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商人?官僚?上海如何改變了中國歷史【中國城市觀察12】



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唐末明初,長江入海口泥沙淤積,現(xiàn)在上海陸地形成,鹽漬化嚴重
南宋中期,上海成為港口
元1277年,市舶司(管理中外商船、征稅)
明初-萬歷,耐旱的棉花成為上海主要作物,糧食貿易促進貿易發(fā)展
1840鴉片戰(zhàn)爭,半殖民半封建使上海全面提升,資本主義世界的東方心臟→中國政治中心,無產階級革命起點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上海開埠開放
1845年,設立英租界,華洋分住
1851年,上海出口額占全國1/3
1854年,英美法趁小刀會起義內亂,成立新的市政機構工部局,排除了清政府在租界內的行政管理權,國中國
1851年-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使江浙地主、富商、官僚、居民流入上海租界避難,華洋混居
資本輸出:1890年德華銀行,1893年橫濱正金銀行,1895年華俄道勝銀行,1905年花旗銀行
清末,上海聚集成反清政府的政治中心,維新變法失敗康有為、黃遵憲逃入租界,1911年辛亥革命
民國:上海是外交、貿易、制造業(yè)、金融中心,中國銀行、中央銀行、交通銀行、農業(yè)銀行相繼搬入總部,1935年,銀行機構182個,1933年,全國一半企業(yè)在上海,工人數(shù)量占全國43%
半殖民地發(fā)展本質:上海是列強掠奪資源、傾銷產品的中轉站,因此發(fā)展無法超過內地資源被掠奪、中國市場被占領的程度。近代戰(zhàn)爭和越來越低下的購買力,打斷了上海進一步發(fā)展。1945年-1949年,上海物價指數(shù)上漲了3.5萬倍。1936年-1949年,上海物價指數(shù)上漲了36萬億倍。
?
14:10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