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拾貝】1915年,俄國人充滿幻想的坦克研發(fā)計劃
?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已經由初期的運動戰(zhàn)轉為殘酷的僵持戰(zhàn),協(xié)約國和同盟國在東西兩線的延綿戰(zhàn)壕中互相傷害,并各種開發(fā)可以打破這種僵局的新玩意。德國的做法是使用毒氣、火焰噴射器并改良自己的步兵戰(zhàn)術,而英國的做法是開發(fā)新式的履帶式戰(zhàn)斗車輛。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英國盟友的俄國,雖然工業(yè)基礎薄弱,卻還是搞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戰(zhàn)車設計。
? 早在1914年,俄國軍事工程師【尼古拉.尼古列維奇.列別登科】就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設計概念,根據他的設想,這將是一種能夠攜帶火炮,并使用大型輪子克服戰(zhàn)場障礙的機動戰(zhàn)車,而當時的戰(zhàn)爭理念就是希望擁有一種足夠具有機動性的“炮兵”。作為一名有從軍經歷的工程師,列別登科相信自己的設計能夠幫助帝國軍隊戰(zhàn)勝奧匈帝國的防線。
? ?1914年12月,列別登科向另一位工程師【尼古拉.亞戈羅維奇.楚科夫斯基】講述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后者的支持,楚科夫斯基引薦了自己的侄子【鮑里斯.斯泰奇金】&【亞歷山大.米庫林】共同參與戰(zhàn)車項目。這四人小組立刻開始了草稿繪制工作,他們將新設計命名為“蝙蝠”,因為它的造型有些像一只由后輪驅動的蝙蝠。
? ?初稿是設計好了,但想讓它變成現實需要大量的資金。于是在1915年,別列登科與楚科夫斯基帶著一個靠留聲機發(fā)條驅動的模型覲見尼古拉二世,并當著后者的面進行了演示。當尼古拉二世看到這個造型奇特的模型輕松越過自己書桌上用一堆書構筑的障礙后,他瞬間對這個設計產生了興趣,并花了幾個小時擺弄這個模型。而別列登科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沙皇提供的25萬盧布贊助。

? ?1915年5月,別列登科的設計項目正式立項,被命名為“沙皇坦克”(Tsar tank)。1915年7月,戰(zhàn)車在【亞歷山大.米庫林】的帶領下開始分段制造,1915年8月,它被送到莫斯科郊外的一座軍隊訓練用途的森林進行測試。
? ?沙皇坦克最大的亮點就是它龐大的體格,它的全長足足有17.8米,寬度也有12米。而它那一對用于應付障礙物的大型車輪的直徑也足有9米之多,趕得上3層樓了,所以有現代軍迷戲稱它是“俄國的超大型三輪越野車”。與前輪格格不入的是,沙皇坦克的后輪非常的小,這造型倒是讓我想起了幾百年的“高輪自行車”。


? ?動力方面,沙皇坦克使用2臺戴姆勒240馬力汽油機,分別驅動兩個巨大的前輪。這兩臺引擎能讓沙皇坦克跑出17公里/小時的速度,這速度對于當時的坦克來說算得上名列前茅了。
? 武器方面,沙皇坦克在車體中央上層、車體腹部&車體兩側都安裝了炮塔,腹部炮塔配備1門76.2毫米野戰(zhàn)炮和1挺馬克沁M1910重機槍,中央炮塔配備6挺馬克沁M1910重機槍,車體兩側炮塔也計劃使用火炮。


? ?根據設計者的構想,沙皇坦克將在10名車組人員的操縱下沖向敵軍防線,其前輪能夠輕松越過戰(zhàn)壕并壓垮房屋、樹木之類的障礙物。坦克攜帶的武器則將死死壓制敵軍的抵抗,為己方步兵掃清阻礙。
? ?沙皇坦克最初的設計重量是40噸,但由于制造過程中將裝甲從5-7毫米增加到了8-10毫米,導致坦克重量增加到了60噸。額外增加的20噸重量,為測試增加了麻煩。
? ?1915年8月,沙皇坦克在斯泰奇金和米庫林的駕駛下進行了公開測試,剛開始很順利,坦克輕松撞翻了一顆白樺樹,但隨后坦克在越過一個松軟的坑時,它的后輪陷入了地里。沙皇坦克的后輪承受了相當的重量,去沒有引擎驅動,而且輪子在應付松軟地面時是力不從心的,這些問題導致沙皇坦克無法擺脫地坑的束縛。第一次公開測試,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 ?此外,觀摩的陸軍人員還指出沙皇坦克的體型實在太大,很容易成為敵軍火力的目標??v使這輛坦克能夠擋住機槍的集中射擊,它也會在敵軍火炮的齊射下變成燃燒的廢鐵。

? ?別列登科和他的同伴們沒有放棄,他們試圖加大輪子尺寸和引擎動力來解決問題,不過他們的努力是徒勞的,失望的軍方已然決定下馬這個項目。
? 事實上,除了越野能力不佳和容易遭到炮火打擊外,沙皇坦克還存在一個致命問題:成本過高。高達21萬盧布的造價對于經濟力量不足、工業(yè)能力落后的俄國來說實在是太過離譜,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量產這種大型武器。
? 1917年,別列登科移居美國,從此再無音訊,而他那三個同伴也已經進入其他部門工作。至于凝聚了他們的心血與智慧的沙皇坦克,則被遺棄在了那個訓練場,并在1923年被新生的蘇俄拆解。
? ?2002年,一群參觀這座訓練場的庫兵卡坦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意外發(fā)現了一些沙皇坦克的廢棄零件,他們根據檔案資料和圖紙,制作了沙皇坦克的全金屬復制品。“復活”的沙皇坦克被安置在Dmitrovskoye路旁的空地上,靜靜的講述100年前那充滿奇思妙想的軍事發(fā)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