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剛與柔”審題指導(dǎo)與例文導(dǎo)寫
【原題再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作
“剛”是一種高尚的氣節(jié)、堅定的信念、堅不可摧的意志、矢志不渝的毅力,如烏江自刎的項羽、豪放的蘇軾、不屈于元兵的文天祥、舍生取義的譚嗣同;“柔”反映的是人良好的素養(yǎng),表現(xiàn)為隨和低調(diào)的處事風格、悲天憫人的細膩情懷、任勞任怨的生活態(tài)度、耐心細致的做事方法等,如忍辱負重的藺相如、臥薪嘗膽的勾踐、受宮刑的司馬遷。
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對于“剛與柔”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根據(jù)材料寫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示范】
①剛極易折,柔極易屈。
②剛和柔要適度。
③柔非怯懦,而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權(quán)衡。
④剛中施柔是生活的強者
⑤剛使人勇,成就輝煌;柔使人智,永葆生機。
⑥剛?cè)嵯酀?,才能立足社會,謀求發(fā)展。
⑦剛能治柔,柔能克剛。
⑧開天辟地,剛之力也;水滴石穿,柔之力也,剛?cè)嵯酀松酪病?/p>
⑨剛而不柔,脆也;柔而不剛,弱也;柔而剛,韌也。
⑩我們不能有驕傲狂放的剛,但決不能放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原則的剛。
【佳作賞析】
生活中的“太極”
中國有一套拳法叫“太極”,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要旨是“以柔制剛”,練習這套拳法的人很多,但是明白其精髓,并將其用于生活的人又有多少呢?
堅硬的石塊會被柔弱的水滴擊穿,堅韌的鐵塊耐不住空氣的氧化,無堅不摧的金剛石經(jīng)不起一束光的照射。許多東西總是出人意料,看似強大,卻經(jīng)不起軟弱的一擊。(列舉生活中三個剛不勝柔的例子,扣題、典型,然后分析總結(jié),提升高度)?所以說,剛不一定勝柔,人也一樣。
(提出觀點一,從一個角度闡明剛與柔的關(guān)系。)
“二戰(zhàn)“時,法國重兵設(shè)防的馬其諾防線看似固若金湯,卻被德軍巧妙地繞了過去,沒起任何作用??此啤皠偂眳s被“柔”所化解。號稱“鐵娘子”的撒切爾夫人經(jīng)不起鄧小平的柔和迂回政策,看似“剛”卻被“柔”所克制。(過渡,列舉一正一反兩個事例)?曹操的80萬大軍也抵不住黃蓋的火攻,看似“剛”卻被“柔”所瓦解。(再舉一個事例,融分析于敘述之中,方向性極強。)?但這決不是說剛就一無是處,柔便無所不能。畢竟水滴再厲害,有時也只能乖乖地呆在杯子里。柔只是一種暫時的忍讓,是以退為進,是蓄勢待發(fā)。就像太極拳講究借力打力。這便是常說的“剛?cè)岵薄?/p>
(本段主要采用舉例論證,緊扣話題,進行分析說理,論證的指向性明確。提出第二個觀點,從第二個角度闡明剛與柔的關(guān)系,說服力強。)
柔與剛在生活中有另一種詮釋。(過渡)?勾踐由皇帝淪為馬夫,默默地忍受著各種折磨,蓄勢待發(fā);司馬遷漢面對殘酷的宮刑,沒有自尋短見,強忍難言的苦楚;韓信甘受胯下之辱,受盡嘲笑……這一切都是柔,他們用這種方法頂住了敵人的攻擊和世人的嘲弄,堅強地活了下來。直到勾踐滅吳,“史家之絕唱”的《史記》問世,韓信的軍隊在戰(zhàn)場上所向披靡,人們才真正認識到他們的剛。但這種柔不等于逆來順受,這種剛也不等于不擇手段。戰(zhàn)爭中許多被捕者能忍受各種酷刑,卻擋不住糖衣炮彈的攻擊,生活中的太極也需用之得法。
(再次點題,有強烈的扣題意識。)(巧妙過渡,從第三個角度進行論證。連舉三個事例,論證以柔克剛,分析與敘述結(jié)合,長于聯(lián)系中心進行說理。)
“太極”之精深,涉及范圍之廣,用法之妙真讓人驚嘆。其實“剛與柔”的“太極”一直被國人運用得淋漓盡致,也許日本至今還未明白,在長達8年的抗日戰(zhàn)爭中,他們堅船利炮,中國貧窮落后,并且他們已經(jīng)踐踏了大半個中國,但最終也只能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就是他們不懂得生活中的太極——“剛與柔”之理