者又不是剛參加工作,這些店員的工作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不知道嗎?能刷手機嗎?
再比如昨天耐克品牌直播間開播后被罵,被各種人刷屏要求停播,變成一些人罵人另一些人要求不要罵人的爭吵鬧劇。

還有另一家阿迪直播間里,主播小姐姐嚇到不知道該說啥,只能不停重復“今天不會賣一件產品,只是工作?!?br>

大家工作都不容易,何必為難打工人呢?
當然,有了之前的經驗,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網友還是理智的,不會出現(xiàn)以前那樣過于極端的行為,我看了一晚上直播,大家也都比較理解直播者,沒有太多過激的言語。
說明這些年一遍一遍講道理,是有用的。
但如果你把視線投向飯圈,則又是另一個狀態(tài)了。事實上每次有品牌被爆出辱華,飯圈一些極端粉絲都會互相攻擊,想方設法要把對家愛豆搞爛搞臭。
比較明顯的就是各大明星粉絲互相狙擊對方明星有沒有解除代言,如果沒解除,就刷評論攻擊。
在H&M被爆出“碰瓷”新疆棉花后,黃軒第一時間終止了品牌合作;后來Nike被爆出做得比H&M更荒謬。
有人就把這兩件事聯(lián)系了起來,在各種平臺上質問王一博怎么硬氣一點去解約呢?
比如下面這個陰陽怪氣的,55000多個點贊:

這個:

質問王一博是不是中國人。

甚至開了相關投票,選項你要么罵肖戰(zhàn)要么罵王一博要么兩個都罵,然后還有500多人參與了投票。

等到王一博解約以后,他們又把矛頭對準了別人。
迪麗熱巴:



李易峰:

趙麗穎:

吳宣儀:

楊冪:

本就是在民族情緒強烈之時,還進行更加情緒化的國籍攻擊。

一則26日的豆瓣小組帖子大肆批判劉亦菲。

蔡徐坤、張藝興、易烊千璽.....

反正大家都打成賣國賊就對了

連70后的老藝人陳奕迅都不放過,其實陳奕迅能舍棄終生代言人的頭銜很不容易。

但敢于狙擊的人才管不了這些。
他們瘋狂圈人。

他們瘋狂地發(fā)動組員幫忙去踩。

反正就是要讓對方明星徹底“社死”。
即使解約了,他們也能去黑人,因為你不是第一個解約。
沒有發(fā)聲沒有解約也不行,因為你就是沒膽量。
從全網爆出棉花事件后,一直有人在嗆話:蔡徐坤的斐樂怎么還不解約?

孰不知中國區(qū)斐樂早就被安踏收購了,斐樂也一直使用中國的棉花,為了這次,還和安踏一樣退出了BCI組織。

更甚的是各種拉踩。


就不細展開了。
實際上,大部分的明星只是時間先后的問題,后來都做出了回應。

只是愈演愈烈下,本來是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的事件,硬是被大家變成了娛樂圈內部狙來狙去的戲碼,也是挺魔幻的。
也許正是這些原因,黃子韜在局勢很不明朗的情況下選擇先下手為強,對態(tài)度不明確的品牌選擇——解約。

也許這就是解約的內卷吧。
品牌方出問題了,大家抵制品牌當然沒問題。
但現(xiàn)在,已經發(fā)展到每次某品牌一出問題,無論大小,網友都一個個拿上自己的八倍鏡,找這個品牌代言人是誰,曾經的代言人是誰,然后就是逼著解約。
不解約吧,就是彈性愛國,賣國賊。
解約慢了吧,就是舍不得錢,不顧民族大義。
要知道解約不是過家家,是需要時間的,如果對方不同意,是要走法律程序的。
我不想再提之前抵制日貨活動中種種不理智的行為,最后反而讓抵制日貨行動無法繼續(xù)下去。
但用這樣極端的視角上綱上線,動不動就是“要不要狙掉他”,你們不覺得這就是同胞互害嗎?

03
所以,雖然已經說過很多次了,還是要再提一次。
你要瞄準的,是那些針對中國的品牌,是他們的決策層,是他們做決定,發(fā)聲明的那些人,而不是在這些品牌工作的中國普通員工(不是決策層),以及消費這些品牌的普通消費者。
買耐克、阿迪、HM的不是漢奸。
不肯燒不肯扔耐克、阿迪、HM的也不是漢奸。
按部就班不愿意放棄工作的,更不是漢奸,不應該被任何人辱罵。
大家都是打工人,都只是想混一口飯吃,也都不想事情變成這樣的。
自己不買沒問題,號召不買也完全ok。
但千萬不要別人針對你,你第一個把這事當成武器,攻擊自己的同胞,把這事變成一個鑒定“誰是賣國賊”的獵巫行動,那這只會對中國的利益有害。
最后還是奉上當年的一張截圖,與你我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