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Phi Y 只要30多萬,一向高大上的高合也開始放下身段了?

57萬起步,至高80萬,高合的第一款車HiPhi X無疑刷新了我們對于新能源汽車價格的認知。
畢竟,這樣的價格在新造車玩家的陣營中,已然是絕對的天花板級別。如此一來,也順勢將高合的品牌高度拉升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
隨后的HiPhi Z同樣秉承了一樣的定位與路線,定價同樣在60多萬。然而,就當我們都以為高合要在“不食人間煙火”的道路上一路走到黑時,高合卻又破天荒地掏出了一款只賣三四十萬HiPhi Y。

李斌曾說蔚來不會跟風降價(后來其實降了一些),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想因為降價而損害了品牌高度與調性。而如今的高合從賣六七十萬的產品到賣三十四萬的產品,勢必會對品牌造成一定的傷害。要知道,賈冰的那句“什么檔次,跟我用一樣的”是很具現(xiàn)實意義的。
高消費的群體通常很看重那種高價格帶來的“人無我有”的稀缺性。之前開一輛高合,別人都知道這車不便宜,開這車的人不簡單。但隨著HiPhi Y的出現(xiàn),這種感覺將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高合所立起來的高端“車設”,似乎就變得沒有那么的純粹了。
就如同勞斯萊斯如果出了一款只賣一二百萬的車型,看起來是不是就不那么的稀缺與珍貴了?

當然,推出售價更便宜的車型自然也有好處。就消費的金字塔結構來說,產品價格的下探意味著會有著更多的消費受眾。相對更接地氣的HiPhi Y會幫助高合拓展市場面。
值得一提的是,HiPhi Y并沒有因為價格的下降而舍棄掉太多東西。比如說高合標志性的展翼門,在HiPhi Y你已然可以看到。有一說一,高合的這個車門吸睛指數(shù)絕對是杠杠的。

與此同時,HiPhi Y卻并沒有采用HiPhi X與HiPhi Z身上那種較為激進的賽博朋克機甲風,反而變得“規(guī)矩”了起來。想來也是,這樣的外觀設計會更容易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審美,也更易達到高合俘獲更多消費群體的訴求。
除此之外,HiPhi Y依舊秉承了高合瘋狂堆料的傳統(tǒng)。兩橫一豎三塊大屏、MERIDIAN音響、高通8155+英偉達Orin X芯片、禾賽AT128激光雷達,還有近乎滿配的各種舒適性配置盡數(shù)搭載。
在后輪轉向和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的加持下,HiPhi Y還保持了高合以往頗受好評的駕控體驗。

不過,礙于成本所限,HiPhi Y在一些地方總會有所取舍。比如說除了頂配以外,其他車型都是單電機。對于一些對雙電機有執(zhí)念的消費者來說,可能又會覺得HiPhi Y有些不夠厚道。
另外,HiPhi Y的主駕和副駕的屏幕采用的是非全貼合的LCD屏幕,觀感上會差一些。不過高合在旁邊做了一個磁吸模塊,算是一個掩蓋黑邊的小巧思。

總的來說,HiPhi Y還算是可以對得起這份售價的。
高端路線受眾范圍小,容錯率也低,自主品牌想要做高端,更是不易。高合推出價格更為“親民”的HiPhi Y,或多或少有些無奈在里面。不管怎么說,高合能有今天的成就實屬不已,希望能真正走得長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