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得勝陀頌碑 作者: 趙可奉 金朝

大金得勝陀頌并序
奉政大夫充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太常博士驍騎尉賜鯡魚袋臣趙可奉敕撰
儒林郎咸平府清安縣令武騎尉賜鯡魚袋臣孫俁奉敕書丹
承直郎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充國史院編修官云騎尉賜鯡魚袋臣黨懷英奉敕篆額得勝陀,太祖武元皇帝誓師之地也。臣謹按《實錄》及。"睿德神功"碑云:太祖率軍渡淶流水,命諸路軍畢會,太祖先據高阜,國相撒改與眾仰望,圣質如喬松之高,所乘赭白馬亦如崗阜之大。太祖顧視撒改等人馬,高大亦悉異常。太祖曰:"此殆吉祥,天地協(xié)應吾軍勝敵之驗也!諸君觀此,正當戮力同心。若大事克成,復會與此,當酹而名之!"后以是名賜其地云。時又以禳檜之法行于軍中,諸軍介而序立,戰(zhàn)士光浮萬里之程,勝敵刻日,其兆復見焉。
大定甲辰歲,鸞格東巡,駐蹕上都,思武元締構之難,盡孝孫光昭之道。始也,命新神御,以嚴穆穆之容;既又俾十貞石,以贊暉暉之業(yè)。而孝思不忘念所,以張閎休而揚偉跡者,蓋有加而無已也。
明年夏四月,詔以得勝陀事訪于相府,謂宜如何?相府訂于禮官,禮官以為昔唐玄宗幸太原,嘗有"起義堂頌"過上黨,有"舊宮述圣頌"。今若仿此,刻頌建宇以彰圣跡,于義為允。相府以聞,制曰:"可。"臣可方以文字待罪禁林,然則頌成功,美形容,臣之職也。敢再拜稽首而獻文曰:
遼季失道,腥聞于天。乃著東顧,實生武元。
皇矣我祖,受天之祜。恭行天罰,布昭圣武。
有卷者阿,望之陂陀。愛整其旅,各稱爾戈。
諸道之兵,亦集其下。大巡六師,告以福禍。
明明之令,如霆如雷。桓桓之士,如熊如羆。
先是太祖,首登高阜。靈貺自天,事駭觀睹。
人仰圣質,凜如喬松。其所乘馬,崗阜穹崇。
帝視左右,人馬亦異。曰此美征,勝敵之端。
諸君勉之,往無不利。師勝而還,當名此地。
神道設都,易經著辭。厭勝之法,自古有之。
我軍如云,戈甲相屬。神火焰焰,光浮萬燭。
天有顯道,厥類惟彰。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周武戎衣,火流王屋。漢高奮劍,素靈夜哭。
受命之符,孰云非貞。咄彼宗元,遂誣尚明。
得勝之祥,如日杲杲。至金遺老,疇弗樂道。
圣今天子,武元神孫?;凰纺?,德侔羲軒。
眷言舊邦,六飛戾止。六飛戾止,江山良是。
念我烈祖,開創(chuàng)之勤。風櫛雨沐,用集大勛。
圣容既新,圣功即高。永克厥志,以為未也。
惟此得勝,我祖所名。詔以其事,載諸頌聲。
文王有聲,橘駿有聲。潤錄祖業(yè),惟時圣明。
帝王之符,千載合契。配姬輿劉,詔于萬世。
大定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